大家好,我是一枚金融圈內搬磚人,圈內見聞多,見多識廣好成長。
今天市場多數股票上漲,也該實實在在漲一波的。之前的下跌,幅度也過於驚人了。
一,創業板跌三年漲三年
今年創業板跌幅超過了18%,在此之前,創業板已經持續跌了兩年了。
從最高點到現在,創業板跌幅早已超過了55%,這么大的跌幅,確實超出了市場上絕大多數人的意料。
根據創業板的歷史走勢來看,一般都是跌三年、漲三年,今年是創業板下跌的第三年。
二,巴菲特指數過低
A股目前估值真的很低了,根據巴菲特的一個指標,也就是股市總市值跟當年GDP的比值,他認爲超過120%就是高估區域,而低於70%就是低估區域。
今年國內GDP大概率會在122萬億以上,而目前的股票市值僅有63萬億左右,股票市值和GDP比值是51.6%,A股顯然是明顯低估的。
三,鮑師傅要降息
周五晚上鮑師傅講話刷屏了,“現在是調整政策的時候了。前進的方向很明確,降息的時機和速度將取決於未來的數據、不斷變化的前景和風險的平衡。”這句話,好多朋友都在討論。
也都認爲,美國一旦降息,人民幣匯率很有可能會上漲,我國的央行大概率也會跟着降息,對經濟利好很明顯。
但很多朋友被被A股虐了三年多了,現在已經不太指望有大的行情了,所以A股有可能是美聯儲降息幾次之後,再疊加中國經濟真的好轉了,投資者也有了信心,才有可能出現徹底反轉。
很明顯,現在從市場估值和政策方向,搭台都已經搭好了,就看機構投資者怎么上台唱戲了。
四,市場搭台,機構唱戲
而只要觀察一下最近熱門板塊的機構的動作,就能看到,機構發動行情,往往都是提前介入,准備一段時間後,突然借題發揮。對於普通人來說,難點不是題材多寡,而是提前介入時,從股價上看不出來,而交易上,機構交易又和散戶、遊資的交易混在了一起。
大家都知道,機構投資者的「交易行爲」與散戶是完全不同的。
但問題是,多數人根本看不出這種不同,那怎么辦?
其實,早就有這樣的大數據統計工具了。
簡單說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爲」數據先保存下來,經過長期的積累後,再通過大數據模型計算,我們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爲」特徵了,這太重要了,大家看下面的數據:
比如從上周开始,先是AI眼鏡板塊被炒,之前AI眼鏡概念,也是同樣的情況,在股價狂奔之前,機構已於調整期積極備战數日,充分准備。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所有調整期內,「機構庫存」數據皆無跡可尋,唯獨八月的調整中有明顯顯示,顯然早在大漲之前,已有機構提前布局等待時機。運用系統觀察機構行爲,即可立即發現橙色“機構庫存”數據在股價上漲前早已顯著上升,這便是機構動作的直觀反映,普通投資者很難通過圖形走勢捕捉。
實際這種啓動前,橙色「機構庫存」數據持續的情況是有普遍性的,所以哪怕股價調整,只要橙色「機構庫存」持續,就有可能是機構資金在爲後面的翻轉、啓動做准備。只要能看到這點,就看到了希望。
然後華爲海思概念股,啓動前後也是同樣的情況。拿系統去觀察海思概念股裏的「機構交易特徵」。結果發現力源信息、深圳華強等海思經銷商的股票,都橙色「機構庫存」老早就持續了,當時股價沒漲,甚至還在下跌。但8月2日還未宣布9.9的華爲海思獨家發布會後,他們的「機構庫存」數據就出現了。
還是那句話,不要去預測市場短期的走勢,我們提前做好各種應對方法就可以了,無論市場怎么走,先看清機構資金他們在哪裏提前先活躍起來了,,這樣就可以穩坐釣魚台,不會被短期的行情影響情緒。
聲明
以上相關信息是本人在網絡收集,希望大家喜歡!
部分數據、信息,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刪除。
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與操作。所有以本人名義涉及投資利益關系的,都是騙子。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一場苦肉計演完,這次反攻瞄上它了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14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