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科技圈這兩年什么概念和技術最火?——大模型。當大模型剛出現的時候,可能誰都不會想到,有一天會如此爆火。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2023年間,中國已經發布的參數在10億規模以上的大模型,就超過80個...
科技圈這兩年什么概念和技術最火?——大模型。
當大模型剛出現的時候,可能誰都不會想到,有一天會如此爆火。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2023年間,中國已經發布的參數在10億規模以上的大模型,就超過80個。
2023年,被稱爲“大模型元年”。大模型賽道上,开始擠滿各路豪傑。
大模型最初不叫“大模型”,叫預訓練語言模型。ChatGPT一把火燒過之後,大家都通俗地叫起了“大模型”。
大模型應用廣泛。在自然語言處理領域,大模型可以用於文本分類、情感分析、機器翻譯、問答系統等任務;在語音識別領域,大模型可以用於語音轉文字、語音合成等任務;在圖像識別領域,大模型可以用於目標檢測、圖像分類、人臉識別等任務。目前安防企業推出的大模型,多集中在這一領域,因爲圖像識別是安防行業和企業的強項。
目前市場上有多少大模型?幾乎沒有一個准確的統計數字,因爲你剛統計完可能第二天又冒出一家。大模型就像雨後春筍一樣,增長速度驚人。
據媒體報道,截至2023年10月,中國已經發布了238個大模型,而2023年6月的時候這個數字是79個,相當於4個月翻了3倍。
而進入2024年,大模型市場進一步野蠻生長,一路狂飆。
成就突出,世界矚目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近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4年至2023年,中國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超3.8萬件,居世界第一,是第二名美國的6倍。
報告說,自2017年大語言模型所基於的深度神經網絡架構問世以來,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專利數量快速增長7倍,遍及出版、商業、工業和制造業、交通、安全和電信等多個領域。
從分類來看,圖像和視頻數據類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專利中居首位,文本和語音/音樂類分居二三位。排名前10的專利申請方分別是騰訊、中國平安、百度、中國科學院、IBM、阿裏巴巴、三星電子、字母表、字節跳動和微軟。除中國外,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專利申請的主要來源國還包括美國、韓國、日本和印度。
全球AI大模型,中國佔比超三成。截至目前,全球發布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共計1328個,其中美國佔44%,中國佔36%。這一成就是驚人的,也是值得我們驕傲和自豪的。
大模型市場有多少玩家
隨着ChatGPT的爆火,大模型迎來高光時刻,一時間各種文生文、文生圖、文生視頻、圖生視頻甚至多模態大模型相繼問世,展現出大模型的無窮魅力。
大模型技術門檻高,被稱爲“少數人的豪華遊戲”,其开發、訓練、運營等耗資巨大,動輒一次訓練成本就高達數百萬美元,不是一般企業都有這個資金和技術實力的。
大模型市場都有哪些玩家?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市場上大模型主要有:華爲“盤古”、百度“文心一言”、騰訊“混元”、阿裏“通義千問”、商湯“日日新”、訊飛“星火”、字節跳動“豆包”、雲從“從容”、京東“言犀”、雲天勵飛“雲天天書”、攜程“問道”、網易“伏羲”,此外還有曹植、書生、天工、無涯•問知、式說、赤兔、文修、悟道等等等等。
大模型玩家基本可以分成五路諸侯:
一路是雲廠商和互聯網大廠,如華爲、百度、騰訊、阿裏等;
二路是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都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
三路是AI獨角獸,如商湯科技、雲從、第四範式、雲知聲、出門問問等;
四路是大模型創企,如百川智能、瀾舟科技、銜遠科技、硅基智能、智譜AI等。
此外還有一路就是安防和智能物聯龍頭企業,主要有海康威視觀瀾大模型、大華星漢大模型、宇視梧桐大模型、新華三百業靈犀大模型等。
仔細研究你會發現,大模型的命名五花八門,也都很高大上。與當初的AI一樣,幾乎所有具有中國厚重歷史文化底蕴的名字都被用上了。
哪種大模型更容易落地
目前市場上的大模型,基本分爲三種: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的垂直大模型。通用大模型代表品牌有:百度文心一言、阿裏通義千問、360智腦、商湯日日新、昆侖萬維天工等;行業大模型代表品牌有:騰訊雲汽車行業大模型,華爲雲盤古鋼鐵大模型、盤古高鐵大模型,雲從科技金融大模型等;垂直大模型代表品牌有:攜程問道、天幕、良醫小慧等。
通用大模型通常基於大規模的、多樣化的數據進行訓練,具有大而全的特徵。通用大模型具有廣泛的覆蓋能力,但無法滿足用戶和企業的所有需求;而行業大模型則側重於特定行業的專業知識,在特定領域具有更高的專業性,其訓練數據主要來自於該行業的相關數據,具有小而專特徵;垂直大模型則更加專注於某個具體的細分領域或場景任務,它具有更高的專業性和深度,可以說更專更精。
行業大模型聚焦特定領域、針對特定場景、解決特定問題,能結合企業自身獨特優勢去精耕細作並賦能行業,從而形成差異化優勢。
選擇使用哪種模型,取決於具體的需求和應用場景。
相對來說,行業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的落地能力會更強一些,因爲更貼近需求。近年,以微軟、谷歌、百度、阿裏等爲代表的通用大模型大廠,也都开始推動大模型在垂直領域的商業化落地。
不落地,再好的技術也只能是空中樓閣,中看不中用。
目前,安防行業大模型玩家多以行業大模型和垂直大模型爲主。這說明,安防企業的選擇還是明智的,也是務實的。
16億,大模型變現的曙光照進現實
2023年6月,北京市發布首批10個行業大模型典型應用案例,覆蓋智慧能源、智慧醫療、智慧城市、城市治理、智慧醫療、科學研究、智慧金融、自動駕駛、智慧生活、智能問答等10個領域。
如果說2023年是“大模型”元年,那么2024年則是“AIGC”應用元年。
2024年7月,雲天勵飛全資子公司與德元方惠籤署AI算力運營合同。根據合同,德元方惠將向雲天勵飛購买AI訓練及推理異構算力服務,總算力規模約4000PFLOPS,合同服務期爲三年,累計總服務費超16億元。
去年,雲天勵飛正式推出自研千億級大模型“雲天天書”。“雲天天書”系列模型架構包含通用大模型、行業大模型、場景大模型三個層級。
作爲AI芯片起家的雲天勵飛,其利用自己的芯片優勢和大模型技術優勢,扒开了一條“提供算力服務”的變現之路,16億巨額訂單合同的籤署也讓業內人士看到了AI大模型落地和商業化的曙光。
然而,這樣的大單,在大模型行業實在是太少了。
大模型市場現狀:同質化,白熱化
大模型市場萬馬齊鳴,無論是通用大模型,還是行業大模型、垂直大模型,賽道上都擠滿了人。
一邊是競爭白熱化,一邊是產品同質化。各廠商都說自己不一樣,其實都一樣,產品差異化並不明顯。這就導致用戶地選擇時無所適從,也爲價格战埋下伏筆和導火线。
無論什么事,就怕一窩蜂。當初AI爆火時,一夜之間,AI的賽道就被擠爆。後來的結果證明,多數企業從先驅變成先烈。
一邊是高昂的研發成本,一邊是科研成果不落地難變現。這一點,與幾年前的AI市場極其相似。
資本攪局,市場浮躁
風口行業,往往是資本競相追逐的行業。但是,往往也會出現背離初衷甚至背道而馳的情況,因爲資本一攪局,行業就浮躁。
“融資-估值”的夢想,讓多少人飄到天上又摔到地上?已經數不清了。這幾年,共享單車、智慧停車、AI、貨運等資本競相追逐的行業,後來的結果都出乎意料。事實證明,那種靠資本炒作爲本的急功近利、一夜暴富的商業模式,放在互聯網行業可能很有效,但放在有些行業尤其是科技行業,並不一定湊效。科技需要沉穩和扎實,技術需要沉澱和積累。浮躁,是科技行業的大敵。
目前大模型玩家衆多,其中許多企業尤其是創企,並不具備資金實力。大模型本是一個技術市場,資本加持和助推是好事,但千萬不能被資本綁架,一旦被資本綁架,最終企業極有可能芸花一現,以自己的死亡給“成也資本,敗也資本”的教訓再增添一個生動的案例。
降價、免費,大模型還怎么贏利?
截至到2024年6月,可以說所有的大模型廠商都還沒賺到錢。但是,價格战卻已經提前打響,先後有7家大模型企業率先“參战”,包括字節跳動、阿裏雲、百度、騰訊雲、科大訊飛、智譜AI、深度求索等。
阿裏雲宣布旗下9款大模型全面降價,降幅最高達到97%,百度則宣布兩款文心大模型全面免費,科大訊飛宣布輕量級模型API永久免費。
“百模大战”進入深水區,大模型廠商剛卷完性能,還沒來得及卷應用,就已經开始卷起了價格。試問,還怎么贏利?
大模型對小企業和創企而言可能是全部“身家”,但對大廠而言只是搶生態和獲取雲用戶流量的入口。
有專家指出,未來的通用大模型市場,可能只剩三四家。
面對巨頭們價格战的鐵棒,小企業還能玩得起嗎?
場景落地,將是大模型下一步市場競爭的重心
目前的大模型市場,說“賣的人比买的人多”都不誇張。多數大模型停留在實驗室層面,而不是應用層面。
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談到對AI大模型的看法。他指出,2023年國內出現了百模大战,造成了社會資源的巨大浪費,尤其是算力的浪費。
大模型,只有大型龍頭企業才具備相應的研發和投資實力,其他企業盲目跟風、一哄而上,不僅很難成功,還會帶來投資浪費,增加能源、算力等消耗。
未來,隨着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數據資源的日益豐富,大模型將會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應用前景。
大模型第一階段的“卷”,是“卷”技術、“卷”性能。下一步的重心,將不再是技術和性能,而是場景應用和落地。
大模型,走向細分應用領域才有更多機會,才更容易實現商業價值落地。
大模型,沒有那么多的市場需求,狼多肉少,競爭可想而知。
大模型市場的隱憂已經顯現,如果繼續狂飆下去,“百模大战”將很有可能上演爲“千模大战”,最後哀鴻遍野。
標題:狂飆!大模型正在重蹈AI的覆轍?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096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