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種炒作模式!
每年的6月到8月都是中報業績發布的日子,受中報業績落地的刺激,A股通常會迎來一波關於業績的炒作,俗稱中報行情。
比如凱中精密2024年06月25日發布公告,業績大幅上升。
預計2024-01-01到2024-06-30業績:淨利潤7000萬元至9000萬元。
增長幅度爲1068.44%至1402.28%,基本每股收益0.24元至0.31元。
上年同期業績:淨利潤599.09萬元,基本每股收益0.0209元。
受此消息影響,今天凱中精密一字漲停。
那么中報是如何炒作的,這裏可能會有三中炒作預期模式:
業績預告的出來之前的潛伏
比如7月初到7月中旬是業績密集披露期,這裏就會有資金提前去埋伏預告,喫業績增長的溢價。
當然這種炒作你需要了解哪些行業今年中報的業績確定性較高,而且是還沒發酵的,這個要閱讀一些研報,需要你有一定的研究功底。
業績出來後的炒作
這種一般是前期市場關注度不高的方向,突然某天板塊出現一個業績超預期的個股;
這個邏輯充分受到資金認可,炒作邏輯由個股逐漸擴散到行業,出現了一波題材炒作。
業績預增成爲情緒炒作題材
這種就是公司業績預增幅度不大,但其故事的想象力大,市場如果缺乏題材炒作主线時,業績线就容易成爲情緒的宣泄口,成爲一個過渡題材。
從一季度業績增長來看,CPO 、PCB等科技方向亮眼,還有就是大宗商品帶動的有色金屬方向,這些可以做業績預告之前的潛伏。
不過這裏需要注意的是中報業績如果繼續增長,但增幅沒有加速,不排除可能會被兌現。
還有增長持續性的思考,比如大宗商品的漲價帶動有色的業績上漲,其本身的邏輯推動一個是全球通脹,另一個是經濟復蘇。
通脹方面老美开始有所轉好,而經濟復蘇暫時也沒看到強有力的數據來支撐。
相比業績發布前的潛伏,或許更應該看業績落地之後的預期。
這裏所說的預期,不全是指業績增長預期,同時更指向企業未來的需求預期。
所以這裏對於企業的定價應該爲:定價估值=經營估值+需求估值。
比如去年的英偉達與今年的英偉達,基本面上有什么天翻地覆的區別?顯然沒有。
但去年的英偉達與今年的英偉達市值差了好幾倍。
過去20年,中國成長出很多巨無霸互聯網公司,爲什么?
因爲中國巨大的內需。
所以從需求的角度,目前管理層反復說到的是設備更新,新質生產力等方向。
這些方向,如果業績表現還不錯,那么更容易得到市場的認可。
最後,再次強調A股業績時間軸,幫大夥兒梳理下A股業績炒作的時間脈絡,爲下一階段財報季做准備。
【1月31日】創業板年報預告(強制),滬深兩市主板年報預告(有條件強制);
【2月28日】中小板、創業板業績快報或正式年報(強制);
【3月31日】中小板一季報預告(有條件強制);
【4月10日】創業板一季報預告(強制);
【4月15日】深證主板一季報預告(有條件強制);
【4月30日】中小板中報預告(有條件強制),所有板塊年報和一季報(強制);
【5月-6月】業績真空期;
【7月15日】創業板中報預告(強制),深證主板中報預告(有條件強制);
【8月31日】中小板三季報預告(有條件強制),所有板塊中報(強制);
【10月15日】創業板三季報預告(強制),深證主板三季報預告(有條件強制);
【10月31日】中小板年報預告(有條件強制),所有板塊三季報(強制);
【11月-12月】業績真空期。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中報大戲,即將上演!一文分享中報炒作邏輯......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89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