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車展快充技術觀察:800V下探至20萬以下車型,快充電池從純電走向增程
卷價格,卷配置,卷快充……
新能源電動智能汽車,朝着手機消費電子產品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
在消費電子主流時代,當OPPO打出“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廣告語,可謂一鳴驚人。在不少手機用戶爲之瘋狂的同時,OPPO也將手機帶向了閃充時代。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報告數據,截止到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的快充功率平均爲34W,近80%的智能手機支持10W以上快充。
現如今,新能源電動汽車也正在續航和充電效率上“修煉內功”。
我國純電動車企希望基於800V超高壓充電平台解決“補能焦慮”。特別是進入2023年,小鵬、智己、理想、阿維塔、埃安、蔚來、極氪等品牌發布的新車型和技術,都涉及了800V。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以往800V超高壓平台大多爲價格較高的高端車型專屬的現象,眼下,800V正逐漸出現在20萬級車型上。
那么,以成本高昂著稱的800V超高壓平台,爲何會“下探”至20萬級車型?20萬級電車上的800V超高壓平台,背後有何“門道”?
800V車型價格下探至20萬級
不得不承認的是,汽車與手機不同,當手機已然幾乎不存在續航和充電效率焦慮的當下,新能源電動汽車仍在上述兩大難關中間“兜圈子”。
就超高壓平台而言,根據行研數據估算,800V車型滲透率在2023年僅約2%。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來看,配備800V高壓平台的電車大多爲定位於30萬級以上的高端車型。其中有路特斯ELETRE、保時捷Taycan、小鵬G9(配置|詢價)以及阿維塔11等。
究其原因,避不开800V較高的成本因素。唯有單車利潤率較高的高端車型,方能讓主機廠承擔得起800V較高的搭載成本。
正如華澗新能源聯合創始人辛軍所言:800V技術最先應用於高端車型,主要是因爲相對於對成本更在意的中低端車型,高端車型對成本的包容性更高。同時,貼上先進技術的標籤,也更利於推進高端車型的應用。
相關調研數據顯示,整車電壓平台從400V升至800V,其中部件成本是原來的2-3倍,系統總成本增加10%-20%。
此外,800V平台成本提高還包括线束成本、高壓直流繼電器、薄膜電容等方面。以高壓連接器爲例,400V平台車型高壓連接器在15-20個,單價1000-2000元。而800V平台連接器在25個以上,單價成本提高到2500元以上。各類零部件成本累計導致800V平台車型整車成本高,背後還包括配套的高壓充電樁。
直至去年10月份,智己LS6(配置|詢價)搭載准900V高壓平台上市,最大工作電壓高達875V,並搭配100 kWh電池包,CLTC工況下續航均突破700km,最快可以實現充電5分鐘最高200公裏的補能速度。
根據彼時智己LS6四大版本車型官方指導價,範圍覆蓋22.99萬—29.19萬元。
換言之,800V超高壓平台已然下探至30萬級以下車型。
圖源:智己汽車2024年开年以來,價格在30萬級以下搭載800V超高壓平台的車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其中較爲吸睛的便是今年上市的小米SU7(配置|詢價)。在發布會上,雷軍宣布小米SU7的800V平台最高電壓達到了871V,基本已經可以達到了900V的標准。
據了解,小米800V碳化硅高壓系統電池採用了小米自研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官方號稱“電池包+地板”的厚度爲120mm,體積效率達到77.8%,线束減少91%,线束空間減少3%。
要知道,小米SU7定價範圍在21.59萬—29.99萬元,同樣低於30萬元。
前文所提及的行研數據亦顯示,如今800V車型價格正在不斷下探,預計2025年开始進入15~20萬元區間,800V車型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
事實確實如此。蓋世汽車注意到,在剛剛結束的北京車展上,已有部分800V車型價格下探至20萬元以內。
比如,極狐阿爾法S5是在整個新能源車型市場中唯一一款售價低於20萬搭載800V高壓快充平台的純電轎車。
據悉,該款車型充電倍率達到了2.6C,只需要充電10分鐘就能續航280km,充電15分鐘就能續航380km。作爲對比,極狐阿爾法T5同樣搭載了800V平台,實測10分鐘補能265km。
無獨有偶,定位“MPSUV”的零跑C16,將推出增程版和純電版,其中純電版車型也會搭載800V高壓快充平台。目前業內大多猜測該款車型可能將定價在20萬元左右。
上述趨勢皆驗證了利控股威睿公司電驅動事業部總經理阮鷗的觀點:“800V高壓平台不一定局限於高端用戶需求,這項技術本質上是爲了充電更加快捷,而這也是每一個用戶的基本訴求。”
800V成本真大幅降低?“真假”800V?
那么,“昂貴”的800V超高壓平台,爲何出現了下探至20萬級系列車型的現象?正在極力控制生產成本的車企,又爲何舍得此項較高的成本支出?
對此,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表示:“800V不一定意味着絕對高不可攀的成本劣勢,800V的類別要明確, 800V的應用有深有淺,範圍也有大有小。”
一般而言,800V平台主要分爲充電800V、三電800V和全域800V三種,三者技術水平逐漸升高。
具體來看,最基礎的充電800V採用了800V電池;三電800V則是電機、電控和電池都使用800V電壓;全域800V不僅包括三電系統,還包括動力電池、電驅、電源、壓縮機等所有高壓部件的工作電壓也都是800V。
根據蓋世汽車觀察,目前市面上的車型中,充電800V和三電800V佔據了主導地位,而全域800V的車型相對較少。從小鵬汽車的宣傳來看,其搭載扶搖架構的車型就是標配全域800V高壓SiC碳化硅平台(比如小鵬G9採用了全域800V技術)。
圖源:小鵬汽車另外,仍有800V車型僅支持“充電800V,开車400V”。“這種方案在節省开發成本的同時,也實現了整車兼顧400V、800V兩種電壓平台”。該分析師表示。
也就是說,800V高壓快充實際上指的是整車搭載一個800V電池組,可以支持800V級的充放電。不過,經過DCDC的轉換,車上其他的電器件仍然採用400V電壓。
800V高壓電池組(圖源:小鵬汽車)既然800V超高壓在整車應有的深淺程度和範圍大小皆有參差,那么也就意味着,與其搭配的功率器件不一定非價格較爲高昂的碳化硅不可。
蓋世汽車研究院分析師表示:“並不是所有的800V電壓平台,都用了成本較高的碳化硅,也有的用了IGBT,這樣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在一些情況下,車企可以使用傳統的硅(Si)材料來代替碳化硅,從而實現800V超高壓。以全域800V和快充800V爲例,其中,快充800V更傾向於使用碳化硅技術,因爲其對高功率充電和高效率要求更高。
然而,全域800V可能在某些情況下也可以不使用碳化硅,繼續使用傳統硅材料,具體取決於制造商的設計選擇和技術需求。比如,硅功率二極管在一些低功率、低頻率應用中仍然可以提供良好的性能;對於如控制开關等部分,硅MOSFET等傳統硅晶體管也能滿足800V系統的需求;部分控制電路中的元件如電阻、電容亦如此。
此外,不止傳統硅(Si)材料,在800V系統中,IGBT在控制能力和低導通壓降方面具有優勢,也同樣可以用於功率开關、逆變器和其他功率電子應用中。
同時,上述說明,也皆在不同維度解釋了此前小米汽車爲何因智己錯誤解讀了小米SU7的電驅配置(智己提到“小米 SU7 Max 是前 IGBT + 後 SiC”)而“窮追猛打”。因爲這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成本選擇。尤其小米SU7是目前市場內少見的“全系全域碳化硅”且價格下探至30萬以下的800V車型。
快充電池從純電走向增程
值得一提的是,蓋世汽車還注意到,在今年北京車展中,除了BEV快充電池外,應用於PHEV及增程式的快充電池成爲新的熱點。
背後的原因是什么?
從PHEV與BEV產銷數據對比來看。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PHEV汽車產量爲79.7萬輛,同比高增76.6%;銷量爲78.4萬輛,同比高增81.2%。同期內,BEV汽車產量131.7萬輛,同比僅增長9.9%;銷量130.5萬輛,同比增長13.3%。
當期,PHEV汽車產量增速超BEV車型7.7倍,銷量增速也超BEV的6.1倍,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業界普遍認爲,現階段,繼BEV汽車之後,PHEV汽車正逐漸成爲衝擊燃油車陣營的又一主力“選手”。
今年3月,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就曾提出,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在能耗、動力、可靠性、智能化、使用成本、售價等方面實現了對燃油汽車的全面超越,將在突破燃油車主流地位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今後幾年甚至有可能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據半壁江山。
那么,PHEV車型就毫無續航焦慮了嗎?真實情況卻不盡然。
以增程車型爲例。理想汽車曾對車主續航焦慮情況做過一項調研,結果顯示,理想車主的純電行駛裏程甚至超過了總裏程的65%。理想汽車方面表示:“能用電,就絕不用油”,才是消費者日常用車的真實寫照。
究其原因,還是純電行駛更靜音、更舒適,也更省錢。
在此背景下,PHEV電池技術也逐漸“卷”向快充。
圖源:蓋世汽車研究院報告截圖在2024北京車展上,蓋世汽車觀察到,寧德時代專爲混動車型打造的“神行超級增混電池”不但純電續航達300KM,而且支持3C快充,這就意味着電池包20分鐘即可充滿電,結合其整車純電續航300公裏,經粗略計算,相當於每充電4秒,車輛續航裏程增加1公裏。
無獨有偶,蜂巢能源攜旗下全新PHEV和增程市場熱銷大單品62Ah、90Ah、117Ah,及100Ah龍鱗甲混動三元快充電池和供坦克700越野豪華車專用電池包亮相北京車展。
這是蜂巢能源首次全系插混產品亮相車展,並首次與搭載的長城全系車型。
瑞浦蘭鈞亦發布問頂PHEV 148系列、194系列和220系列。據介紹,在純電條件下,這三款產品將全面適配300公裏以內混動車型的動力需求。
(本文來自於蓋世汽車Gasgoo)
標題:800V下探至20萬以下車型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69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