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24】獨角獸盛世不再,AI 引領新創重返榮耀

2024-05-09 11:00:00    編輯: COMPUTEX
導讀 全球新創產業在 2023 年度過了沉悶的「重整期」,大批獨角獸陣亡後,投資人與創業者紛紛將目光轉向最火熱,也最有前景的一項技術上,那就是人工智慧。 如果你不知道 2023 年堪稱是「獨角獸版」的新冠...


全球新創產業在 2023 年度過了沉悶的「重整期」,大批獨角獸陣亡後,投資人與創業者紛紛將目光轉向最火熱,也最有前景的一項技術上,那就是人工智慧。

如果你不知道 2023 年堪稱是「獨角獸版」的新冠疫情,看看這個數據。在這一年內,終止營運的新創企業其募資金額總計超過 41 億美元,相當於 2019~2022 年 4 年的總和。估值超過 40 億美元的醫療保險新創 Olive、估值 38 億美元的智慧卡車車隊新創 Convoy 和估值 23 億美元的減塑紡織新創 Zume,全都在這一年關門大吉。

此外還有超過 20 家獨角獸,已經有 2 年沒有進行新一輪募資,其中包含台灣人也很熟悉的 Notion、AirTable 和 Grammarly。在一片低氣壓下,人工智慧,特別是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幾乎成為新創產業夜空中最亮的星。

根據 CBInsights 統計,從 2023 年第二季以來,只要是有導入 AI 相關技術的新創,獲得資金便至少多出 20%,如果進行到 B 輪以上的大型案子,AI 相關新創獲得投資的金額甚至會多出 59%。Startup Genome 新創生態系報告則指出,2023 年 AI 和大數據是最受投資人關注的產業,佔據全球新創投資市場總金額 28%。巧合的是,2023 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上,台灣參展的 96 支新創團隊中,佔比最高的領域就是 AI 與機器人(28%),而與 AI 密不可分的數位醫療、智慧城市與環境永續也分別佔比 20% 與 18%。

這一切資訊都指向一個明確的趨勢,AI 已成為貫串所有產業的核心技術,Microsoft 不僅重金投資 Open AI 100 億美元,同時也在產品、人力與資料端全力支持,就是想要穩定領先基礎。Amazon 和 Google 也不落後,接連端出多種 AI 應用服務,最讓業界震驚的莫過於蘋果公司,他們狠心終止開發十年的電動車專案,目標就是要整合資源,全力開發生成式 AI 項目。

雖然 AI 無疑是 2024 年最重要的新創趨勢,但除了手握巨量資源的科技巨頭外,新創公司的焦點還是落在如何具體應用到不同領域,TrendForce 分析師認為,2024 年值得特別關注的有三大領域,分別是資安、智慧醫療和零售服務。

AI 技術飛躍,成資安雙面刃

在資安戰場上,AI 已經成為最強的矛和盾,入侵者利用 AI 降低攻擊難度,防守方則使用 AI 偵查弱點,不過在產業現況來說並沒這麼單純。由於資安攻擊防不勝防,多數企業又抱持著消極心態,「目前在業界來說,AI 對資安最大的幫助並非未雨綢繆,而是亡羊補牢。」TrendForce 分析師曾伯楷指出,透過 AI 工具,資訊管理人員可以在資安事件發生後,快速的分析攻擊路徑,將漏洞補上,降低再次被攻擊的風險。

另一方面,由於資安人才缺乏,許多資訊管理人員都是兼職做資安,在生成式 AI 技術導入後,包括 Cisco、Palo Alto Network 等,都利用 GAI 簡化操作難度,管理人員可以用自然語言對談的方式,就完成過去相對複雜的資安工作。

儘管如此,對多數中小企業和終端用戶來說,佈署完整而強力的資安防護成本仍然高昂,成果卻難以體現。為了進一步提高資安防護力,許多製造商開始轉向從供應鏈上遊展開資安佈局。以台灣最重要的半導體產業為例,就催生出硬體資安新創 Jmem Tek,他們改變傳統晶片寫入方式,藉由熔絲與反熔絲編程法將傳統的一位元進階成多位元,並且打亂位元排列組合、避免駭客進行反向工程,能夠應用在 IoT、車用電子和電子硬體防護等產業。目前許多晶片大廠,像是英飛凌、ARM 和 NXP 都在上遊開始做硬體防護,讓這個市場快速成長。

隨著網路攻擊、資訊外漏等事件不斷增加,提供資安新創迎來巨大的成長空間。根據 Global Information 估計,光是物聯網安全市場規模,到 2024 年將達到 66 億美元,預計 2029 年將達到 280.1 億美元,2024~2029 年複合年成長率為 33.53%。IDC 也預估,到了 2026 年全球將有 30% 大型企業將會藉由投資自主安全營運相關的方案,提高資安事件的修復、管理和應對效率。但分析師也提醒,資安是高度敏感議題,一般來說企業還是會偏好傳統大廠,新創公司要切入的難度不低,是這個市場的風險,也可能是機會。

全球大廠率先投入 AI 打造精準醫療,台灣新創跟緊腳步

醫療與藥物是智慧化投入程度最高的領域之一,特別在藥物研發部分,過去十年來,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的藥物中,有三分之二都屬於「小分子」藥物,而小分子藥物研究高度依賴 AI 協助,領導廠商包括 Recursion、Benevolent 以及最受關注的 Insilico Medicine,他們在 2023 年宣佈,史上第一款從頭到尾由 AI 研發的抗癌藥物 ISM5411,已經進入第二期臨牀試驗,讓世人看見 AI 開發藥物的速度有多麼驚人。

如果你覺得這些廠商名不見經傳,影響不大,那就錯了。Insilico Medicine 的主要投資人就是強生集團的子公司 Janssen 製藥;Recursion 的主要投資者則是拜耳子公司 leaps,羅氏藥廠更是與多個 AI 藥物開發新創合作,能夠精準找出受試者,加速開發過程。

另一個更像是科幻電影情節的智慧醫療,也在 AI 助陣下逐漸實現,就是腦機介面(brain computer interface),在四肢癱瘓患者的腦部植入微小的處理器,就能協助患者用意識控制手機和電腦滑鼠,目前已經有 2 家新創公司開始人體試驗,分別是馬斯克主導的 Neuralink,和貝佐斯與比爾蓋茲投資的 Synchron。

根據 TrendForce 預估,全球智慧醫療市場有望於 2025 年突破 3,600 億美元,而台灣的數位醫療相關營業額在 2022 年也已經達到 500 億新台幣,隨著 AI 進步,台灣智慧醫療相關新創也成為一大焦點,有 14% 創業者都投入這個領域。

為消費者量身打造,智慧零售帶動大量商機

人工智慧一直都被期望能夠改變零售樣貌,但在隱私問題關注增加後,一度發展受挫,曾經紅極一時的無人商店,也因為種種因素發展停滯,不過生成式 AI 卻可能帶來新的轉變。

「零售科技現在進一步朝向高度客製化方向移動,有點像是每個消費者的購物顧問。」TrendForce 分析師曾伯楷表示,以全球零售龍頭 Walmart 為例,他們提供的最新服務就是基於生成式 AI,消費者只需提出一個模糊的需求,電腦就能提供完整的一套購物清單,再讓消費者決定要買哪些東西。

舉例來說,目前我們在網路購物時,已經很習慣搜尋我們想要的產品,但常常要花去很多時間,還很容易分心逛到別的東西去。「現在消費者可以告訴購物助理,我想要幫兒子辦一個烤肉派對,電腦就會幫你準備好所有你需要的物品。」

Walmart 的這項服務是由 Microsoft 提供,背後的技術來自 Open AI,而 Google 則已經準備將生成式 AI 帶入企業服務專員,在 B2B 領域提供服務。網購巨頭 Amazon 也已經開始測試購物助理 Rufus AI,準備改變零售樣貌。

除了大型企業,台灣也有一些新創借力人工智慧,在不同領域推動智慧零售,咖米科技就針對台灣人很愛買的保健食品,推出一站式客製化服務,讓消費者可以量身定製自己需要的保健品,而不用被瓶瓶罐罐堆滿家中,試圖在這個垂直領域搶佔商機。

AI 無所不在

除了上述領域能夠看到結合 AI 的新創快速發展,2024 年的新創產業裡,人工智慧可說是無所不在,無論是全球市場或是台灣本地,這個趨勢都相當明顯。不過 AI 並非萬靈丹,就以最熱門的 ChatGPT 為例,許多用戶都開始反應,電腦給出的回應品質下降,這一方面可能是使用者的「期望值」提高了,一方面也是因為運算資源有限,平台可能會減少機器學習系統內的參數量,來節省時間和算力。
最後也最重要的,無論在哪一個領域導入 AI,都必須考量到出錯的可能,因此核心決策,最終還是要交給人類處理,才能避免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

COMPUTEX 台北國際電腦展是亞洲最具代表性之資訊產業專業展,定位為 AI 串聯 共創未來,聚焦人工智慧運算、前瞻通訊、未來移動、沉浸現實、綠能永續、創新等主題,提供全球創業先鋒產業知識碰撞與交流之平臺、創造更多技術革新的火花: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關鍵字: , , , , , ,


標題:【COMPUTEX 2024】獨角獸盛世不再,AI 引領新創重返榮耀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6843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