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今年1月的內部講話,相信很多網友還記憶猶新。在其重點提及的業務中,微信視頻號受到大力表揚,遊戲出海和QQ則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倒是過去一年最火的AI,馬化騰並沒有給團隊施加太大壓力。
馬化騰對AI業務的評價是中肯的,他認爲騰訊在這方面不算最領先,但也沒有落後太多。面向2024,幾乎所有人都認爲CSIG會成爲騰訊在AI領域的主要抓手,正如微軟、谷歌等硅谷巨頭一樣。不過沒想到,雲服務這邊還沒發力,另一匹黑馬先跑出來了——在线辦公。
2月22日,騰訊會議宣布推出AI小助手,會員版、商業版、企業版同步上线,用戶需要將應用更新到最新版本才可體驗。
事實上,騰訊會議不是第一款主動擁抱AI技術浪潮的在线辦公應用,甚至不是最早的一款。今年1月,釘釘就更新了7.5版本,並推出AI助理功能;字節旗下的飛書,以及WPS等老牌辦公軟件,也早早內嵌了各種AI功能。
如今隨着騰訊下場加入战鬥,一場更激烈的AI大战,已然在在线辦公行業打響。
(圖片來自騰訊會議官網)
騰訊會議的“AI小助手”,有何過人之處?
誠如馬化騰所說,騰訊在AI大模型領域算不上領先,該有的布局倒是都有了,只是缺乏特點和差異化優勢。
回溯歷史可以發現,騰訊在內部布局AI業務的時間對比其他同樣確實不算早,直到2016年才开始AI基礎研究,並於次年提出“基礎研究-場景,共建-能力开放”的三層AI战略架構。等到注意到通同人工智能的潛力並加以研發,已經是2018-2019年的事了。
不過鵝廠的執行力是值得稱贊的,很短時間內就建立了AI Lab、Robotics X、優圖實驗室等多個AI團隊,並在旗下的各項業務才陸續增加了AI功能。到去年AI大模型大火之後,混元大模型如期上线,並加速向B/C兩端業務滲透,截止去年年底已接入超過300個項目。
在B端,雲計算是最廣泛的應用場景。不過在去年年初提出盈利目標,拋棄大量集成產品之後,騰訊雲开始精兵簡政、收緊預算。CSIG總裁湯道生表示,騰訊雲會做客戶真正需要的AI,落地原有的技術,不着急研發新產品、新項目。
在此情況下,覆蓋B/C兩端客戶群,剛需屬性突出的在线辦公,成爲另一重要試驗場景。
馬化騰對在线辦公業務十分看重,但對後者的表現未必十分滿意。未能發揮企業微信、騰訊文檔、騰訊會議等應用的協同優勢,是馬化騰等高層覺得最遺憾的地方。騰訊會議率先出手,用AI重新武裝自我,或許能帶來新的突破。
那么騰訊會議的AI小助手有什么過人之處?騰訊公關總監張軍用了這樣一句話來概括:這是一個真正的大模型應用。
據悉,騰訊會議AI小助手基於混元大模型打造,按照業內默認的分類,騰訊會議AI小助手可以歸納爲AI原生應用,即完全由AI技術驅動研發,而非傳統應用改造。而從功能設定來看,信息的獲取、歸納和回溯,是三個主要亮點。
信息獲取方面,騰訊會議AI小助手支持個性化提醒事項和實時緊急信息回顧功能。其中,個性化設定是指用戶可以提前設置關鍵詞,如自己的名字、相關項目名稱等。當會議的討論中涉及相應信息,AI小助手就會及時推送提醒用戶。通過這種方式提取信息,能夠讓用戶在必要的時候保持專注。
信息總結歸納功能同樣支持個性化定制,且提供實時提煉會議紀要服務,能幫助用戶分段式了解不同議程的重點。另一個有意思的功能,是實時提煉會議關鍵信息,能夠幫助與會者在冗長的會議中快速找到重點。
會後回溯功能主要包含待辦事項自動整理、會議錄制、議題智能總結等,同樣能幫助用戶過濾信息,提高處理效率和實現針對性回溯。與此同時,用戶也可以向AI小助手發送簡單的信息收集指令,如“幫我整理待辦事項”、“總結XX的發言”等,小助手即可自動執行。
總的來說,這三個功能的賣點是相通的:提效,這也是AI技術給在线辦公軟件帶來的最大幫助。
(圖片來自騰訊會議官網)
然而,這些功能和其他幾個競品比起來說不上有太大優勢。
在AI浪潮席卷全球之際,在线辦公領域的另外兩大巨頭阿裏巴巴、字節跳動也早有應有。騰訊起步不算早、基礎不算雄厚,想靠AI小助手彎道超車,看起來並不容易。
AI助理崛起於辦公平台,阿裏字節早有准備
將時間撥回到今年1月,釘釘在大本營杭州舉辦了一場盛大的7.5版本新品發布會。由於受邀及主動申請參會的人員太多,杭州運河文化中心能容納數百人的主會場座無虛席,甚至有部分與會人員不得不擠在過道上看完兩個多小時的發布會。
好在,發布會幹貨滿滿,確實沒有令在場衆人失望。根據釘釘CEO葉軍的說法,低門檻、高頻和开放,是釘釘AI助理最重要的賣點。
所謂低門檻,是指AI助理具備的高度自主性和任務理解能力,用戶在進入相應頁面輸入詳細指令後,系統即可自動執行。發布會現場,葉軍親自演示了數據分析、行程規劃等常用指令的執行情況,效果相當令人滿意。在接收到指令後,AI助理將充分調用自己的數據整合和推理能力完成任務,比如幫零售行業的員工統計銷售數據及分析趨勢,爲運營人員提供粉絲運營的參考建議等。
高頻也很好理解,是指各項基礎功能的全面AI化。據悉,釘釘AI超級助理包含企業版和個人版兩個版本,都具備感知、思考和執行能力,文本理解、信息歸納、數據調用及分析等能力一應俱全。微博COO、新浪移動總裁王巍在發布會上友情站台,大贊釘釘开發的AI魔法棒已經成爲微博員工最喜歡的工具之一。
至於开放性,則和釘釘長期遵循的开源、協同理念一脈相承,旨在鼓勵开發者基於平台提供的技術、工具开發更多AI應用。葉軍透露,其目標是在未來3年創造出1000萬個AI助理。此外,釘釘AI助理還具備跨應用執行能力,可以打通企業客戶的系統和數據庫,更方便員工調用資料、執行任務。
如果葉軍的目標能如期實現,在线辦公領域將掀起一股AI助理开發浪潮,改變模塊化、專注單一功能研發的傳統模式。而率先引領這個潮流的釘釘,無疑將喫到最多的紅利。
字節的反應不比阿裏慢,而且兩者的路线有不少相似之處。
早在去年4月,飛書就發布了一條品牌宣傳視頻,爲將在秋季發布會上上线的新全新產品預熱,飛書智能助手“My AI”也在這則視頻中首次亮相。果不其然,在11月的新品發布會上,“飛書智能夥伴”系列產品正式發布,CEO謝欣更是直接將這稱爲“新飛書”的誕生時刻。
秉持字節一貫的簡潔作風,飛書沒有向釘釘那樣全方位自我改造,AI技術的融入十分具象化:用AI在辦公軟件上創建一個有獨立思考、執行能力的“智能夥伴”。
飛書“智能夥伴”強調的是獨立性和主動性,發布會上演示的各項功能都在展示其自主推進工作的能力。比如“智能夥伴”能夠在和用戶的互動中積累參數、判斷用戶的工作習慣,繼而生成專屬工作簡報,並在固定時段推送工作總結、待辦事項等,反過來提醒用戶工作事項,而非被動接收指令。
時任飛書產品副總裁齊俊元在接受採訪時,談到了“智能夥伴”的設計理念。在他看來,AI帶來的最大變化,是改變人類使用技術的方式:從前是應用設計好功能,告訴用戶有多少個菜單、每項功能該怎么用,現在是人表達自己的意圖或者系統自動捕捉到人類的需求後,反過來爲人類提供合適的功能。
“整個交互方式完全改變了”,這是齊俊元對飛書“智能夥伴”的定義,也是解決企業及用戶對辦公軟件更新頻繁、功能設置繁瑣且個性化需求得不到滿足等一系列不滿的有效方式。
總的來說,各個辦公軟件都已跑步進入AI時代。騰訊會議也好,釘釘、飛書也罷,都沒有錯過潮流,也在最快的時間內主動擁抱AI轉型。
不過凡事不會那么順利。即便進入了AI新時代,它們仍要解決一個老問題:商業化。
AI時代,在线辦公軟件能否突破商業化瓶頸?
用AI武裝過的應用和服務,能賣出更好的價錢嗎?這應該是大廠最想知道,又無法直接說出口的問題。
盡管大廠們沒有說出口,明眼人都看得出在线辦公應用的商業化一直存在不少挑战。
先說勢頭最猛的釘釘。葉軍在1月份那場發布會上透露,截止去年年末釘釘用戶數破7億,企業組織數達到2500萬,付費企業數量則有12萬家。這一系列數據固然值得欣喜,只可惜創造的實際收益是有限的。
阿裏並沒有在財報中公开釘釘的財務指標,但根據葉軍的說法,釘釘預計要到2025年才能實現穩定盈利。而在阿裏去年進行1+6+N分拆時,釘釘被歸納到N的行列進行獨立發展,也被部分人士解讀爲減輕阿裏雲的負擔,爲後者獨立IPO鋪路。
體量更小的飛書,賺錢能力更不見得比釘釘強。2022年底,曾有爆料稱飛書將也重心轉移到海外,原因之一就是國內的商業化沒有跑通,短期內難以盈利。那一年,飛書的營收體量在10億左右,相當於釘釘2020年的水平。不久後重金挖來齊俊元,也是想讓其負責海外事務。
相較之下,騰訊系在线辦公業務的盈利狀況算是最好的了。企業微信副總裁李致峰在今年年初的一場內部交流會上透露,企微的目標是在2024年搶先釘釘、飛書一步實現盈利。馬化騰後來也在年會發言上強調了這個目標,並對企業微信團隊的表現表示祝賀。
不過同樣依附微信生態,創收手段卻遠沒有企業微信那么豐富的騰訊會議、騰訊文檔等獨立業務,盈利前景就沒有那么樂觀了。最好的證據就是騰訊會議的渠道返傭收費政策過去一年一直在變,從一季度的穩中有降到二季度加速下滑,再到年底出現一波暴力上拉,甚至讓很多渠道運營商都感到無所適從。
這一現象表明,騰訊內部對騰訊會議的發展路线存在分歧。返傭下降,表明要削減支出,不再追求高份額、高流水,這和騰訊的降本增效大方針是相符的。年底反彈,則表明高層看到再衝一波的希望——AI,大概率就是這種希望的來源。
從這個角度講,釘釘快速迭代,在功能开發尚未達到8.0標准的情況下搶發7.5版本,飛書將重心從海外稍稍轉移回國內,都是受到了AI浪潮的鼓舞。
毫無疑問,用AI武裝過的在线辦公軟件較上一代產品有不少優勢,也能提高企業、員工工作效率。但這種提高,能不能讓前者心甘情愿掏錢,還是一個巨大的未知之數。
值得一提的是,飛書在去年2月調整收費標准,將連天記錄免費儲存時效縮短爲180天,文檔免費儲存空間從50G壓縮到10G,就曾惹出不少爭議。說到底,國內企業、用戶的付費意識還是比國外要弱,且對性價比十分敏感。吸取教訓之後,大廠現在對AI智能助理等新功能、新商用版本的收費十分克制。
AI給辦公軟件帶來的升級,以及對工作效率的優化到底給企業創造了多少實際收益是很難量化的,每家企業、每個用戶心裏都有自己的一把尺。或許只有等到AI大規模應用,變得必不可少之後,大廠的商業化才能真正掃清障礙。
來源:雷科技
原文標題 : 死磕大模型落地,騰訊字節阿裏瞄准AI辦公助理
標題:死磕大模型落地,騰訊字節阿裏瞄准AI辦公助理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38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