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之際,與龍有關的文物備受關注。近日,有網友在南京博物院遊覽時,發現館中展覽文物《羽人戲龍磚畫》第一排有一塊磚顏色比附近的磚更深,且磚上的紋路和旁邊的磚也不契合,懷疑是裝反了。於是他將相關內容拍成視頻發到抖音上求助,視頻發布後,引發多方討論。記者從專家處了解到,確實裝反了,至於原因還有待核查。
網友發視頻
網友發視頻求助
“家人們,我好像在南博發現了一件展品有一處錯誤”,網友“小茶同學”發視頻表示,“1月25日去南京博物院遊覽,在看到《羽人戲龍磚畫》時,發現磚畫很精美,保留很完整。磚畫上的陽刻线條尤其讓我感到震撼,看到深色磚的部分,我感覺有點別扭,當時就臆想着那塊磚反過來是不是更好一點,於是發了一個視頻求助。”
有網友幫忙將原圖修圖調整之後,發現將這塊磚上下旋轉180度,看起來磚畫更流暢、更自然……有網友認爲:“可能是搬運安裝時裝反了”,也有網友根據“畫龍點睛”的故事猜測,“是不是古人故意拼錯的?如果倒過來,龍就活過來飛走了。”
記者致電南京博物院,一名工作人員透露:“這幾天有遊客提出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向上面反饋了,具體什么回復暫時還不知道,後期如果有什么東西的話,會有解釋的。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知道具體是個什么情況。”
《羽人戲龍磚畫》是件什么文物?
在南京博物院的歷史館,著名的鎮院之寶“竹林七賢與榮啓期”磚拼壁畫的兩側,各自陳列着“羽人戲龍”“羽人戲虎”磚拼壁畫。上世紀六十年代在丹陽發掘的三座南齊帝王陵墓——齊景帝蕭道生修安陵、金王陳南齊失名墓、吳家村南朝失考墓中,均發現了大型磚拼壁畫,也就是用數十塊乃至數百塊畫像磚拼砌成大型线刻壁畫,裝飾於裝飾內壁,包括“日月”“竹林七賢與榮啓期”“儀仗出行”“獅子”“羽人戲龍”“羽人戲虎”等題材。
南京博物院收藏的這幅“羽人戲龍”磚拼壁畫來自丹陽市胡橋寶山吳家村南朝失考墓中,用數百塊畫像磚拼成,畫面中主題位置是一條威武兇猛的巨龍。巨龍肩上、肘部均有羽毛,身下有雲氣飄動,正在空中騰驤翱翔。巨龍前有一羽人引導,羽人一手執仙草,一手持以長柄勺,勺中燃香,火焰熊熊,回頭望向巨龍。龍的上方還有三個身穿天衣的天女在飛舞。此外,磚側還有“大龍”銘文。從考古發現看,三座南朝帝陵的墓室西壁從上到下,以此爲“飛天”、半幅“竹林七賢與榮啓期”“羽人戲虎”“儀仗出行”壁畫,墓室東壁則爲“飛天”、另外半幅“竹林七賢與榮啓期”“羽人戲龍”“儀仗出行”壁畫。
兩漢之時,神仙道教發展興盛,社會中充斥着求生成仙的思想。漢末壁畫中出現大量瑞獸仙禽、羽人等等從屬性圖像用以渲染氣氛。南朝時期的墓葬圖像藝術中,道教神仙形象逐漸衰落,但神仙羽人形象依舊盛行。
據了解,在中國古代藝術史上,有一種特殊的繪畫形式在歷經千年之後仍完好如初的訴說着當年的故事,那就是磚畫。磚畫是模印或捺印有圖畫的磚,是曾傳承數百年的一種建築裝飾構件。其圖象有的是繪畫性的,有的是浮雕性的,有的兩者兼而有之。磚畫最早在战國已有生產,秦代有所發展,兩漢爲盛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則形成獨特的風格。
這種磚畫的作法是先將畫像,按粉本分別模印在多塊磚坯上,入窯燒成磚後,再拼嵌在墓壁上。古代模印拼嵌畫象磚,是在一塊單磚構成一幅圖像的畫像磚基礎上發展而來。
東晉時期开始出現由多塊磚所構成的龍、虎圖像。以後磚數日漸增多,到東晉末南朝初,出現了由多達數十塊到數百塊磚構成的大幅畫場面。
網友調整後的圖
專家稱“放反”,
到底是誰放反了?
該消息一出,引發各方討論,許多網友發現,之前的圖顯示就是這樣。也有人發現,4年前就有網友提出,可能拼錯了。此次有網友提出多種可能:1、出土時候就是這樣,2、出土後入展時工作人員拼錯。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中國文物學會會員方青松就認爲,“是反了,但也是古人當時砌反了吧。”
採訪中,專家告訴揚子晚報記者,這塊磚確實放反了,但至於放反的原因,還有待核實。
存在古人放反的可能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楊泓曾提及,制作磚印壁畫時,畫工依據事先已有的粉本,編排每一塊磚的順序,再刻模印磚,入窯燒制。爲避免誤差,常在磚側刻畫磚塊順序編號,如“大虎上行第二”、“右獅子下行第六”等。但制作時依然會出現失誤,丹陽建山金家村墓中的《竹林七賢與榮啓期》磚畫,對七賢的精神狀態以及每個人的神態動作描繪細致准確,如阮鹹的形象爲雙手抱樂器於胸前,左手指按琴弦,右手指撥弦,正在彈奏四弦樂器,矚目凝神,盤腿而坐,懷中所抱樂器應爲其創造的"阮鹹"。但畫面中出現了姓名與人物不匹配的狀況:如東壁由外向內第一人頭戴垂帶幀,一肩袒露,赤足盤漆坐在皮褥上,側身倚樹做閉目沉思狀。這與晉書中記載的"閉目沉思莊子"的向秀形象一致,應爲向秀,題記卻爲"榮啓期"。同是金家村墓中的騎馬鼓吹磚印壁畫中人物臉部的一塊磚被倒置。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標題:南博《羽人戲龍磚畫》裝反?專家:確實反了,原因待核查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24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