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 沒有靈魂了!」一般使用者這樣說很正常,但這話出自 Instagram 聯合創辦人 Kevin Systrom 之口,就有點耐人尋味。
2023 年 3 月 Systrom 告訴媒體,他以前喜歡在 Instagram 看朋友和家人在做什麼,但越來越多網紅和品牌湧入,Instagram 變商業了,也更假掰了。他可能不滿收購 Instagram 的祖克柏,也可能為新產品 Artifact 造勢。
Artifact 是 AI 驅動的新聞共用 App,生於 2023 年 1 月,卒於 2024 年 1 月,死因就是不夠受歡迎,也不夠有商業頭腦。
文字版 TikTok,但更有人情味
2023 年底,Artifact 前途尚且一片光明,Google Play 還評為 2023 年最佳日常必備 App,App Store 也列為 2023 年生成式 AI 應用之一。最近 Artifact 團隊公告,1 月 12 日起停止營運,使用者不能再發新文和評論,2 月底完全關閉。
理由很正當,可用「叫好不叫座」總結:核心群體喜歡,但市場不夠大。
「訃聞」雖然突然,但也在意料之中,這要從 Artifact 的定位和功能說起。Artifact 命名含三個詞:articles(文章)、facts(事實)和 AI(人工智慧)。如名字內含的厚望,AI 幾乎出現在 Artifact 每處。演算法推薦是 Artifact 核心,而演算法不斷進步,使各產品格局不同。
為了讓歐美年輕使用者能更理解,Artifact 願意被稱為「文字版 TikTok」。Artifact 資訊流精選來自大媒體、小部落格等熱門文章,點擊感興趣內容,它會「猜你喜歡」,再推送類似新聞。「猜你喜歡」有個小小的門檻:閱讀超過十篇文章。Artifact 還會貼心統計數量,告訴你是哪個等級,如果讀過 250 篇,就算金字塔頂端的使用者了。
筆者點幾篇心理健康新聞後,App 就開始推送相關內容。Artifact 演算法更重視停留每篇文章的時間和進度,服務個人深度閱讀,而不是把流量分給點擊、評論最多內容,迎合多數人閱讀偏好,如果打開「全頁閱讀」模式,可去掉網頁廣告等不相關資訊,閱讀體驗更清爽,但也代表反商業化,讀者感覺很好,但廣告也沒人看,個人瀏覽紀錄更難追蹤。
演算法主導下,Artifact 不忘介入人類判斷。新聞來源為 Artifact 團隊精心選擇,符合主觀標準。重要新聞應讓所有人都能看到,所以每主題分類頂端都會留給頭條。如「AI」分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稱 AI 影響全球約 40% 工作」,下有 18 篇報導,讀者可深入和系統性吸收資訊。
如果演算法推薦讓你覺得不過如此,Artifact 其他 AI 功能也踩在時代脈搏上。一是基於 GPT-4 的摘要功能,以多種風格總結文章內容,節省閱讀時間:中規中矩的三段結構、如「火星文」的 emoji 體、筆墨簡略的 5 歲小孩友善體、文採斐然但囉嗦的詩歌、網言網語嬉笑怒駡的 Z 世代體……
三段結構的總結其實品質都不錯,抓得住重點,也不胡編亂造,但有時讓人懷疑,真的需要其他中看不中用的總結嗎?如果不說可能猜不到,下方這篇 emoji 體總結,是說美國評論家選擇將「最佳歌曲」頒給〈芭比〉原聲帶的〈I′m Just Ken〉,主唱者萊恩葛斯林聽到後滿臉疑惑馬上變成迷因。
另一個是殺死標題黨的 AI 功能,用戶可長按資訊流文章,回報某新聞文不對題,如果反應的人多,此新聞在資訊流上時 GPT-4 會重寫標題,AI 重寫標題只會出現在資訊流,旁邊會有星號,提醒使用者這不是原標題,如果點進文章,就會看到原標題和正文。
▲ AI 改寫標題(小字)和原標題(大字)。
Artifact 團隊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反對標題黨的用戶比想像多。更大的網路世界,媒體競爭激烈,資訊層出不窮,相似內容你寫我寫他也寫,使用者注意力有限,標題黨當然是點擊率競爭的第一線,但大家之所以聚集在 Artifact,就是為了好好讀新聞,標題黨自然讓人不爽。
資訊零碎化時代,「難刷」是種美德
種種「出廠設定」都顯示 Artifact 多小眾。喜歡用 Artifact 的人應有幾個特點:新聞重度閱讀者、討厭標題黨、不想看廣告、懶得在社群媒體吵架的縫隙挖掘稀少數的有用資訊……看起來 Artifact 是更智慧、更能猜中你喜好的 RSS 閱讀器,提供優質專業新聞。
RSS 也算古老的網路名詞,屬於古典又菁英的網路時代,那時網友在眾多目標網站找 RSS 連結,然後加入閱讀器。但新的新聞管道和社群媒體革 RSS 的命,如果說 RSS 是人為資訊聚合,更自動更符合人性的資訊聚合,不停滑手機更讓人嘗到多巴胺的上癮感。
2013 年 RSS 閱讀器 Google Reader 宣布停止服務後,字節跳動創辦人張一鳴撰文指傳統 RSS 要被時代淘汰了,不會走得更長遠,因對使用者要求太高:既要訊息組織能力強,知道需要的資訊在哪,又要自制力強,才能定期整理並控制訂閱來源量。他認為更適合大眾的智慧閱讀產品,應是基於演算法的個人化推薦。
2012 年字節跳動主力產品今日頭條上線,不僅收集大量使用者,還讓大眾了解「推薦演算法」概念,演算法可收集更多資訊、電商、短影音平台,讓能看到關注的人、朋友和喜歡的內容。看來張一鳴說的話仍沒錯,Artifact 是 2023 年新產品也可能是呼應 2000 年代的「倒退」。
短影音時代扎根文本,一方面藉助最流行的機器學習和演算法,Artifact 以「文字版 TikTok」相比,就很能解釋問題,形成恍若時間穿越的倒錯感。個性化新聞 App 其實不少見,有的還比 TikTok 早,但 TikTok 和代表的短影音早超越今日頭條等產品,成為「猜你喜歡」的代名詞。
▲ 電子報服務 Substack 創辦人也是 RSS 愛好者。
Artifact 新意其實不多,除了有 AI 裝飾,更像「新瓶裝舊酒」,但 Artifact 曇花一現也說明,資訊爆炸時代,文字、圖片、影片層出不窮時,資訊篩選更難,最有趣的是,Artifact 自己也找不到定位。短短一年內,Artifact 並非停在原地只做閱讀器,還增加不少社交功能,2023 年 9 月 Artifact 在新聞資訊流旁推出單獨「連結」(Links)頁面。
任何能以連結分享的內容,影片或食譜 Artifact 都表示歡迎,可和新聞資訊流一樣讓 AI 猜你喜歡,也可以只看關注對象的內容。聽起來似乎很新奇,但仔細想想,這不就是社群媒體?用戶不斷消費、發文、評論,又不能確保來源高品質。彈藥轉型至社群媒體,重要的不只資訊和演算法,還有社群氣氛和願意貢獻內容的人。
馬斯克看重 X 公共廣場價值,因聚集許多科技精英;抖音評論區有時候比影片更有趣,但夾雜在新聞和社交間的 Artifact 既不酷也不有趣,用戶人數始終寥寥,從幾百幾十文章閱讀量就可看出,硬要做社群媒體,冷啟動都很困難。
回歸 Artifact 初衷,其實只是解決一個問題:怎麼控制訂閱來源量,怎樣聚合有用資訊。但商業面說,這產品喫力不討好,加入廣告不夠「小而美」,和媒體訂閱分成又因用戶數量太少無法賺錢。但儘管有 Instagram 光環加持的 Artifact 說沒就沒了,我們還是需要更多人勇敢嘗試。
談到資訊消費零碎化、資訊繭房等話題,大家總愛搬出萬惡的抖音。抖音有個想和 B 站對抗的中長版「抖音精選」,是獨立 App,原名叫「青桃」,2023 年 9 月改名抖音精選,既和抖音區分,又能沾抖音的光。打著「每次打開都有新收穫」口號,「抖音精選」更長,資訊量也更多,除了有數位、藝術、科普等精選影片,還有很多紀錄片可看,「推薦」介面更像小紅書圖文,點進去才看見影片,不像抖音打開就是直向短片,抖音精選可不斷下滑,跳過不感興趣的內容。
不過抖音精選從旅遊教學到加密貨幣騙局,從做自媒體經驗到教怎麼去杭州賺錢,從必看高分韓劇到製作中國傳統色,品質並沒有提升,只是無釐頭搞笑內容變少,但說起連《愛範兒》編輯部都沒幾個人知道的抖音精選,評價都是「不好刷」,這其實是誇獎,就像口味清淡的人對甜點的最高評價:不太甜。
抖音精選給人感覺好像可以學到什麼,但其實什麼也記不住,只是把飯餵到嘴邊這件事包裝得很漂亮。
回到壯志未酬的 Artifact,很難想像短影音當道時,還有產品以「閱讀文章」為核心,重複閱讀標題、點開文章再返回,不如 X 和 Instagram 好玩,更別說抖音和 TikTok。它給大腦控制衝動的時間,而不是習慣性滑下去,演算法幫助篩選資訊,同時有意識讀取資訊,而不是被演算法牽著鼻子走。
身為產品 Artifact 並不成熟,用戶悼詞大概都是「我欣賞理念,但不好用」,但資訊一直在那裡,回到 RSS 和 Newsletter,按時間線滑社群媒體,應不難做到。就是 Artifact 這類產品稀少和短命,主動找到可靠資訊源越來越困難。這就像到處都是海,卻沒有淡水喝。
(本文由 授權轉載;首圖來源:)
標題:蘋果年度 AI 應用 Artifact 為什麼活不過一年?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20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