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家喻戶曉,靠繁花翻紅,寧波紅幫西服爲啥能火這么多年?

2024-01-19 19:05:45    編輯: 貝果財經官方號
導讀 特意“打飛的”來浙江寧波,只爲“寶總”同款西服。 《繁花》中那套使“阿寶”速變“寶總”的西服,讓不少觀衆直呼“DNA動了”。有人提到寧波幫、紅幫裁縫、寧波爺叔……被這股熱潮席卷,我也忍不住心血來潮,...

特意“打飛的”來浙江寧波,只爲“寶總”同款西服。

《繁花》中那套使“阿寶”速變“寶總”的西服,讓不少觀衆直呼“DNA動了”。有人提到寧波幫、紅幫裁縫、寧波爺叔……被這股熱潮席卷,我也忍不住心血來潮,查了一下關於寧波的服裝故事。


紅幫是西式服務業的統稱,早在一百多年前,寧波人就靠着一把剪刀、一個熨鬥、一卷皮尺勇闖天下,以精湛的手藝,贏得了洋人的青睞。總寶身上的精致西服,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火了一把。甚至有人猜想,劇中的西服原型,很有可能就是當年風靡全國的那個品牌。

時間回到90年代,一句魔性的廣告詞,讓這個品牌成爲中國西服界的“开山元老”,更是寧波紅幫裁縫衣鉢的傳承代表之一。


1992年杉杉西服的創始人鄭永剛借了三萬塊錢,找央視打廣告,並在上海構建起一套完整的市場銷售體系。憑借紅幫裁縫的精湛手藝和摩登風格,很快就打響了品牌知名度。四年之後“杉杉股份”在A股掛牌上市,成爲“中國服裝業第一股”。當時,杉杉年產西裝36萬套,成就了最早一代中國優質男人們的“派頭”、“噱頭”與“苗頭”。


寧波人做生意有一個特點,就是喜歡帶着老鄉一起幹,上海灘的“西裝熱”給寧波裁縫帶來了機遇,他們紛紛湧入上海灘。1891年,寧波人王睿謨在上海創辦“王榮泰”洋服店。1896年,奉化人江良通到上海,开設了“和昌洋服店”。1910年,奉化人王才運在南京路开設了當時最豪華的三層十間門面的“榮昌祥”呢絨西服號,成爲當時上海灘名氣最大的專業服裝店,打響了紅幫裁縫的名氣,同時也帶動了寧波的服裝貿易。

紅幫裁縫精工細作的獨門手藝,在百年的實踐中一點點磨礪出來,並形成了目測心算、特形矯正、翻新補洞等絕技。刀工、手工、車功、燙功是紅幫裁縫人人必會的四大功法。


除了技術上勝人一籌,紅幫裁縫還憑借上海的優勢,學習西方的銷售策略,通過各種手段購买國外新的面料,像《繁花》中所說的法蘭絨、凡立丁等,這些品質好的面料是一件西服的靈魂。選用上好面料,通過立體剪裁,勾勒人體比例的最佳狀態,打造適合國人的西服版型,讓紅幫裁縫在中國掀起了一場服裝革命。當時,上海西服店多達700多家,紅幫裁縫开設的就有420多家,佔約60%。中國第一套西裝、第一套中山裝、第一家西服店、第一部西服理論專著、第一家西服工藝學校,都是紅幫裁縫开創的。

難怪最近寧波紅幫裁縫店的電話都被“打爆”了呢。不過,爲什么《繁花》只帶火了西服,劇中那些令人驚豔的旗袍沒能掀起同樣的熱潮呢?


《繁花》中的西服不僅是服飾,更是上世紀90年代上海文化的象徵,使得觀衆們情不自禁地對其產生共鳴。與此不同的是,旗袍雖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實用性上可能相對欠缺,想想穿着旗袍去乘公交擠地鐵會是什么樣的情形?實在太不方便了。而西服就不一樣了,不論是出席活動,上班族、還是做买賣,任何人、任何場合都能穿。

另一方面,西服在審美上也更加包容。它不僅不受身材的拘束,而且在各個年齡段都能展現出獨特的魅力。這使得西裝成爲一種不受時間和身體條件限制的時尚選擇,而旗袍可能更側重於特定的場合和特定的體型。


《繁花》中阿寶的創業之旅不僅展示了昔日年輕的影子,更讓人們領略到了胡歌的無窮魅力。將目光拉回寧波,年產服裝15億件,光是西服定制,每年大概就有100多萬套,是中國最大的服裝生產和出口基地。寧波代代紅幫裁縫,就如同劇中胡歌飾演的寶總一樣做着外貿、穿着西服、开着飯店,他們用精湛的手藝,鏗鏘的實力,見證着寧波服裝產業從小到大、由大變強的變遷。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90年代家喻戶曉,靠繁花翻紅,寧波紅幫西服爲啥能火這么多年?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2082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