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規矩,文末开噴。但頭鐵的我還是想寫點理性的內容。
1 遊戲大玩家。
我也算是個老玩家了。從即時策略的紅警和魔獸,到卡牌遊戲三國殺和爐石傳說,到動作遊戲刺客信條和虐殺原形,到射擊遊戲使命召喚和喫雞,再到RPG類遊戲仙劍和原神,最後到MOBA的DOTA2,以及各種類型網頁遊戲、小程序遊戲幾乎都過。
最大的感受是,很多誘導消費型遊戲玩的時候很容易上頭,也是我消費最多的。
很多時候連充值金額我感覺都全網統一了,首充從1塊或6塊开始,然後是12、18、30、68、128、198、328、648,順滑得一筆。
但其實這些遊戲是最沒有技術含量的,同一種玩法,各種換皮而已,核心就是引誘你充值。
還有每日登錄和任務。只要有,就難免想做,即使很重復很無聊,做得你惡心想吐。
說真心話,這些遊戲或玩法並沒有帶給我任何身心上的娛樂和放松,反而是各種疲憊和無意義砸錢。
說白了,這已經不是遊戲了,而是披着遊戲外衣的吸金工具。
這種遊戲背後的廠家,它也不是研發遊戲了,純粹就是琢磨人性了。關鍵是,這幫人賺了錢之後,絕不會搞遊戲產業升級或內容創新,而是繼續琢磨人性,繼續抄襲,繼續換皮
曾經真正帶給我震撼的,帶給我極大愉悅的,是那種船新玩法,比如使命召喚、刺客信條、虐殺原形和DOTA。但很可惜,全都是老外首創的。
所以,不從家長的角度,也不從精神鴉片的角度,更不從投資者的角度,單純從一個遊戲玩家的角度來說,我覺得這回遊戲A4紙的大部分內容真沒啥毛病。
2 騰訊合理嗎?
但問題就在於,大部分人都是屁股決定腦袋
把屁股放到遊戲廠家的股票這邊,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所以打开B乎等論壇,股票基金玩家們是各種开噴:
但真正的遊戲玩家卻是各種點贊,極度魔幻:
要我說吧,從股票基金玩家的角度看,第一眼確實利空,特別是短期。
但從長期和結構性角度看,一定是對大廠是有利的。
大廠的遊戲雖然也有誘導充值,但核心還是靠精細化運營和玩法。
更關鍵的是,全民級遊戲的玩家更爲分散,在充值方面受到的衝擊會小得多。
而小廠和各種垃圾遊戲,如果不作出改變或進化,那幾乎就是妥妥的刀下亡魂了,玩家必然會流向大廠。
總結一下,在這個文件的指導下,遊戲的蛋糕短期內會有所縮小(具體幅度要看細則和實操),但騰訊和網易等遊戲大廠能切到的蛋糕比例,反而會增加。
咱們再來看一下,股價跌得是否合理。重點肯定是看騰訊。
騰訊目前2.5萬億市值(今日均價)裏,有近1萬億是各類股權資產和現金。這些資產並沒有貢獻營收和利潤,純粹只是持有的資產。
而給騰訊貢獻營收和利潤的,有三大業務:遊戲和增值服務、廣告和金融科技。其中,遊戲的營收和利潤佔比大約在三分之一。
換言之,把各類資產和現金刨除後,騰訊遊戲業務的市值約爲0.5~0.6萬億。
結果今天騰訊跌了0.3萬億,相當於認爲騰訊遊戲業務的利潤會減少50%甚至更多。
根據咱們前述對遊戲行業的分析看,這個跌法顯然是站不住腳的。
這裏還僅僅是分析事件本身和公司質量,還沒有考慮估值。你要說估值,那就太誇張了。畢竟最新的騰訊,也就12倍PE(考慮持有的資產後,僅有8~9倍)。
哪怕遊戲業務短期有所波動,都不妨礙騰訊的低估。
3 我想抄底啦!
雖然理性分析如此,但今天的市場依然被衝擊了,從遊戲到港股,從港股到A股。這種恐慌的情緒完全可以理解。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前些年被各種A4紙支配的恐懼。
但這裏面的區別很大。
一方面,前些年可是全行業遊戲版號被停,力度極大。即使2022年版號重發,前幾批也幾乎沒給騰訊和網易等大廠,而是給了各家小廠的非熱門遊戲。
說明還有反壟斷的因素在裏面的,對大廠衝擊更大。而本次的邏輯是完全相反的。
順便一提,即便如此,騰訊這些年的遊戲業務營收也能保持穩定,而不是坍塌。
另一方面,2020~2021年之所以敢重拳出擊地產、教育和遊戲,也是因爲那會兒經濟特別好,火熱到不得不限電了。
而到了今年,沒有地產發動機之後,經濟復蘇確實有難度。最高層早已定調先立後破,全力搞經濟,各種政策是全面放松的。
此時搞陰謀論、聯想太多,那純粹就是自己嚇自己了。只要是正常在大陸生活,有一定生活閱歷和見識的朋友,我相信也能明白上述道理。
但事實求實講,文件出台的時間點有待商榷,確實容易引發誤解,也有些敏感。
最後,有人說個別部門已經刪文了。其實不管刪不刪,都是抄底的機會。我也在重新加回恆生科技的倉位。
當然,說上述這些特別容易被噴。但這太正常、太應該了。我知道,這些年部分朋友被A4紙、被股價傷透了心。所以怎么可能沒有情緒、沒有想法呢?
所以,觀點歸觀點,理性歸理性,但噴也歸噴。評論區盡情發泄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騰訊暴跌12%,是機會還是風險?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08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