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創業邦(ID:ichuangyebang)
作者丨關雎
編輯丨信陵
圖源丨圖蟲創意
2022年,中國是全球癌症發病人數最多的國家。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中國的癌症發病人數由2018年的430萬例增至2022年的480萬例,年復合增長率爲2.9%,預計將於2026年增至530萬例。
與美國相比,中國所有癌症的總體五年生存率較低,中國約爲40.5%,而美國爲67.7%。
中國患者需要獲得更多先進療法,尤其是更加廣泛使用靶向和免疫治療藥物。
近日在港交所提交招股書的臻和科技,是中國一家腫瘤分子診斷及檢測公司。從人體組織或血液中提取DNA並進行測序,該公司提供癌症的早期篩查、治療選擇、預後及監測全周期的產品和服務。
創始人杜波是國內最早進入二代基因測序領域的創業者之一。按基於二代測序的預後及監測的收入計,臻和科技是國內收入份額最大的公司,佔比達到30.2%。
成立以來,臻和科技獲得了凱風創投、正心谷資本、經緯創投、高瓴、中金資本多家投資機構的投資,累計18.7億元。
北大校友連續創業
創始人杜波現年45歲,1999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得生物技術學士學位。
大學畢業後,杜波進入韓國SK集團在中國設立的投資公司,負責生命科學領域的投資。
做了幾年投資之後,杜波入職一家藥品研發公司,從事制藥方面的工作。
2012年11月,他和同門師姐一起創立了中國首家二代測序試劑公司南京科維思,但他一年多之後就從中退出了。這家公司後來獲得了同創偉業、明州資本等多家機構的多輪投資。
2014年11月,杜波創辦臻和科技。
2014年前後,人類全基因組測序成本降低至1000美元,測序技術的日趨成熟和測序成本的下降,讓測序的商業化應用更爲可能。
杜波搭建了一個頗有實力的創業團隊。聯合創始人兼首席醫學官張恆輝曾在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和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擔任教授。執行副總裁馬國勝曾在百時美施貴寶、默克雪蘭諾等知名跨國醫藥公司擔任高級銷售領導職務。
成立至今,臻和科技推出了22項商業化產品及服務,以及14項處於不同开發階段的在研產品及服務。
基於二代基因測序技術,臻和科技的產品覆蓋了乳腺癌、肺癌等20多種癌症的早期篩查、治療選擇及復發監測的整個周期。
所謂二代測序,是相對一代和三代來說的。目前三代測序已經進入商用,但佔主流的還是二代。
臻和科技集研發、生產、醫學檢驗於一體。在無錫有一間獲認證的檢測實驗室,在北京、無錫和武漢各有一間研發實驗室。另外在泰州有兩個生產基地,主要用於體外診斷試劑盒的生產。
臻和科技獲得了多家投資機構的投資,累計18.7億元。
成立3個月後,臻和科技就獲得凱風創投250萬元天使輪投資,投後估值2500萬元。
此後,臻和科技又獲得正心谷資本、經緯創投、高瓴、中金資本等機構的多輪投資。
IPO前最後一輪融資發生在2020年9月,12.3億元的E輪,投後估值52.3億元。
5年間估值飆漲200多倍。
杜波持有發行前37.26%的股份,身價近20億元。凱風創投爲最大機構股東,持有發行前8.43%的股份。正心谷持有6.59%,經緯創投持有5.93%。
還未盈利
臻和科技的商業模式有兩種,即中心實驗室業務模式和進院業務模式。
中心實驗室模式面向C端,臻和科技直接向醫生推薦的個人患者提供檢測服務;進院業務模式則面向B端,向合作醫院提供服務。
2020年、2021年、2022年,臻和科技的收入分別爲3億元、3.9億元、4.3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爲29%、11%。2023年上半年收入2億元,同比略有下降。
其中來自中心實驗室業務的收入佔收入的大部分,但佔比不斷下降。而來自進院業務的收入佔比則不斷提高,由2020年的12.2%提高至2022年的30.9%。
2020年、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臻和科技在進院業務模式下分別擁有16家、35家、57家和70家合作醫院。
同期,分別爲20,585 名、27,304名、31,312名及18,218名癌症患者提供了診斷和檢測服務。
上述同期,臻和科技的毛利率分別爲68.6%、66.9%、63.0%和73.2%。
與收入相比,臻和科技在營銷和研發上都投入巨大。
銷售及營銷开支分別佔總收入的61.4%、64.2%、64.5%及76.1%;研發开支分別佔總收入的45.1%、44.8%、57.6%及53.6%。
臻和科技有一支327人的自建營銷團隊,營銷人員佔員工總數的41.2%;研發團隊232人,佔比29.3%。
臻和科技迄今還沒有實現盈利。
上述同期臻和科技的經營虧損分別爲2.1億元、2.9億元、4.2億元和2億元。三年半累計虧損11.2億元。
截至2023年6月30日,臻和科技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理財產品等共6.7億元,計息銀行借款3.1億元,上市募資有一定的緊迫性。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北大校友又要收獲一個IPO,創業9年,身價20億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8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