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微博熱門話題中,無疑大衆投資小鵬汽車約7億美金最被熱議,在有了大衆的資金和技術加持後,小鵬的身價也扶搖直上。這不禁讓很多人看了眼熱,同時作爲市場和消費者也愈發期待,二者合作後帶來的首款車型究竟會是怎樣的一款產品,讓我們拭目以待。充電樁的基礎設施建設依舊任重道遠,據統計,目前全國全國平均2.5輛新能源車擁有一根充電樁,但車主們的裏程焦慮依舊存在,何時能達到更高的普及?國內油價再次上調,燃油車車主們一定又要喊肉疼了,據悉調整後,以92號汽油爲例,按50升油箱計算,加滿一箱油,要多花11元。來一同回顧本期車圈熱搜話題。
#大衆投資小鵬汽車約7億美金#
閱讀量:2312.6萬
事件回顧:大衆汽車集團7月26日在官網宣布與小鵬汽車籤署長期合作技術框架協議,合作初期將共同开發兩款針對中國市場中型車市場的大衆品牌電動車型,並將於2026年推出,這有待最終協議的達成。大衆汽車還將向小鵬投資約7億美元,大衆將以每股美國存托憑證(ADR)15美元的價格收購小鵬汽車4.99%的股份,並將在後者董事會中佔有一個觀察員席位。
網友熱議:
點評:或許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大衆會選擇和小鵬合作。出資7億美元對財大氣粗的大衆來說不算什么,但這對小鵬來說可是能解決大問題。大衆是想靠小鵬來賺點投資的錢嗎?顯然不是,大衆不差這“仨瓜倆棗”。大衆其實最在意的是技術,說的更明確點就是自動駕駛技術。在新能源車時代快速到來時,一些傳統品牌表現得並不如此前,無論是從產品還是技術層面,都與新勢力有明顯的差距。這當然也包括大衆集團,但作爲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大衆汽車,又怎能輕易就放棄中國市場呢。所以,合作也就順理成章了。大衆自己搞不出一套像樣的自動駕駛技術嗎?從目前來看,可能還真就搞不出來,從芯片、算法、底層开發等等環節。最重要的是要入鄉隨俗,要懂得消費者的喜好,恰恰在這方面,小鵬可以說優勢明顯,在一衆新勢力品牌中,小鵬的自動駕駛輔助表現可圈可點,大衆正是看中這一點。
大衆中國董事成員 Ralf Brandstätter表示:“通過小鵬汽車,我們現在擁有了另一個強大的合作夥伴,Ta是中國在關鍵技術領域領先的制造商之一”。大衆計劃與小鵬合作开發基於大衆MEB平台的兩款車型,新車型將搭載小鵬XPILOT軟件,於2026年上市。所以,從長遠目標來看,雙方的合作肯定是共贏的,那么且讓我們耐心等待一下,看看大衆與小鵬合作後的首款車型,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
#3萬多應屆生入職比亞迪#
閱讀量:4401萬
事件回顧:日前,超過3萬名應屆生正陸續入職比亞迪,其中研發類崗位佔比80.8%,碩博佔比61.3%。獵聘提供的數據顯示,比亞迪成爲今年高校畢業生搜索的“熱詞”。據悉,比亞迪2023年校招,崗位遍布37個城市,招聘專業覆蓋50個類別。
網友熱議:
點評:年輕人就是未來,及時補充新鮮血液和強大的板凳深度無疑能給企業帶來更大更多的希望。不過這正如網友留言中所言,一下就入職3萬多,這陣勢確實沒有幾家能達到。根據獵聘提供的數據顯示,比亞迪成爲今年高校畢業生搜索的“熱詞”。據悉,比亞迪2023年校招,崗位遍布37個城市,招聘專業覆蓋50個類別。包含機械類、電氣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計算機類、力學類、交通運輸類等專業。
2022年全年,比亞迪賣出184.77萬輛車,強勁的營收表現也讓比亞迪能夠大力推動自己的人才體系的建設和自身“技術魚池”的領先性。眼下比亞迪已有超6.9萬名研發工程師,全球累計申請專利超4萬項、授權專利超2.8萬項,每天專利申請19件、專利授權15件,2022年,比亞迪研發投入總額爲人民幣202.23億元,佔營業收入比例4.77%。比亞迪對人才的重視以及收獲成果可見一斑。
#上汽集團與奧迪籤署諒解備忘錄#
閱讀量:30.3萬
事件回顧:上汽集團7月27日宣布,已與奧迪公司籤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結合各自優勢,加快上汽奧迪全新電動車型开發,滿足中國客戶對高端電動智能網聯汽車的需求。上汽集團稱,將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攜手奧迪聯合开發產品,开啓合資合作新篇章,打造互利雙贏新模式。
上汽集團稱,基於長期以來建立的互利共贏合作關系,以及各自強大的創新技術實力,上汽和奧迪將積極拓展合作深度與廣度,發揮協同效應,快速、高效地推出下一代電動車型,以進入新的細分市場。
點評:隨着電動智能新時代的加速到來,中國乃至全球汽車市場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巨大轉型。這幾年我們也看到了上汽集團取得的很多成績,比如上汽 800V 碳化硅電軸、固態電池、整車中央協調運動控制器(VMC)、銀河 3.0 智能車全棧解決方案等行業領先技術,特別是固態電池上車,這將有望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困擾電動車續航的問題,帶入全新的發展領域。最快我們將在2024年的智己LS6車型上看到這些新技術的逐步落地,說實話,還是很期待的。
#國內油價迎來3連漲#
閱讀量:407.3萬
事件回顧:7月26日24時,國內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开啓。機構預計,本輪成品油價格或繼續上調,迎來“三連漲”。據悉95號汽油上調0.23元,92號上調0.22元。以50L油箱有基准,加滿一箱油多花11元。
點評:網友們的議論不看可知,沒辦法,左右不了的事情,只能默默接受。這不禁想起上周熱門話題中網友反饋充電價格的大幅上漲,也看到了大家不同的反饋。不乏有網友認爲今後的充電價格一定會水漲船高,不可能一直維持在低水平上。而如果真的是這樣,那純電車型的成本優勢就將大大抵消,這種局面真的會出現嗎?就在油價上調的2天後,外媒分析表示,隨着電動汽車銷量飆升,中國對汽油的需求可能最早在明年達到頂峰,這將是中國能源轉型的裏程碑,但也會讓全球煉油商“頭疼”。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5月,電動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佔比躍升至28%,高於去年同期的21%,更遠高於2021年同期的 9%。與此同時,燃油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份額則從兩年前的91%萎縮至如今的72%。
但燃油車依舊是市場中的主體,油價的波動同樣牽動億萬車主的關注,此刻最想替燃油車車主們問一句,下次油價該降了吧。
#我國平均2.5輛新能源車一根樁#
閱讀量:24.1萬
事件回顧:7月下旬,國家發展改革委召开專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業司副司長霍福鵬在會上表示,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取得顯著成績,使用環境持續優化,截至6月底,全國累計建成各類充電樁超過660萬台,累計建成換電站超過2200座。
從保有量看,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62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市場佔有率、保有量均創歷史新高。
以此來計算的話,國內新能源汽車對充電樁的佔有率,平均2.5輛新能源車擁有一根充電樁,隨着新增充電樁數量的不斷增加,新能源汽車的充電便利條件也在不斷擴大。
網友熱議:
點評:一定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問題,平均2.5輛新能源車擁有一根充電樁是否夠用?這就不得不說正在持續優化的使用環境了。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新建充電樁144.2萬台,其中公共充電樁35.1萬台。截至6月底,全國累計建成各類充電樁超過660萬台,累計建成換電站超過2200座,新能源汽車補能便利性進一步提高。
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的。此前熱搜中就出現了在大西北遊玩的車主遭遇充電難得困擾,僅有的2個充電樁卻無法給其他品牌共享,引發大家熱議。可見,與發達的東南沿海以及大城市相比,更偏遠的地方充電樁建設還需要持續完善和強化。此外,目前公共充電設施布局不合理、部分居民小區建樁難充電難、充電市場運行不規範、設施維護不到位等問題也是讓很多新能源車主在充電時感到頭疼的問題所在。
從產銷量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78.8萬輛和374.7萬輛,從保有量看,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超過1620萬輛。面對這樣的增長速度,顯然現有的充電樁數量還是不夠的。
新能源時代的快速發展一定會帶來各種問題,基礎設施建設就是關鍵一環,沒有完善和可靠的充電樁,電車總會感覺被束縛一樣。但不要着急,這一問題總會被解決,只是時間問題。
#研究表明螃蟹殼或將取代電池鋰#
閱讀量:15.2萬
事件回顧:馬裏蘭州以螃蟹聞名,但馬裏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希望賦予這種區別一個完全不同的含義。該校材料創新中心的一組科學家發現,螃蟹和龍蝦等甲殼類動物的外殼中含有一種叫做幾丁質的化學物質,當與鋅結合時,可以用來爲電池供電。
含有這種化學物質的甲殼類外殼通常會被沒有其他用途的餐館集體扔掉。但研究人員認爲,這些廢物可以作爲尋找更可持續電池的強大資源。鋰離子電池是我們大多數汽車和數碼設備中常見的一種電池,用完後可能需要數十萬年才能分解,更不用說鋰提取對我們星球的破壞性環境影響了。但這些貝類電池是可生物降解的,只需五個月就可以在土壤中分解,留下可以回收的鋅。
網友熱議:
點評:是不是沒有想到,這種很常見的甲殼類動物,在被人類食用肉體本身後,還要再次對軀殼進行再次壓榨,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當然不是,隨着全球逐漸遠離甲烷氣體和煤炭等污染能源,也將需要大量廉價的環境友好型電池。甲殼類動物可以提供一個解決方案,使我們能夠更快地實現這一目標。與其白白扔掉,變廢爲寶,何樂而不爲?
那爲什么是螃蟹,而不是什么章魚或者金槍魚的骨頭呢?這就要提到甲殼類動物的外殼中含有一種叫做幾丁質的化學物質,當與鋅結合時,可以用來爲電池供電。而鋅就是地球上畜了鋰之外,另一種同樣可以制造電池的金屬。隨着人類對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的需求持續增加,人們也對電池的性能與可持續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階段都是鋰電池主導,但理論上來說,鋅電池可以比鋰電池更便宜、更安全,而且在地殼中鋅的含量也更豐富。
據報道,馬裏蘭大學的研究還發現,甲殼質鋅電池在使用400多小時後的效率爲99.7%,而且這些電池可能可以大規模廉價生產。
不過,諾丁漢大學研究可持續電池技術的材料化學教授格雷厄姆 · 牛頓在接受《衛報》採訪時對這一發現持謹慎樂觀態度。他告訴媒體,當爲電池技術开發新材料時,往往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需要將有希望的實驗室結果與可論證的、可擴展的技術相結合。不管怎樣,在追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道路上,各國科學家都一直沒闲着,或許下一次我們就將見到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責編:郝振山)標題:車圈熱搜 小鵬獲大衆7億美元投資 平均2.5輛新能源車一根充電樁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44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