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代建市場,企業該如何打造差異化優勢?在這個問題上,作爲代建賽道領先者和創新驅動者之一的綠城管理(09979.HK)無疑爲行業破局提供了一個參考樣本。
7月7日,綠城管理發布公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團代建項目的管理合約總建築面積達11,359萬平方米,在建面積達4,914萬平方米。
今年上半年,綠城管理新拓代建項目的合約總建築面積達1,72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約30.6%;新拓代建項目代建費預估51.2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約26.3%,公司未來業績得到有力保障。
綠城管理新拓代建項目數據變化
進入2023年,房地產行業的代建熱潮持續,各大房企相繼擠進代建賽道,且部分企業已呈現出後來居上之勢。在此背景下,早早入局的綠城管理卻依舊保持穩健增長之勢,以自身強悍實力持續引領行業發展,展現出極強的發展動力和品牌韌性。
那么在競爭加劇的行業狀態中,綠城管理是如何交出一份高分答卷的?我們不妨深入解讀一下。
1)精准“拿捏”市場新增量
自年初以來,國央企、城投、AMC及金融機構在土地市場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保障性租賃住房籌建、國央企城投拿地代建、遇困房企“保交樓”及金融機構涉房不良資產代建等方面的需求迎來集中爆發,代建市場的空間進一步擴大。
受此影響,代建市場中委托方的主體和需求更加多元化,這對代建公司的綜合實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這一點上,綠城管理早已洞察市場方向。近年來,公司逐漸向政府保障類租賃、物業、公建配套、城市服務界面轉型,面向國有企業和城投公司等主體提供服務。在2022年綠城管理新拓的項目中,來自國企及城投類客戶的面積佔比高達66%,公司能夠抵御風險的優質客戶群體不斷壯大,客戶結構進一步優化。
實際上,綠城管理在政府代建領域已擁有近20年的經驗,在此過程中,公司不斷擴大項目的規模和提升項目品質,其在政府代建領域具有的獨特優勢逐漸令業內矚目。
可以說,能夠以先行奮鬥者的姿態搶抓市場機遇,正是綠城管理實現遙遙領先的關鍵因素。眼下,依托在國央企、城投代建等領域的深厚積累,綠城管理無疑擁有強勁的先發優勢,亦能夠分享到更多的政策紅利與發展機遇。
從今年上半年所反映的業務表現來看,公司在銷售端的流速、獲取新訂單的能力明顯增強。如前文所述,公司新拓代建項目的合約總建築面積、新拓代建項目代建費均實現同比大幅增長,利潤增長空間進一步夯實。
2)多方賦能的“服務商”
隨着代建行業的滲透率進一步提升,以及客戶結構、代建需求邁向多元化,行業企業也在不斷延伸服務“觸角”,將加速向“綜合服務商”轉型。
作爲業內領先的代建服務龍頭,綠城管理始終以客戶爲中心,洞察創新發展趨勢,力求爲客戶創造最佳效益。爲此,綠城管理通過對委托方、供應鏈和金融協同等多方賦能,不斷夯實自身的綜合化服務能力。
對於委托方項目,綠城管理通過輸出公司的專業能力、品牌資源等,持續爲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並形成良性的口碑傳遞和市場,客戶結構也更顯多元化。今年6月,綠城管理業務涉足電商領域,公司與頭部主播雪梨的宸帆電商舉行籤約儀式,將在杭州市濱江區建設“宸帆人工智能新電商產業基地”,打造具有標杆性的電商產業新地標。
宸帆人工智能新電商產業基地項目效果圖
供應鏈賦能方面,目前,綠城管理擁有超過2000家經過篩選認證的供應商,涵蓋了產品、服務、產業和金融等多個領域的優秀合作夥伴。通過建立开發與服務平台,實現供應鏈的相互導流和賦能,共同分享產業鏈的價值,推動雙方合作取得更好的協同發展。
金融協同方面,在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期間,綠城管理已與各類金融機構和資產管理公司合作,參與衆多不良紓困項目,如恆大江陰項目、廣州奧園項目、杭州泰禾項目等。
在綠城管理爲客戶提供賦能的同時,公司也從優質客戶資產中得到了回饋。簡言之,客戶的良好信譽口碑意味着代建項目的增多,進而推動公司的業務布局範圍擴大;而購房者對市場的良好口碑意味着項目的銷售速度加快,容易實現品牌溢價。
截至2022年底,綠城管理已爲超過1000組具有多元化業務背景的委托方提供服務,整個綠城體系擁有超過180萬業主數量,積累了遍布120個城市的高端客戶資源,這些優質客戶資產也仍將持續爲公司的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小結
綜上不難發現,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佔據極有利的地位,這與綠城管理始終堅定長期主義的服務理念不無相關。
眼下,隨着代建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綠城管理面臨着來自全國性、區域性知名房企以及新晉房企等品牌的巨大壓力。但筆者認爲,作爲一家專注於代建領域的企業,綠城管理依舊能夠憑借獨特的專業優勢、持續創新的運營模式以及對代建市場的洞察力,以雄厚的品牌力爲盾,以過硬的產品力爲矛,在市場上保持領先地位,成爲引領行業持續向上發展的一股強大力量。$綠城管理控股(HK|09979)$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新拓業務增勢強勁,綠城管理(09979.HK)爲何持續獲市場認可?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34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