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梁施婷
編 輯丨喻淑琴
圖 源丨圖蟲
近日,廣州突然“放大招”,要成立全國首家國企和民企混合所有制的儲能集團。
廣州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州發展”)近日發出公告,聯合多家企業共同出資設立廣州儲能集團。這家有着超過20年能源行業背景的市屬國資企業將擁有廣州儲能集團的實際控制權,負責集團整體運營管理。
與其一同出資的還有廣州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廣州產投”)、廣州工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廣州工控”)、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廣州鵬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鵬輝能源”)、廣州智光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智光電氣”)。
國資下場儲能產業並不少見,諸如常州、合肥乃至深圳等城市都以股權投資的形式布局了一批新能源企業。但國資拉上民企參與儲能建設,還尚屬新嘗試。從出資方的背景來看,鵬輝能源和智光電氣均是廣州本地的儲能龍頭企業,此外廣州儲能集團也集合了產業和來自廣州產投、廣州工控的資本優勢。
冠以“廣州”名號,廣州儲能集團的成立,也昭示出廣州作爲一线城市布局儲能的雄心壯志——發力應用端。
“走條不一樣的路”
全國多地正在發力儲能,但形成各有特點的產業形態。
江蘇的常州基本形成了“發儲送用研”的產業生態閉環,國內超70%的新能源細分領域鏈主企業均在當地設立制造基地和研發機構。
近年來後來居上的江西也借助上遊原材料的優勢,重點發展高能量比、高可靠性的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液流電池、鈉離子電池、超級電容器。
廣東同樣瞄准了萬億新能源產業。今年6月,廣東發布“最強用戶側儲能支持政策”,意欲搶佔新型儲能產業制高點。
《廣東省推動新型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省內各城市在儲能產業的定位分工。其中,廣州將重點建設珠江口東岸儲能電池產業集聚區和儲能控制產品及系統集成、先進裝備制造集聚區。
從目前來看,廣州的儲能產業主要集中在中遊的儲能電池、儲能系統集成以及下遊的新型儲能電站,聚集了因湃電池、巨灣技研、南網科技、南網能源、天賜材料、有道汽車等一批重點儲能企業。
作爲廣州儲能集團的實控單位,廣州發展既擁有市屬國資背景,其綜合智慧能源服務的“老本行”也成爲廣州發展切入儲能賽道的基礎。官方信息顯示,廣州發展在全國擁有78個風力、光伏電站,截至今年2月底,公司新能源總裝機規模約253萬千瓦。
此外,廣州儲能集團還集結了智光電力、鵬輝能源兩大廣州本土的能源企業龍頭。
前者,智光電氣立足在電氣控制與自動化領域跳入儲能行業,其位於廣州南沙區的1.5 GWh儲能系統集成產线項目(一期)已試產。後者,鵬輝能源是最早入局儲能的鋰電公司之一。據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數據統計,鵬輝能源在2022年度儲能全球市場出貨量排名中位列第五。
高工產業研究院副院長胡鋒認爲,廣州儲能集團的優勢在於“產品+資源”的整合。“儲能產品目前做得好的基本都是民營企業,而在下遊應用端,除了工商業儲能和戶儲,最大的電力儲能市場掌握資源的都是國企,這樣的配置,能夠讓項目更好的落地。”胡鋒說。
盡管儲能項目火熱發展,但成本與收益仍是儲能項目繞不开的坎。
南方電網儲能股份有限公司在6月16日回答投資者問時透露,目前公司投產的電化學儲能示範項目參照抽蓄電價機制,採用電網租賃模式運營,項目資本金內部收益率大約爲5%。
2019年曾有項目評估報告顯示,儲能項目的平均財務回報在5%-7%之間,這使得用戶側儲能項目依舊較難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
因此,廣州產投和廣州工控此次也一同下場組建廣州儲能集團,也是保障儲能項目資金來源的重要之舉。不難看出,廣州儲能集團集結了廣州在新能源產業上的產業和資本優勢。
啃下儲能應用的“硬骨頭”
胡鋒判斷,應用端的推廣將會是廣州在儲能產業的重要定位。按照他的判斷,廣州儲能集團大概率將發力在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和運營上。
“畢竟這部分的市場空間大,也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戶儲這種偏C端的,且用戶特別分散的市場,應該不會是重點。”胡鋒說。
對於胡鋒的判斷,廣州發展的公告也有所印證。廣州發展表示,廣州儲能集團設立後可依托廣州發展能源領域的業務基礎和資源優勢开拓儲能業務,從滿足用戶需求、开發應用場景出發,從用戶需求端帶動儲能中上遊產業鏈發展,有利於公司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和業務鏈條。
在新型電力系統中,儲能應用可分爲電網側、電源側和用戶側,但目前儲能的商業模式仍需探討。
在如今的新型電力系統1.0階段,電網面臨着市場機制建設的滯後阻礙了電力市場的高效有序運轉的問題,當中最關鍵的是高效運轉的電力現貨市場和輔助市場尚未完善。
隨着廣東提出到2025年,廣東儲能裝機容量達到300萬千瓦的目標,應用端在電力市場體制機制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將成爲儲能產業突破成本、安全問題後的關鍵。
廣東省能源局近日印發《廣東省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積極推動新型儲能技術創新,促進新型儲能與大數據中心、5G基站、數字電網等新型基礎設施融合應用,支持各地开展源網荷儲一體化、多能互補、虛擬電廠等試點、示範。
以多地正在推進的源網荷儲一體化爲例,即是通過優化整合本地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資源,以5G、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突破和體制機制創新爲支撐,探索構建源網荷儲高度融合的新型電力系統。這也決定了源網荷儲一體化的實現必須依靠行業內強有力的資源整合方。
2022年,廣州發展已經小試牛刀,發揮廣州市新能源產業鏈“鏈主”作用推動構建廣州市國資系統新能源產業聯盟,與廣汽集團等共同推進超過100MW分布式光伏項目,建成中電荔新、南沙充電站等儲能項目。今年,廣州發展計劃進一步投產8個儲能項目。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技術實驗室主任舒傑認爲,儲能的商業模式涉及多主體,比較難實操,目前雖然有不少示範項目,但進入產業化階段仍有一定挑战。廣州儲能集團要從儲能技術創新、制造業規模、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的商業模式方面推動儲能產業的發展。
目前,廣州已建成應用端儲能電站8個,並且加快向中遊的制造補鏈。
例如,今年廣州市儲能制造端項目主要包括番禺區因湃電池動力電池+儲能電池項目、黃埔區孚能科技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南沙區巨灣技研儲能器件與系統總部基地等。
廣州優勢的軟件服務產業也加速向能源產業靠攏。廣州开發區鼓勵企業开展面向新能源領域的關鍵信息技術產品开發和應用,推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政策有效期內,每年遴選不超過10個先進計算、工業軟件、智能集成、智慧運維系統等產品,單個產品每年最高給予20萬元扶持。
今年3月,廣州市發展改革委牽頭成立廣州市氫能和綜合智慧能源產業發展聯合會,將推動廣州綜合能源產業強鏈、補鏈。針對綜合能源產業鏈上的薄弱環節,聚焦天然氣多能聯供系統關鍵設備、光伏發電設備、智能電網、供冷系統核心設備等,進一步強鏈、補鏈,加大產業鏈頭部企業招商引資力度,推動廣州市綜合智慧能源產業規模化,形成產業集群和生態圈。
SFC
本期編輯 黎雨桐 實習生 譚雅涵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廣州突然“放大招”!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29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