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電動化出招:全固態電池2027年上車

2023-06-21 18:30:14    編輯: robot
導讀   繼續押寶全固態電池,我們終於看到豐田在電動化領域的野心。   近日,豐田汽車面向媒體公开舉辦了一場技術說明會,公布了其“支撐2030年全球純電銷量達到350萬台的次世代電池技術”。其中,豐田明確...

  繼續押寶全固態電池,我們終於看到豐田在電動化領域的野心。

  近日,豐田汽車面向媒體公开舉辦了一場技術說明會,公布了其“支撐2030年全球純電銷量達到350萬台的次世代電池技術”。其中,豐田明確表示,2027-2028年投入實際應用“全固態電池”。

  衆所周知,固態電池一直被視爲下一代動力電池。然而,近年來固態電池卻遲遲不見上車,規模化量產始終“只聞其聲,不見其人”。豐田的發聲,讓趨於平靜的固態電池市場激起一層漣漪,也讓我們看到新的可能。

  爲何死磕全固態電池?豐田方面表示,已經找到了很好的材料,能夠在2027年至2028年實現該技術的商業化,向市場投放配備全固態電池的純電動汽車。

  在純電動汽車市場進入廝殺的白熱化階段,豐田卻躬身於面向未來的全固態電池路线。電動化步伐本就緩慢的豐田,遠水能否救得了近火?

圖片來源:豐田汽車官網

  豐田繼續“押寶”固態電池

  2021年之時,豐田就表示“全固態電池的導入將從HEV車型开始”,通過重新評估後明確表示,全固態電池將搭載到BEV車型上,並挑战於2027~28年投入實際應用。

  對於全固態電池的攻關,豐田始終沒有停歇。

  豐田最早提出相關動態是在2008年,與固態電池初創企業Ilika展开合作。

  2014年,豐田宣布其正在進行固態電池开發工作,並且擁有多項技術專利。2017年,豐田宣布與松下攜手,表示雙方將在固態電池研發方面進行長期且深入的合作。

  2020年,豐田原計劃在東京奧運會展示固態電池研發成果。不過,由於受疫情影響,不得不將計劃推遲到2021年。盡管如此,豐田對外宣稱,已經制造出固態電池的樣品,且安裝到概念車上,並希望成爲全球首家量產搭載固態電池汽車的廠商,計劃於2021年推出原型車,2025年左右开始量產。

  從橫向對比來看,豐田是業內公認在固態電池領域最有實力的玩家之一。豐田在全固態電池領域一直堅持硫化物路线,已經擁有超過 1000 件專利。盡管如此,此前豐田在固態電池領域的研究並不順利,在固態電池的量產時間上一次次“跳票”。

  如今,豐田固態電池又將量產時間推遲到2027-2028年。首先,可見固態電池研發難度之大;其次,也看出豐田對固態電池的執著,始終不曾放棄這條路线。

  當然,這也與日本政府對固態電池的大力支持有關。資料顯示,日本押注硫化物路线,研發布局最早,技術和專利全球領先,政府資金扶持力度超2千億日元(約100億元人民幣),力爭2030年實現全固態電池商業化,能量密度目標500Wh/kg。

  瞄准動力電池能量密度、安全以及充電難題等多重痛點,以及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之下,豐田始終押寶全固態電池。

  固態電池從熱鬧到平靜

  固態電池也一度被視爲資本市場的寵兒。

  2020年11月,一支“妖股”震驚全球。這支股票叫做QuantumScape(QS.US)。這是一家專注於固態電池技術的初創企業。2020年11月,QuantumScape通過收購殼公司上市,最初估值只有33億美元。

  上市之後,QuantumScape股價一路狂奔,市值一度衝上477億美元,超越衆多車企。不過,這支“妖股”不久之後又噴瀉而下。如今,QuantumScape總市值僅爲33億美元,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從近幾年資本市場的變化,可以看到業界對固態電池技術路线的期許,也有對新技術量產可能性的疑慮。甚至有投行人士認爲,固態電池的商業化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且充滿了投機性。

  鋰電池是打开電動車時代大門的鑰匙。

  2008年鋰電池應用於新能源汽車以來,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已經由最初的100Wh/kg提高到250Wh/kg。從現有的動力電池技術方案來看,行業內始終在安全與續航之間尋找平衡。依照目前技術水平,提升能量密度,而不犧牲電池安全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2025年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要達到350Wh/kg。按照部分動力電池供應商的推測,依靠現有電池產業體系,實現2025年產業發展中長期目標難度較大。

  固態電池也就成爲電池領域的重要選項。將液態電解質替換爲固態電解質,有望大大降低電池熱失控的風險。輝能科技之前向蓋世汽車提供了一組數據,其固態電池包系統能量密度可達480Wh/L,有望使車輛續航裏程接近1200km,快充狀態下,12分鐘便可充滿80%左右的電量。

  液態電池中,有機溶劑具有易燃性,且抗氧化性較差,目前已接近能量密度上限。鋰離子電池目前基本採取液態電解質,但液態電解質中,有機溶劑具有易燃性、高腐蝕性,同時抗氧化性較差、無法解決鋰枝晶問題。預計理論能量密度上限爲300Wh/kg。

  固態電池大幅提升電池安全,打破液態電池能量密度瓶頸。固態電池採用固態電解質,部分或全部替代液態電解質,可大幅提升電池的安全性、能量密度,是現有材料體系長期潛在技術方向。可見,車企計劃採用固態電池,是以安全性爲短期驅動因素,而以能量密度爲長期驅動因素。

  南方科技大學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劉科就指出,從能量密度角度來看,再過20年電動車也比不過油車。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新能源汽車能形成對燃油車的壓倒性優勢的關鍵節點,或許就與固態電池的大規模量產有關,充分解決能量密度、充電速度、裏程焦慮以及安全性等短板。

  然而,固態電池面臨的狀態卻是 “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從技術發展角度來看,固態電池的未來很美好。但是從商業化的角度來看,固態電池卻始終在成本與制造的桎梏中無法兩全。

圖片來源:豐田汽車官網

  上汽集團副總工程師、上汽捷能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朱軍就曾直言,整車企業將電池的安全放在第一位,然後是電池的壽命與可靠性,以及成本。“不過最後我們計算的還是成本。全固態電池能量密度再高,主流的電動汽車看重的還是成本。如果固態電池可以助力車企降低成本,那么應該很快就能商用。”

  有數據顯示,固態電池成本高於液態電池,主要體現在固態電解質和正負極。固態電解質用到的部分稀有金屬原材料價格較高,比如,氧化物電解質含鋯、硫化物電解質含鍺,銅鋰復合帶價格1萬元/kg。此外,全固態對生產工藝、成本和質量控制也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生產設備替換率大,全固態電池成明顯高於現有液態電池。

  對於固態電池的態度,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也曾直言不諱,“固態電池有很多科學及技術的基礎問題尚未解決,我們公司深耕10多年,始終認爲目前難以形成有技術可行性和市場競爭力的產品。”

  豐田策略:下一代電池一決高下

  對於技術路线充滿執著精神的豐田或許並不這樣認爲,針對全固態電池的研發依舊如火如荼。在技術說明會上,豐田公布了全固態電池“新技術”的發現。

  全固態電池經常被稱爲“BEV遊戲規則改寫者”。全固態電池的電解質爲固體,離子運動速度更快,對高壓、高溫具備更強的耐受力。能夠帶來穩定的高功率、增加續航裏程以及進一步縮短充電時間。

  此前,全固態電池壽命較短是核心課題。固體電解質隨着電池的充放電反復膨脹和收縮,可能會引發龜裂,導致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流動會變得困難。本次,豐田正式公布,已經發現了克服這一課題的新技術。今後,在核算成本後,將全面進入面向量產研發的階段。

  當然,具體是怎樣的新技術,豐田並未向外界透露太多。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豐田在固態電池技術上的先進性。

  這似乎也是豐田野心暴露的重要依據。在鋰離子電池方面難以與中國企業直面競爭,在全固態電池上一決高下,或許正是豐田的圖謀。

  有機構預測,固態電池技術發展和應用預計將呈現梯次滲透趨勢。我們預計液態電池到固態電池的技術迭代路徑大致遵循“固態電解質-新型負極-新型正極”順序。

  階段一:引入固態電解質,保留少量電解液,正負極仍爲三元+石墨/硅負極,並採用負極預鋰化等技術提高能量密度;階段二:用固態電解質逐步至完全取代電解液,用金屬鋰取代石墨/硅負極,正極仍爲三元材料;階段三:逐漸減薄固態電解質的厚度,並用硫化物/鎳錳酸鋰/富鋰錳基等材料取代正極。

  這對於主攻硫化物技術路线的豐田來說,無疑是一條“彎道超車”的可行性路线。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不久前提到一個重要趨勢,“隨着CHATGPT技術的出現,對新材料的探索效率極大提高,开發的周期能夠縮短,通過全球的努力,全固態電池能夠取得成功。”

  歐陽明高強調,全固態電池技術雖然面臨着很多挑战,但仍然是值得追求的目標。“這可以看作是面向2030年值得創新的目標,一定要對全固態電池技術路线高度重視。”

  也有觀點認爲,面對豐田全固態電池的攻勢,也不必太過憂慮。全固態電池到了量產的時間,液態電池的安全性也可能會同步提高,並且能夠很好地兼顧性能、技術、成本的優勢。那么,彼時盡管全固態電池成功商業化,液態電池依舊佔據一席之地。

  未來勝負未可知,對於可能的技術路线,保持警惕之心與敬畏之意,方可變通而圖存。

  (本文來自於蓋世汽車網)



標題:豐田電動化出招:全固態電池2027年上車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2812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