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子彈財經
作者丨王亞靜
編輯|蛋總
美編|倩倩
審核|頌文
2022年11月30日,對AI行業來說,是具有顛覆式意義的一天。
這一天,「ChatGPT」橫空出世,產生了極大的破圈效應,谷歌、微軟、蘋果、百度等一衆科技巨頭紛紛宣布跟進布局,沒有人不希望能夠在這片藍海佔得一席之地。
在這場算法狂歡盛宴之下,率先向港交所發起衝擊的是一家曾獲得谷歌战投的AI公司——出門問問(Mobvoi Inc.)。5月30日,出門問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據招股書,這是一家以生成式AI與語音交互技術爲核心業務的AI公司。
這份長達597頁的招股書,貫穿了出門問問極力推崇的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即生成式AI,意爲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通用大模型概念。
毋庸質疑,這是今年AI行業最熱的風口,但卻並不能支應起出門問問的門庭。招股書顯示,直至2022年,AIGC僅爲企業貢獻了3985.7萬元,佔比總營收的8%。
至於今年剛剛升級的通用大模型「序列猴子」,出門問問創始人李志飛曾在今年4月舉行的2023AIGC战略發布會上打分,“如果說GPT-4是100分,我們的模型只有50分。”
用熱門概念講故事的出門問問,真的能夠打動資本市場嗎?
1、對標谷歌的野心
出門問問成立於2012年,由谷歌前科學家李志飛創立。
盡管在AI領域深耕多年,但出門問問招股書中不斷強調突出的通用大模型一直到2020年才推出,命名爲「UCLAI」,今年升級爲「序列猴子」。
一般而言,通用大模型是指能夠處理多種類型和領域的數據,提供多種智能服務的人工智能模型。例如,大熱的ChatGPT就是通用大模型技術之上的一個產品。
按照招股書介紹,以通用大模型「序列猴子」爲底層技術,出門問問當前共推出了AIGC、企業服務、AIoT三大解決方案。
具體而言,AIGC主要面向創作者,產品包括提供AI配音的「魔音工坊」及海外版「DupDub」、可以自動生成文章的「魔撰寫作」、輔助視頻生成和虛擬直播的「奇妙元」。
企業服務則主要是爲企業提供AI語音交互、智能客服兩大服務。例如,提供車載語音交互控制,通過默認或自定義熱詞實現電話接聽、導航、查看天氣、預定酒店等功能。
AIoT的受衆是消費者,產品主要是智能手表、智能跑步機等軟硬件結合設備,主要用於可穿戴、汽車及智能家居。
李志飛是一個有野心的創業者,在2021年接受創業邦專訪時曾表示:“希望能做出一家像谷歌一樣的公司,有着很牛的技術與成功的商業模式,使得技術和商業能夠不停地循環迭代。”
在這股蓬勃的野心推動之下,出門問問獲得了谷歌與衆多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
招股書顯示,2013年2月至2019年9月期間,出門問問進行了七輪融資,战投團包括紅杉資本、真格基金、SIG海納亞洲、Google(谷歌)、大衆汽車集團等知名企業、資本機構,累計融資額約2.33億美元。
公司的投資後估值從2013年2月的510萬美元,暴漲至2019年9月的7.57億美元,短短六年時間估值翻了近150倍。
2、研發與營銷的費用相當
被資本簇擁的同時又站在行業的風口之上,出門問問似乎有點“自視甚高”。
在招股書中,出門問問號稱自己是“AIGC收入全球市場第八、亞洲第一”、“亞洲爲數不多的具有建立通用大模型能力的AI公司之一”。
究竟能不能配得上這些響亮的名號還不好判斷,但能判斷的是,出門問問是目前最急於上市的企業之一。
在招股書中,出門問問委托的灼識咨詢對全球前10名實現AIGC商業化的AI科技公司(以下簡稱:全球TOP10)進行了統計。在全球TOP10收入排名中,出門問問位列第8。
和其他企業相比,出門問問落後明顯。按2022年收入計算,AIGC服務收入最高的是美國一家2015年成立的AI研發部署公司,數額達到6500萬美元-9500萬美元,而出門問問是570萬美元。
僅從AIGC營收來看,出門問問和全球第一的企業至少約有11倍的差距。
即便如此,出門問問仍然尋求當第一個上市的企業。「界面新聞·子彈財經」梳理發現,除出門問問提交招股書之外,上述名單中的其他9家AI公司均未上市。
此外,「界面新聞·子彈財經」發現,作爲一個亟待在AI領域大展拳腳的企業,出門問問卻並沒有向研發傾斜更多資源。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出門問問的研發支出爲9710萬元、9151萬元、1.19億元,分別佔收入的21.18%、23.0%及23.7%。
這幾乎與營銷費用不相上下。上述同期時間內,企業銷售及營銷开支分別爲7452.8萬元、1.06億元、9712萬元,分別佔同期收入的28.2%、26.6%、19.4%。其中,平均每年超6000萬元的資金用於推廣及廣告。
如此巨額的營銷推廣,一定程度上侵蝕了企業的淨利潤。
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時,企業的營收分別爲2.65億元、3.98億元、5億元。同期,企業的淨利潤分別爲5614.6萬元,-2.76億元、-6.7億元。
不過,出門問問同時披露了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下的淨利潤,剔除了優先股及普通股的账面價值變動等幹擾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被認爲能反映企業的主營業務經營情況。
招股書顯示,出門問問在2020年-2022年的經調整淨利潤分別是-1.57億元、-7343.9萬元和1.09億元,由此來看,公司在2022年實現了經調整淨利潤首次轉正。
從經調整淨利潤的情況來看,2022年公司主營業務實現了盈利,是業內爲數不多能實現盈利的AI企業之一,這或許也是出門問問敢於衝擊港股IPO的底氣。
但需要注意的是,港股招股書上的“經調整後淨利潤”一般是由公司自愿披露,每個公司調整的項目都有所不同,投資者還需要進一步對公司整體業務的發展情況作綜合判斷。
3、艱難轉型
實際上,在創業早期,出門問問並非主攻軟件开發,而是主要致力於开發語音交互,例如开發智能手表、無线智能耳機、智能後視鏡、智能音箱等硬件產品。其中,智能手表TicWatch系列是企業的拳頭產品。
但是,相比於智能手表等硬件產品,AI軟件可講的故事更多,也更容易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報告》顯示,預計到2028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到2.5萬億美元。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是人工智能市場的三個主要應用領域。
2022年,出門問問有意識地在向AI軟件過渡。招股書顯示,2020年-2022年,AI軟件解決方案分別貢獻了17%、15%、60.6%的營業收入。
AI軟件解決方案業務板塊主要由“AIGC解決方案和AI企業解決方案”兩部分組成,在2022年,AI軟件營收首次超過AIoT,就是依賴於AI企業解決方案的快速增長——由2020年的4447.6萬元漲至2022年的2.63億元,營收佔比也從16.8%上升至52.6%。
不過,「界面新聞·子彈財經」注意到,出門問問目前在AIGC解決方案上的收入還很薄弱。
雖然出門問問在招股書中稱“早在2020年,公司已开發出通用大模型及垂直優化技術模塊,並隨後專門針對全球內容創作者及企業开發領先的AIGC技術及應用程序”,但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出門問問的AIGC解決方案收入分別爲49.6萬元、682.2萬元和3985.7萬元,佔比總營收的比例分別爲0.2%、1.7%和8.0%,可見這一業務規模還很小。
此外,出門問問還有一個突出問題或引發衆多投資者擔憂——大客戶過度集中。
據招股書,2020年-2022年,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的22.4%、37.0%及62.8%。其中,來自最大客戶的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的8.8%、24.1%及42.6%。
就在2022年,出門問問爲這位來自汽車行業的最大客戶提供了AI企業解決方案及知識產權安排服務,從而獲得了2.13億元收入,佔總收入比例爲42.6%。
事實上,當一個企業的業績和固定的客戶產生強關聯關系時,就對企業維持穩定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考驗,尤其是當外界競爭日益激烈之時。
據「界面新聞·子彈財經」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百度的“文心一言”、阿裏的“通義千問”、商湯科技的“商量SenseChat”,360的“360智腦”等通用大模型已經陸續出台或官宣內測。
4月9日,民生證券發布研報統計,目前國內至少已經有30多家大模型亮相,出品方涵蓋互聯網巨頭、AI概念上市公司、服務器龍頭企業、科研院所與一級市場創業公司,有的大模型的參數規模已經接近,甚至超越ChatGPT的規模(上千億條)。
不可否認,在轉型的AIGC和通用大模型技術領域,出門問問具備先發優勢。但面對巨頭的強勢入局,一個營收只有5億元的企業又能否與之抗衡?
畢竟,和巨頭博弈的艱難,出門問問應該深有感觸。李志飛在回憶公司2018年-2019年巔峰時刻時,曾對媒體表示,當時出門問問直接與小米、百度、華爲等巨頭正面交鋒,面對巨頭的補貼行爲,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與巨頭的競爭非常可怕。”李志飛說。
在那之後,出門問問將六七條產品线砍掉只剩兩條,20家线下門店全部關掉,團隊規模從千人精簡到500人。
時至今日,至少從員工數量來說,出門問問元氣仍未恢復。招股書顯示,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團隊由超過400名員工組成。
若此次出門問問成功登陸港交所,其將成爲港股的“AIGC第一股”,但無疑其目前在AIGC解決方案收入上並未形成足夠大的規模,能否真正撐得起這一稱號有待時間檢驗。
*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於VRF協議。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AI獨角獸出門問問衝刺港交所:AIGC業務規模小,大客戶集中度高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21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