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放過姜萍

2024-11-04 18:10:10    編輯: robot
導讀   昨天,“姜萍事件”真相大白。根據2024阿裏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組委會與漣水中專發布的通報,姜萍的指導老師王潤秋在預選賽中違規對其“提供幫助”。   通報一出,消失幾個月的姜萍再次被裹進輿論漩渦。有...

  昨天,“姜萍事件”真相大白。根據2024阿裏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組委會與漣水中專發布的通報,姜萍的指導老師王潤秋在預選賽中違規對其“提供幫助”。

  通報一出,消失幾個月的姜萍再次被裹進輿論漩渦。有人謾罵,說她品行不端,玷污了數學的神聖;有人諷刺,說她浪得虛名,還妄想站在科學頂端;更有人搬着凳子坐等喫瓜,想看看事態會朝着哪個方向發展。

  不可否認,姜萍的成績違背競賽規則。但資本的裹脅、流量的衝擊、教育的浮躁等都是“幫兇”,它們共同匯聚成了這場騎虎難下而又撕裂對立的輿論洪流。令人痛心的是,17歲少女被推到風暴中心,事中事後都承受着來自各方的指責與數落。這不得不讓我們喊一句:請放過姜萍。

▲2024阿裏巴巴全球數學競賽有關情況說明。/阿裏巴巴達摩院

  放過姜萍不僅是停止網暴,更是要讓科學變得幹淨,讓興趣變得純粹,不能總打着公益旗號做着最私利的事情。不然到最後,既讓人才受傷,也讓公益蒙羞。

  從官網可以看到,這項賽事由阿裏巴巴公益、達摩院聯合舉辦,旨在通過有樂趣的競賽激發人們對數學的熱愛,關注這門基礎學科。截至目前,賽事已吸引來自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5萬人次參與。

  當許多企業還在爲訂單奔波,爲轉型苦惱時,阿裏公益卻幹着國際數學聯盟該幹的事,的確讓人敬佩。可不論前幾屆賽事挖掘了多少數學人才,點燃了多少人心中的數學夢想,至少今年這一屆,公益旗號下難掩利益的色彩。

  首先,預選賽結果出來後,達摩院明知像姜萍這樣的選手晉級情況非常少見,卻不加以核實,反而“如獲至寶”——第一時間採訪姜萍,花費大力氣制作宣傳視頻,以“不要影響選手比賽”爲由拒絕其他媒體接觸。

  當所有信息都來自達摩院時,“首位中專生進入全球數學決賽”的勵志故事,瞬間就踩中了期待底層逆襲的民意,讓姜萍成了“頂流”。這一過程,也讓這項賽事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公益助力數學的溢美之詞更是不斷出現。

  但令人不解的是,當姜萍自己都驚訝、當各種專業質疑不斷出現後,花兩個小時就能測出的數學水平,組委會硬是足足拖了100多天。這100多天所形成的輿論,讓賽事得到足夠曝光,卻讓一個17歲女生在飽受輿論壓力退學後消失得無影無蹤,這難道就是公益該有的態度與格局嗎?這就是愛護和對待人才的方式嗎?而這份花了100多天等來的通報也是含糊其詞,連具體成績也不敢公布。

▲姜萍。/“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衆號

  放過姜萍不僅是停止網暴,更是要讓教育退去浮躁,讓它回歸到日復一日地耕耘,而不是總妄想在投機取巧中“一口喫成胖子”。以拔苗助長的方式培養人才,最終受傷的只是一個個“方仲永”。

  學生成績如何,教的老師心裏最清楚。由此反推回去,作爲指導老師,王潤秋當初鼓勵姜萍報名、又在預選賽中“提供幫助”,這是基於何種心理值得細品。

  鼓勵學生參加專業競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愛好與潛能,許多天才也因此誕生。但不論何時,培養學生都不能拔苗助長,更不能搞“速成班”或走捷徑,讓學生成爲學校發展的招牌與賣點。

  此次事件,賽事舉辦方負有重大責任,但教育的浮躁也不可不察。當高考狀元被各個大學瘋搶,當優秀考生被招生組“全程陪同”,被班主任“截留”下志愿填報密碼,此時,高分學生們又何嘗不是一個個“姜萍”?他們被迫成了學校的榮光與名片,可當聚光燈齊刷刷照來,誰又真正關心過聚光燈下每一個孩子的心情?

  所以,當再回看王潤秋在鏡頭面前剖析自己的數學之路,頓感憤怒;當再重溫漣水中專校長王文林喊出的打造“中專985”的豪言壯語,心情已由憤怒轉爲了悲哀。

  當他們帶着功利心出發,當他們眼睜睜看着姜萍退學,當他們在漫長的時間裏不愿意、也不敢捅破這層窗戶紙,這樣虛僞與懦弱的人如何爲人師表,又如何去撫平一個17歲少女受傷的心。

▲2024阿裏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獲獎名單。/阿裏巴巴達摩院

  放過姜萍不僅是停止網暴,更是要在熱點面前保持冷靜,不爲流量所誘惑,不向期待去低頭,而是用專業精神去重復做着求證的“傻事”。

  一位網友評論說:“朋友會欺騙你,戀人會背叛你,領導會刁難你,但是數學不會,因爲不會就是不會。”

  這是多么簡單而富有哲理的道理。可在這次事件中,一些媒體忽略了基本常識,省去了專業判斷,仿佛成了一頭頭飢餓的獅子,在看到“首位中專生進入全球數學決賽”這塊肥肉後,立馬撲上去大快朵頤,喫得津津有味。

  近年來,類似這樣的“翻車”新聞越來越多,它們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別人說什么就信什么,不愿意做重復求證的“傻事”。以此事爲例,即便當初達摩院掌握着獨家消息源,媒體也可以在後續的面對面採訪中再次求證,而不是被人牽着鼻子走。

  試想,如果當時抑制住了流量衝動,稍微慢一點去滿足公衆對勵志故事的期待,更加謹慎發出對教育不公造成“天才遺珠”的鞭撻,或許輿論對立就不會這么深,對姜萍造成的傷害也不會這么大。

  如今人人都有麥克風,網絡輿論形勢錯綜復雜。主流媒體不能只是升級硬件、做好轉型,最核心的是專業素養不能丟,質疑精神永保留。

  對於姜萍來說,這幾個月就像一場夢,如今夢醒了,她卻不見了。在這場夢中,資本、流量、學校、媒體,都站在姜萍的身上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唯獨這個踉踉蹌蹌被推到前台的17歲少女,遍體鱗傷。

  來源:新重慶-重慶日報

  作者:王祥

  流程編輯:U022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系。

標題:請放過姜萍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4092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