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互助父母協議”火了 你會籤約嗎

2024-10-24 18:50:49    編輯: robot
導讀   “你幫我父母,我幫你父母。我自愿籤署‘在外互助父母協議’,在生活中幫助遇到困難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近日,有很多年輕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這樣的文字或視頻。“在外互助父母協議”是一種網民自發組...

  “你幫我父母,我幫你父母。我自愿籤署‘在外互助父母協議’,在生活中幫助遇到困難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近日,有很多年輕網友在社交平台上發布了這樣的文字或視頻。“在外互助父母協議”是一種網民自發組織的活動,旨在鼓勵人們在遇到需要幫助的老人時,主動伸出援手。這個協議沒有硬性約束,全憑自愿,是一種君子之約,通過網絡平台自發約定,年輕人自愿籤署,並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這一約定。

  有幫助過老人的參與者表示,參與“協議”既是幫助他人,也是幫助自己。有獲得幫助的殘障老人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對於我這樣的殘障老人來說,這是一股暖流。”社會學專家表示,“在外互助父母協議”在網上的火熱傳播,會讓全社會從中受益匪淺。

  年輕人曬“在外互助父母協議”

  近日,在社交網絡上,一種名爲“在外互助父母協議”的文案火了。很多年輕網友紛紛曬出“你幫我父母,我幫你父母”的協議,和其他陌生網友一起約定好,生活中互相幫助遇到困難的老人、長輩。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在很多社交平台上,都有年輕網友分享相關的視頻、帖子,比如一名網友在相關話題中講述了年輕人幫助老人的故事,點贊數超過36萬次。有網友認出了帖子中幫助老人的年輕人,並評論稱其爲當地“最帥”的人,這條評論也獲得3.4萬次點贊。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人們分享“在外互助父母協議”的方式有很多,有網友發布了親筆手寫的“在外互助父母協議”,也有網友在發布的帖子中詳細描述了自己幫助他人的計劃,還有一些網友雖然沒有直接籤署“在外互助父母協議”,但在其助人視頻文案中提到,他之所以出手相助,一定程度上就是受到網上熱傳的“在外互助父母協議”感召。

  年輕人發布幫助老人視頻中,不少都提到了幫助老年人操作智能設備的經歷,也有網友分享了他們教老人如何調整飛機、高鐵座椅角度等的經歷,更有不少網友分享助人故事,比如爲淋雨的老人打傘或者幫老人提行李等。

  從幫助一位到幫助很多位

  今年26歲的蔡女士是參與“在外互助父母協議”的一員。她的社交媒體上寫有她的“在外互助父母協議”,並將協議生效期限設定爲“永久”。

  她表示,此前曾看到其他網友發布的“在外互助父母協議”,內心受到觸動。今年8月她生下孩子,成爲母親。8月18日,她在月子中心坐月子,剛睡完午覺就聽她的母親說,看到樓下有一位老人在淋雨,看着很可憐。

  蔡女士聽到後,立即拿着傘下樓,發現老人大概八九十歲的樣子,手裏拄着拐杖,走路非常慢,全身都被雨淋溼了。蔡女士立即打傘站到老人旁邊,爲老人擋雨。

  今年讀大四的張曦在今年3月看到有網友發起了“在外互助父母協議”,並看到了一些網友幫助老人的故事,深受感動,決定加入到互助老人的行列中。

  張曦告訴北青報記者,4月26日早上,她在機場自助值機處遇見一群外出務工的老人。“他們看看自助取票機,又看看櫃台,似乎是有些疑問又躊躇不前。”張曦走上前詢問老人是否需要幫助,得知他們想要取票,便告訴他們可以通過機器自助取票或者到櫃台領取。“說完我先走了,可走了幾步回頭看,發現老人還是顯出很困惑的樣子。”張曦說。張曦立即折返回去,操作自助取票機教老人們如何取票。“我教他們怎么選座、怎么取票,回過頭來,發現又圍過來幾位老人。我覺得他們似乎也需要幫助,但不太好意思开口。我就直接對他們說:‘我來幫你們’。”

  就這樣,張曦臨時成爲了自助值機處的“志愿者”,先後幫五六位老人取票。

  互助精神是一股暖流

  河南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學生吳鄭耀也加入到“在外互助父母”行動中。她告訴北青報記者,今年上半年,她在網上看到一名大學生在火車上幫助老年人的視頻,視頻評論區中,有不少網友評論說,要學習助人爲樂的精神,自覺籤訂“在外互助父母協議”。

  吳鄭耀說,她當時深受觸動,決定也要加入互助父母的行動。沒多久,吳鄭耀就遇到了踐行這份協議的機會。7月7日下午,她看到一名坐着電動輪椅的老人,被突如其來的大雨困在街頭,於是上前幫助。

  10月22日,這名老人向北青報記者回憶說,他因爲偏癱行動不便,平時只能借助電動輪椅出行。“輪椅進水後不好用,我在雨中很着急。可忽然我覺得怎么不下雨了呢?回頭一看,是一名小姑娘給我打了傘。”後來小姑娘一邊爲老人遮雨,一邊將老人帶到了指定的地方。老人說,當時他非常感動,到家後一宿沒睡好,“我心裏想着,一定要當面感謝這個姑娘。”通過多方努力,老人最終見到了吳鄭耀,當面向她表達謝意。

  吳鄭耀說,“我知道這份協議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需要我們自發踐行,但我很期待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加入到互助的隊伍之中。”

  得知很多年輕人籤署“在外互助父母協議”的情況後,獲得吳鄭耀幫助的老人向北青報記者表示,他對此非常贊賞,也深表感激。“這種互助的精神體現了社會的美德,對於我這樣的殘障老人來說,更是一股暖流。”

  專家

  參與者越多社會收益越大

  在採訪中,一位社會學教授告訴北青報記者,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愛老人、幫助老人是中國人數千年來的優良傳統,並非網絡時代的特例。但另一方面,如今的社會正經歷着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科技日新月異,老年人可能會遇到很多科技“鴻溝”引發的生活難題。即使沒有科技的障礙,因爲老年人身體條件相對較差,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容易遇到各種各樣的難題。

  “雖然年輕人熱衷籤署的‘在外互助父母協議’並沒有法律效力,但通過使用‘協議’的形式,實際上賦予了‘在外互助父母’一種儀式感,有助於他們更多地觀察老人的需求,並在合適的時候去向陌生人提供幫助。”專家表示,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樣的“在外互助父母協議”對於全社會,都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此外,‘在外互助父母協議’並非完全單方面付出,對於參與者來說,也期待他們的父母能夠得到其他年輕人的幫助。有越多的年輕人參與其中,就有越多的老年人和年輕人能夠從中獲益。可以說參與者越多,社會收益越大,並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環。”專家表示。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屈暢  實習生 那琪 鐘雨露



標題:“在外互助父母協議”火了 你會籤約嗎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3637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