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擴展與去中心化之爭:獨立質押者該何去何從?

2024-10-09 18:10:15    編輯: robot
導讀   金色財經   近幾周,有關 Pectra 中提高 blob 吞吐量的討論愈發激烈,並且出現了兩大陣營。一方支持增加吞吐量,另一方則較爲謹慎,傾向於等待更明確的數據來支撐這一變化。   在我看來,...

  金色財經

  近幾周,有關 Pectra 中提高 blob 吞吐量的討論愈發激烈,並且出現了兩大陣營。一方支持增加吞吐量,另一方則較爲謹慎,傾向於等待更明確的數據來支撐這一變化。

  在我看來,社區中的一種情緒已經非常明確:獨立質押者是以太坊的核心。

  盡管關於驗證者的最低要求尚未達成共識(參見 sassal.eth 的推文第 12 條),但以太坊社區已經表明了一點:我們不愿爲了线性擴容而犧牲獨立 / 家庭質押者。

  在我看來,這反映了以太坊朝着健康方向發展,並強調了社區對獨立質押可行性的重視。

  然而,這也引發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底线在哪裏?’

  具體來說,低帶寬、貢獻較弱的質押者在去中心化中的作用,在哪一點不再足以抵消其對以太坊擴展能力的限制?

  在本文中,我希望提供更多的數據點,幫助社區更明智地決定是否要在 Pectra 中追求提高 blob 吞吐量。

  正如 Prysm 核心开發者 Potuz1 所言,真正的問題不是‘我們是否要擴展,如何擴展’,而是‘我們現在是否已經准備好擴展?’

  平均來看,約有 0.2% 的區塊被重組(重組區塊屬於漏出區塊的一部分)。像 Lido、Kiln、Figment 和 EtherFi 這樣的專業節點運營商(NO)被重組的頻率低於平均水平。

  而不太專業的節點運營商,如獨立質押者、Rocketpool 運營商,以及無法識別的類別(其中可能包含大量無法識別的獨立質押者),則更頻繁地遭遇重組。

  正如之前的分析 1 所示,自 Dencun 硬分叉以來,重組率呈下降趨勢。

  在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實體之間的這一效果有所不同:

  自 Dencun 以來,獨立質押者和無法識別的節點的重組率有所下降。

  Rocketpool 運營商以及像 Lido、Coinbase、Figment 和 OKX 等大型運營商的重組率也同樣減少。

  本地構建者的重組率約爲 1.02%。

  MEV-Boost 構建者的重組率約爲 0.20%。

  本地構建者遭遇重組的可能性大約是 MEV-Boost 構建者的 5 倍。

  本地區塊構建者的重組比例似乎在 Dencun 硬分叉後保持不變,甚至有所上升。

  而對於 MEV-Boost 用戶,自 Dencun 以來,重組率一直呈下降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的分析顯示,本地構建者在其區塊中平均包含了更多的 blob。此外,我們還觀察到,在 Dencun 硬分叉後,包含 6 個 blob 的區塊一度面臨一些挑战,但最終又恢復了穩定。這可能解釋了爲何本地構建者的重組率並未下降。

  獨立質押者(在這裏被標記爲‘獨立質押者’,但其中許多獨立質押者屬於無法識別的類別)是‘本地構建者’類別中最大的實體。

  此外,還有一些 Lido 節點運營商完全不使用 MEV-Boost,或者使用最低出價標志。

  與專業驗證者相比,獨立質押者更容易錯過插槽。

  獨立質押者通常選擇在本地構建區塊,而不是使用 MEV-Boost。

  本地區塊構建者無法享受到 MEV-Boost 中繼所提供的快速傳播優勢。

  中繼會採用時間策略(例如,中繼延遲,留出時間等待更具利潤的區塊)。

  紀元邊界會導致重組的增加。

  多種因素可能導致重組,因此很難准確判斷爲何某些驗證者(如獨立質押者)遭遇重組的頻率高於其他人。

海量資訊、精准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靖笛



標題:以太坊擴展與去中心化之爭:獨立質押者該何去何從?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2977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