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全是假貨!利潤卻高達650%,爲何消費者還前赴後繼爭相購买?

2024-10-04 18:10:06    編輯: robot
導讀 來源:巍律議法 聲明丨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走進商場,一眼就瞄上了那個一直心儀的名牌包,價格卻讓你望而卻步。 然後...

來源:巍律議法

聲明丨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走進商場,一眼就瞄上了那個一直心儀的名牌包,價格卻讓你望而卻步。

然後,你在朋友圈裏看到了所謂“靠譜代購”的推送,一模一樣的包,價格卻低了好幾倍。

你心裏清楚,這肯定是個假貨,但一番掙扎後,還是忍不住下單了,結果,包到了,朋友們誇你眼光好,甚至有人表示自己也想买一個,這時,你不禁心裏犯嘀咕:我這是賺到了,還是被忽悠了?

假貨市場的存在,似乎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像這樣的故事並不少見,不僅在高檔商場的角落,還是在網絡平台、代購圈裏,假貨的身影無處不在。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全球假貨市場的規模早已超過了5000億美元,這個數字還在不斷攀升。

你可能會想,既然是假貨,爲什么還有這么多人愿意买?那些品牌方又爲什么對這種現象束手無策?假貨不僅沒有品牌價值,反而在某些消費群體中供不應求,是什么在背後推動着這一切呢?

假貨的“隱性營銷”

假貨爲什么這么受歡迎?除了價格優勢之外,它們還依賴了一種不被公开承認的營銷方式——隱性營銷。

這種營銷手段既不會出現在電視廣告裏,也不會被品牌方公开承認,但卻通過社交媒體、口碑和從衆效應等渠道悄然傳播,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心甘情愿地購买假貨。

社交媒體時代,炫耀性消費變得無處不在,每當你打开朋友圈,總能看到有人曬出新买的奢侈品包包、名牌手表,這種“朋友圈展示”成了當代消費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現象。

消費的目的不僅是爲了自己使用,更是爲了向別人展示,這就解釋了爲什么即便是买了假貨,很多人也依然愿意分享——他們真正想要的並不是名牌本身,而是那個展示的機會和社交認可。

假貨市場裏流行着一種現象,叫做“高級A貨”,消費者在知道這些是假貨的情況下,依然會選擇購买,並通過社交圈子擴大這種產品的影響力。

這種隱性營銷手段非常有效,因爲人們往往信任身邊人的推薦,認爲如果朋友在用,自己也可以試一試,這種社交網絡的口碑效應,幫助假貨悄無聲息地進入了消費者的購物清單。

假貨市場的營銷手段充滿了這些看不見的隱性策略,它們悄然運作,卻在消費者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你是否曾因爲朋友的推薦而購买某件東西?是否在社交媒體上看到別人炫耀奢侈品後感到自己也想擁有?這些現象其實無形中幫助了假貨的市場擴展。

假貨的利潤如何超越正品?

當你掏錢买下一件奢侈品時,你真的知道你付的那些錢去了哪裏嗎?很多人覺得奢侈品就是貴,因爲品牌值錢。

但其實,這背後還隱藏着更復雜的經濟學原理,尤其是假貨在這個市場裏竟能橫行,根源就在於它們可以繞過那些正品產品的“隱藏成本”,輕松獲得驚人的利潤。

假貨的成本極其低廉,正品奢侈品牌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在設計、研發、市場推廣和品牌建設上,這些都是成本。

設計一個包包,可能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團隊需要反復修改、試驗材料,還要考察時尚趨勢,這些研發費用遠遠超出我們想象。

緊接着是生產,使用的材料也通常是經過嚴格挑選的高端材質,比如意大利手工皮革、瑞士機械表芯等,保障了產品的耐用性和品質。

但假貨完全繞過了這些過程,它們的生產模式極爲簡單粗暴,2021年上海警方搗毀的一個制假窩點顯示,這些小作坊僅需幾十元的低成本就能制造出看起來與正品幾乎一樣的奢侈品包,這是因爲假貨商家直接復制了正品的設計,不用支付研發費用,省下了一大筆錢。

此外,假貨通常使用的是低廉的材料,雖然外觀上模仿得惟妙惟肖,但其內部質量根本無法與正品相比,即便如此,這些產品依舊可以賣到與正品相差無幾的價格,這中間的利潤空間有多大可想而知。

舉個例子,一個勞力士手表的正品售價可能高達5萬元,而一只高仿勞力士的制作成本只要幾百元,生產者可以輕松獲得十幾倍乃至幾十倍的利潤,如果這只假表賣到了一些“不挑剔”的消費者手裏,假貨制作者幾乎是躺着賺錢。

假貨商家不需要關心品牌聲譽,不需要面對售後服務的壓力,生產成本也低得可怕,難怪假貨利潤能夠遠遠超越正品。

爲什么消費者心甘情愿購买假貨?

你可能會想,明知是假貨,爲什么還有這么多人愿意掏錢購买?難道他們不擔心質量問題,或是被人嘲笑嗎?

其實,假貨的購买背後,涉及到了很多深層次的心理學因素,人們購买假貨不僅僅是爲了省錢,更是因爲它滿足了他們的某些心理需求。

很多消費者購买假貨,並不是爲了炫耀這個假貨本身,而是爲了獲取奢侈品所代表的身份和地位。

在現代社會,奢侈品早已不僅僅是功能性的商品,而是一種身份象徵,擁有一個名牌包,可能意味着你有一定的經濟實力、良好的品味和一定的社會地位,雖然假貨沒有這種實際的價值,但它可以通過模仿名牌的外觀,暫時讓消費者感受到這種身份的象徵。

認知失調理論,是另一大推動假貨銷售的心理學因素,根據這一理論,當人們的行爲和認知發生衝突時,他們會努力調整自己的認知,以降低不適感。

換句話說,消費者在明知假貨不如正品的情況下,仍然會爲自己的購买行爲找借口,以減少認知上的不協調感。

你可能聽到有人說:“假貨和正品看起來差不多,买正品純粹是浪費錢。”這種借口不僅幫助他們說服自己接受購买假貨的決定,也讓他們在心理上覺得自己做了一個“聰明”的選擇。

你可能會問:假貨真的能夠長期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嗎?當消費者逐漸意識到自己只是“买了一個感覺”,而不是實際的奢侈品體驗時,他們還會繼續選擇假貨嗎?這種消費心理是否會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消費觀念的轉變而發生變化?

消費者對假貨的追捧意味着什么?

從市場角度來看,假貨的盛行正在逐步侵蝕品牌的價值和奢侈品行業的正常競爭秩序,奢侈品品牌不僅依靠產品本身的質量,更依賴於它們獨有的品牌價值、設計創新和文化傳承。

假貨的出現,不僅讓消費者的信任受到挑战,也讓那些認真做品牌的企業陷入了困境,當假貨橫行市場,品牌價值被貶低,消費者的選擇也逐漸模糊,最後整個市場的生態系統都會受到影響。

作爲消費者,你是否曾經也被假貨市場的低價吸引,又是否愿意爲正品的品牌價值和文化傳承买單?未來的消費模式會朝着哪個方向發展?也許我們每個人的消費選擇,都在無形中決定着這個市場的未來。

信息來源:

2022-03-15 澎湃新聞 年年“315”,假貨爲何依舊泛濫?



標題:幾乎全是假貨!利潤卻高達650%,爲何消費者還前赴後繼爭相購买?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2809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