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AGI,阿裏手中有幾張牌?

2024-09-24 18:40:37    編輯: robot
導讀 “AI最大的想象力不在手機屏幕,而是接管數字世界,改變物理世界。” 9月19日,2024年雲棲大會开幕式上,這位阿裏最早的程序員,一向內斂的吳泳銘時不時地扶幾下眼鏡,給出了稍顯大膽的趨勢判斷。 對站...

“AI最大的想象力不在手機屏幕,而是接管數字世界,改變物理世界。”

9月19日,2024年雲棲大會开幕式上,這位阿裏最早的程序員,一向內斂的吳泳銘時不時地扶幾下眼鏡,給出了稍顯大膽的趨勢判斷。

對站在舞台中心的他而言,大會有三個重要的時間節點疊加:底座模型通義千問通過備案剛過一周年;發布“用戶爲先,AI驅動”战略剛滿一周年;阿裏雲“AI驅動,公共雲優先”战略也將迎來一周年。

因此,這屆雲棲大會意義非凡。從主題演講到展覽設置,被AI“醃入味”的會場似乎已經隱隱暗示了他接下來的發言主題。核心的任務有兩個,審視战略落實情況,總結成績以及展望未來。

圖片

以“AI驅動”的阿裏形成了“AI+雲”匹配的商業模式,並看到了AI驅動的新增長。此外,AI改造了核心電商(淘天)、出海(AIDC)、企業辦公(釘釘)等諸多現有業務場景,賦予的未來潛力正在逐步顯現。

對AI情有獨鐘,回到舒適領域的吳泳銘也從技術角度給出了自己的預判。他認爲AI的最大想象力是逐漸滲透數字世界,並接管數字世界,物理世界的大部分事物都會具備AI能力,形成下一代的全新產品,並與雲端AI驅動的數字世界連接產生協同效應。

一年的時間,阿裏這艘大船找到了航道。

技術和市場的車輪仍在滾滾向前,AI新貴在資本紅海廝殺,“老錢”大廠搶佔生態位,積極求變。當GPT-o1發出了技術新範式宣言,阿裏將駛向怎樣的AGI未來?

轉向:從數據到大模型能力

上一個時代的巨頭相繼轉向,根本在於“已經變了天”。

互聯網時期信奉“數據至上”,依托社交、電商、搜索、娛樂等不同場景,各類互聯網企業完成了發展的第一階段。

圖片

但生成式AI打破了以數據爲驅動的傳統邏輯,不再僅僅依賴已有的數據進行學習和決策,而是通過深度學習算法和大規模的計算能力,自主地生成新的內容和解決方案。隨着技術曲线的成熟,大模型的泛化能力會越來越強,最理想情況下,通用大模型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如此一來,基礎大模型所衍生的一些應用與能力,將成爲該階段最核心的競爭力。

大模型與雲計算是AI 2.0時代的一對“蜜侶”,其羈絆可以從IaaS、PaaS、SaaS算到如今的MaaS(Model as a Service),模型即服務。背後還有一條暗线,從信息化到數字化再到智能化。雲計算+大模型自然地承接了從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的用戶和他們“落後就要挨打”的恐懼。

MaaS概念誕生意味着亦可以像SaaS一般提供獨立的工具和產品,一旦產生規模化效應,便可以實現標准化盈利,這也是阿裏認爲“AI+雲”商業模式可行的原因所在。這客觀上讓AI把雲又做“厚”了一層,爲之帶來新的附加價值。

圖片

數據表明,阿裏的“AI+雲”战略已現在雲上嶄露成效。2024年第二季度,阿裏雲公共雲收入雙位數增長,AI相關產品收入三位數增長,阿裏雲季度經調整EBITA同比增長155%,使用阿裏雲AI平台(百煉)的付費用戶數量環比增長超過200%。

大模型到來後,分化出兩類產品,AI原生與AI+,前者代表是各類Chat Bot,後者典型是現有業務AI化改造。AI公司集中攻克的AI助手目前只能算個“半成品”,用戶市場仍需拓荒。相較之下,AI加持下的現有業務更容易看到“療效”。具體表現形式,包括toB和toC兩種形態。短期內,與“降本增效”和“生產力”直接掛鉤的2B業務需求更強,也能更迅速地切入到企業場景中。

釘釘的AI化改造就經歷了全場景AI集成的“+AI”階段,加之利用AI點滿技能點,更容易爲客戶創造生產力階段。截至目前,釘釘擁有AI生態夥伴超100萬,AI智能體超50萬,AI日調用量超1000萬次。

Agent或許是激活中國SaaS和辦公市場的重要因素,以結果爲導向,未來服務本質是售賣服務,而不是售賣軟件。“軟件+AI+協作生產”視角下誕生的是千千萬萬的企業數字員工,創造的是“滾雪球”般的生產力價值。

ToC色彩偏重一點的“AI+電商”因爲體量大、業務復雜,價值釋放更爲長尾。考慮到阿裏和騰訊此前,先後打通了信息流(微信廣告跳轉淘寶天貓)與資金流(淘天接入微信支付),可能掩蓋了短期AI爲電商帶來的增量。

事實上,“AI+電商”價值釋放有三重邏輯:第一個階段是由AGI推動營銷創意輔助,具體表現爲降本增效。第二個階段是售後與復購,該階段的重心是存量價值發現,這包括智能客服、物流配送、用戶運營。第三個階段是AI電商真正的價值增量所在,表現爲智能營銷,包括智能投流、AI經營等。

值得一提的是AI驅動的全平台投放產品“全站推廣”,8月淘天已全量上线該產品,釋放業績的周期在6-12個月。

阿裏的決心

去年,國內的百模大战就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截至2023年7月底,國內累計有130個大模型問世,僅前7個月就有64個大模型發布。“AI六虎”相繼獲得融資,估值飛漲,勢頭強勁。種種跡象都表明,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开啓。

一如國際同業微軟、谷歌、亞馬遜,阿裏也需回答“要不要押注生成式AI”的歷史性問題。該問題對阿裏尤爲重要。

對阿裏來說,探索AI的發展路徑有三個:作爲技術的探路者,探索機器智能實現AGI的潛力;作爲开源模型和領先雲計算服務的提供者,積極投資大模型發展雲計算業務;擁有最廣泛應用場景的核心業務,都能通過AI驅動。

阿裏似乎不愿錯過哪怕一次機會。有知情人士表示,“吳媽”對於新技術的嗅覺和魄力非常強,元璟資本“經常在還沒有東西的時候就敢下手,從而佔得市場先機”。

大模型噴湧爆發以來,存在幾類選手:補課、彎道超車和黑馬新貴。這直接導致了幾種典型提供產品的模式,如通過雲提供MaaS服務,提供閉源大模型產品以及提供开源大模型產品。能同時具備以上幾種,國外有谷歌,國內目前僅有阿裏——核心原因在於其雲的技術優勢。

正是因爲雲的關系,讓阿裏從一开始就成爲唯一一家开源、自研兩條腿走路的公司。吳泳銘曾在業績電話會上解釋,“开源模型會在开發者廣泛使用上佔據優勢,這將匹配提供AI基礎設施阿裏雲的商業模式,因爲當更多开發者使用時,在其應用上线時也會優先選擇阿裏雲的AI產品。”

阿裏在探索大模型落地過程中,形成“AI+雲”的商業模式,有其不可復制性。

很多开發者和創業團隊對通義开源大模型Qwen的評價是“良心”,在模型能力、尺寸、开放權重上真正做到了可用,越來越多人用Qwen取代Llama系列模型。

據悉,新一代开源旗艦模型Qwen2.5-72B性能超越Llama 3.1-405B,再次登上全球开源大模型的王座;通義旗艦模型Qwen-Max全方位升級,性能已經逼近GPT-4o。通義开源模型累計下載量已經突破4000萬,通義原生模型和衍生模型總數超過5萬,成爲僅次於美國Llama的世界級模型群。

過去一年,大模型技術也實現了多個裏程碑式跨越。去年4月,阿裏雲發布首個大語言模型通義千問,如今通義大模型家族已全面涵蓋語言、圖像、視頻、音頻等全模態,儲備了完整的技術發展體系。

目前卡大模型脖子的主要因素有兩個:算力和推理成本。受益於“AI+雲”一體化战略,阿裏雲在市場上的價格頗具競爭力,雲和模型使用成本雙雙下降,規模效應也更大。

5月,阿裏一手主導了大模型行業的大降價,通義千問GPT-4級主力模型Qwen-Long API價格直降97%。雲棲大會,阿裏雲宣布通義千問三款主力模型再次大幅降價,最高降幅85%。

圖片

截至目前爲止,全球大模型都沒有形成閉環的商業模式,最爲清晰且確定的還是雲和廣告,恰好這兩張牌都握在阿裏手中。押注新晉AI公司更像是大廠的“投石問路”,關鍵還是要觀察新技術如何與業務、生態發生化學反應。

阿裏的AGI籌碼

和絕大部分科技公司一樣,阿裏也將目標瞄准了AGI通用人工智能,“聲音、文本、圖片和視頻,都通過同一套體系糅合在一起的終極大模型”。

AGI如同彼岸搖曳盛开的花朵,豔麗的顏色吸引着河對面的人前僕後繼,其中的水勢湍急和曲折只有摸索方才知曉。

技術狂飆22個月後,大模型整體進入了暫時性的收斂階段。

從技術上看,OpenAI改變範式开闢全新模型GPTo系列,試圖尋求後訓練階段的Scaling Law,從側面說明了預訓練和數據陷入了瓶頸期。OpenAI的“牛刀小試”,給了行業新的技術方向,但也面臨試錯的風險。在早期階段,誰也無法預言究竟哪條路通向AGI。

按照OpenAI的路徑,大模型進場門檻再次被拉高,幾乎不可能再有新玩家進入。而達到GPT-4o水平的公司將能先一步拿到下半場的入場券,留在牌桌上能搏一搏的玩家,大概率還要繼續加碼看牌。

阿裏已經預訂下了入場門票,並試圖擴大贏面。阿裏、騰訊投遍了國內AI六虎,放眼國外,Inflection AI賣身微軟,Character.AI投靠谷歌。大模型是“吞金獸”,短期內賺錢困難,又揮金如土。AI公司現在勉強靠資本過活,不如大廠們主動“造血”。截至目前,阿裏的AI商業化路线已經浮出水面,即“雲+AI”到“AI+toB”再到“AI+電商”。AI基建設施和基礎模型過硬後,需要做的是應用層面循序鋪开。

但行業也有下一步發展需要面對的問題。

ChatGPT的橫空出世,讓人們對AI助手的形態有了“先入爲主”的認知。關於這個問題有待商榷,是否有必要把所有的操作過程都留在一個“框”內。對大部分公司來說,擁有的是語音能力、視頻能力、視覺能力、文字對話等原子能力,如何落地和排列組合比拘泥於形態更有意義。

還有AI與具體業務的融合,行業“+AI”的改造基本完成。大廠原來的優勢仍是AI時代的優勢,這一點未曾改變,但深入的融合尚在早期,還遠遠不夠。

我們最近觀察到的動態是端與端之間的融合在加深,譬如誇克借助AI搜索進一步打通了PC端和手機端。諸如“AI+電商”這類滲透在分發、消費和生態的業務,還有很大空間去進行深度融合和AI化改造。

種種未知,也代表着無限種可能,或許才是吳泳銘在雲棲大會上,言辭堅定、大膽預判的原因。

       原文標題 : 通向AGI,阿裏手中有幾張牌?



標題:通向AGI,阿裏手中有幾張牌?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2484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