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真叫盧俊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开始,我們不得不學會和一些原本習以爲常的事物說再見。
就像前兩年的线上买菜app,取代了一個個菜市場。現在那個蘿卜快跑,又在來勢洶洶的要顛覆出租車。上海市區的長樂路酒吧街,馬上也要動遷了。
告別,似乎是一個永恆的命題,它無時無刻不發生在我們身邊。
不過有時候告別,也是啓程的开始。
今天,依然是一個關於告別的故事:主角是坐落在上海百年商業街區南京西路江寧路路口的——上海梅龍鎮廣場。
今年7月23日,一則歇業通知突然在梅龍鎮廣場公衆號上發布——宣布上海梅龍鎮廣場除了美領事館以外的其他商戶和租戶,均於2024年8月1日起歇業。
但其實這並不是梅龍鎮廣場第一次和衆人說再見,就在今年6月底,梅龍鎮廣場裏的最大租戶伊勢丹宣布閉店,停止長達27年的運營,不再續租。
在最後一天營業日,這家日資百貨的多位高層,用最高禮儀送別了陪伴自己多年的老客戶,這場景就是一場盛大告別的提前預演,讓我想起了位於徐家匯廣場的上海六百、太平洋百貨、南京路步行街的上海置地廣場........
這些年,上海一大批老牌頂流商業離开我們,紛紛關門。
不僅帶走了回憶,也讓多少人感慨。
一
三十年前,梅龍鎮廣場是上海商業真頂流。
回溯梅龍鎮廣場的歷史,你會發現,現在看起來有點“落伍”的它,居然是上海商業的引領者。
並且在南京西路的商圈裏,曾有過三次創舉。
第一,它改變了上海商業的傳統格局。
在梅龍鎮廣場开業之前,上海商業以“百貨商場”爲絕對主流。
更早以前南京東路上的四大百貨公司,再後來第一家國營百貨“上海一百”。
九十年代初,外資百貨集體湧進,大賣場崛起,如東方商廈、香港瑞興百貨、徐家匯的太平洋百貨等等。
可以說,在梅龍鎮廣場开業之前,上海的商業一直是被“百貨商場”的形態統治着的。
在1997年進入上海南京西路的梅龍鎮廣場,是上海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家購物中心(shoppingmall),因此具有开創性的意義。
不僅外觀瑰麗,內部的風格也不同於百貨公司,空曠輝煌又明亮。引進了當時日本鼎鼎有名的伊勢丹百貨、Burberry、CK CalvinKlein等國際品牌,因此梅龍鎮廣場成爲了很多上海人回憶裏的白月光。
這裏是他們第一次接觸外國商品的地方,是那個時代象徵着”洋氣“的購物場所。
後來,上海才有了港匯恆隆廣場、上海恆隆廣場、正大廣場等一大批購物中心的入駐。也就是說,上海從梅龍鎮廣場之後,真正意義上進入了購物中心時代。
第二,第一次引入了從商業,到商業+辦公的綜合體概念。
上海梅龍鎮廣場主樓爲涉外甲級寫字樓,裙樓爲大型購物商場。
這一商業+辦公的模式,也改變了上海商業就是商業,辦公就是辦公的傳統規劃格局。
第三,它曾經突破了上海中心城區的限高100m。
放到現在來看,上海梅龍鎮廣場的高度可能在南京西路裏,並不算起眼。
但是放在1997年,當時的南京西路,絕對算是一種突破。原因是起初上海規劃部門,對中心城區高層建築的限高是60米,但梅龍鎮廣場樓建成高度直接達到100米。
所以,梅龍鎮廣場也就這樣自然而然站上了南京西路繁華的最頂端。
二
於是,我找了個下午,去和梅龍鎮廣場正式說了聲:“再見”。
在它閉店的最後一天下午,我來到了南京西路。
在這條百年商街的黃金地段,梅龍鎮廣場確實算是一個看上去比較“老態”的存在。
和周邊現代化的建築和鋒利的幕牆相比,這裏還保留着三十多年前,當時上海最洋氣的古典歐式風格。
在車水馬龍的氛圍中,梅龍鎮廣場外部最大的LED顯示屏已經拆除,只剩骨架。
正門入口處看不到內部的燈光,只見一片暗淡:
走近一看,關門的公告也已經擺在入口大門兩側。
據很多上海人在社交媒體上的回憶。
三十多年來,梅龍鎮廣場的內部裝潢一直沒有怎么變過。
並且在關門的最後幾天,也絲毫沒有讓人看到一點慌亂和倉促,而是整潔如新。
和很多家老牌商場一樣,一般最後一周的營業日,也是商家打折促銷清庫存的倒計時。
但是又有所不同的是,與當初南京路步行街上的上海置地廣場,徐家匯的太平洋廣場營業最後一天,人們蜂擁而至的搶貨場景相比。
梅龍鎮廣場的最後營業日,多少顯得有點冷清。
可能和這是一場有預謀的告別有關系。
大部分商鋪都已經離場了,剩下幾家也將會在一天之內打包離場。
很多時候,看到的是——諾大的商場裏,還是留下不少略顯荒涼的場景。
眼前的一切多少讓人對告別二字有了實感。
但在商場的不少角落,我依然能感受到作爲當年的頂流商場梅龍鎮廣場的優雅與精致。比如不經意間的一個歐式雕塑,已經很多年沒見過的電話機,以及中庭的復古大鐘表。
這都是當下網紅商場我們很難再看到的元素,雖有時代印記,但絕對足夠格調,不會千篇一律。
但同樣感受到了一些設備的老化。
比如上圖中的老式電話機只能作爲裝飾品存在,而已經失去了使用的意義和功能。
衛生間裏的智能馬桶和台盆都選用進口產品,放在那個年代確實高端,但和現在越來越卷的商場相比,內部的空間略顯狹小。
包括在乘坐扶梯、電梯的時候也感受到了20多年前設計放到如今的不足。
而我也終於感知到,這個商場的內部空間確實無法滿足現在高端商業商務的發展需求。
其實,梅龍鎮廣場由一棟涉外甲級寫字樓和一幢大型購物商場組成。
在另一棟寫字樓梅龍鎮商廈裏,我看到了所剩無幾的企業標識,表明未來同步關閉的跡象。
最後,我採訪了最後還在營業的一家店鋪——二樓的某家女裝店,最後還剩2個店員正在工作。
店內大部分女裝正在以1.5~3折的優惠低價出售,吸引了來自上海和廣州兩位阿姨來瘋狂採購。
兩位阿姨成爲梅龍鎮廣場的最後的顧客,各自分別豪擲數千元掃貨。
甚至來自廣州的阿姨因爲價格太便宜,买得太多,不得不郵寄回老家。
店員告訴我,這是她們最後一天營業,但也是這半年來最忙碌的時候。
這幾年的生意一直都不太好,因爲是連鎖品牌,才勉強維持生計。
現存的這些貨,1.5折如果還賣不出去,就直接拿到另外分店,繼續清貨。
這家女裝店的生存狀況,大致也能反映出上海實體商業的殘酷。
上次,梅龍鎮伊勢丹離开的時候,數據顯示,業績已經在持續下滑,2023年3至11月,上海梅龍鎮伊勢丹虧損3.76億日元。
不僅是梅龍鎮廣場一家伊勢丹,背後母公司三越伊勢丹日子更不好過,已經連續虧損好幾年。
在中國節節敗退的伊勢丹,是梅龍鎮廣場關閉的一個提前預告。
從梅龍鎮廣場自身來看,其營業額也在節節敗退。據公开資料,2000-2001年兩年,梅龍鎮廣場營業額在上海還能排到第九。
(來源:Mall星人)在2010年上海的頭部商場名單裏,仍舊能在尾部看到它的名字。
而2021年之後,我們卻很難在任何一個榜單裏看到它了,這幾年线下實體消費面臨挑战,上海商業依舊不斷迭代發展——這或許是它選擇停下腳步的最大原因。
三
就如文章开頭所說,人們常常對告別感到無奈。
但殊不知,告別的背後往往是另外一種开始。
梅龍鎮廣場在歇業的同時,內部其實也正在啓動一場爲期3年的改造。
今年2月上旬,一份《上海市南京西路歷史文化風貌保護區保護規劃086街坊局部調整公示徵詢意見稿》在網上公布。
(來源:靜安區人民政府官網)其實就包含了梅龍鎮廣場的改造計劃。根據新的規劃,原本以辦公+商業爲主的梅龍鎮廣場將大幅度擴充功能,進行混合开發,增添酒店、辦公、文化、公共空間。
其中各種功能的面積調整也已經公布:
上海梅龍鎮廣場規劃變化情況:
1、商業面積直接砍半,從原來的6.8萬㎡減少至3.6萬㎡;
2、辦公面積增加一倍左右,將由原來的3.3萬㎡增加至6.3萬㎡;
3、新增酒店面積9120㎡,文化空間5000㎡;
4、塔樓及裙樓屋頂組成的公共空間4000㎡;
5、高度從156.4m提升到190m,和旁邊的中信泰富等高。
所以,3年後我們將會看到一個全新的梅龍鎮廣場蛻變歸來
未來的它,增添酒店、辦公、文化、公共空間,減少商業空間,打造一座垂直城市,也將重新回歸至南京西路這片繁華當中。
四
落幕和新生,其實同時在上演。
老牌商場在上海的關店、改造、重建,這兩年尤其頻繁。
商業是上海這座城市的名片,因此也是競爭最爲激烈的市場之一。
在此之前,我們曾經親眼去看過多家商場的“離开”。
比如在南京路步行街扎根了26年,比南京路步行街的年紀還要大3年的:上海置地廣場。
探索過明明在核心地段,內部已經肉眼可見荒涼冷清的818廣場。
除了南京西路商圈,離开的更猛烈的還有徐家匯,那個曾唱着“寶貝對不起”的太平洋廣場,去年宣布閉店。
旁邊已經拆除重建的上海六百,從未來的效果圖來看,將會蛻變成擁有流動曲线,科技感立面的全新樣貌。太平洋百貨不夜城店關門後,由嘉裏建設集團接棒建設,賦予全新的樣貌和業態。
周五晚上的時候,我最後一次去到南京西路上看梅龍鎮廣場。
這條商業街依舊車水馬龍,流光溢彩,人來人往。在燈火通明的這條路上,最後梅龍鎮廣場,雖然暫時暗淡了下來。
但我也依然期待,它三年後歸來的樣子,因爲我知道每一次無告別的背後,其實也都在等待着又一次新生。
特別聲明: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系。標題:南京路上的頂流商場,沒想到關門了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05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