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個回旋鏢打到我郭哥臉上,那還真是piapia響,熟悉整個制造業圈的人都知道,郭台明曾經大言不慚的說過,在大陸开工廠就是給我們賞飯喫。現在又灰溜溜的把制造業重新轉回到中國大陸市場,這種丟人事兒反正我們一般人是承受不了,這也說明了像郭台明
這樣首鼠兩端牆頭草的成功商人,最大的核心競爭力那就是不要臉。
同時這件事情也充分說明了,現代的代工產業,涉及科技產品的制造業,絕對不是某些人口中所說的低端制造業。事實上低端的制造業往往指的就是粗加工的,比如說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業,文娛用品和家具等等制造業。
像智能手機的制造代工產業鏈完全是目前高端行業,歐美都做不來,全世界目前也就集中在東亞世界,尤其是中日韓,包括一部分越南承接的產業。
並且在郭台明把富士康重新搬回中國大陸之前,我們還得到一個消息呢就是蘋果也將產業鏈要再度轉回到中國,一方面呢在手機的元器件方面增加中國廠商,比如屏幕,比如鏡頭模組等等。另一方面則是在代工廠商方面尋求比亞迪,立訊精密
等等來制作iPhone 16系列。
也就是說富士康從某種程度上也沒什么腦子,就是跟着蘋果走而已,郭台銘
本人的能力格局也就那樣了,趕上風口的豬而已。
所以說一片道一萬,這件事情還是蘋果將產業鏈轉移出去之後發現了大問題,比如說將AirPods的一部分業務轉交給越南之後,發現品控做工質量明顯出現了問題,這會導致成本大幅度的提升,退貨率的提升,產品滿意度的問題。
另一方面,iPhone 15系列
轉到印度的產業鏈,也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要知道印度代工生產的iPhone 15產量只有10%左右。但僅僅就這樣,第一段量仍然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比如最重要的也讓人最覺得反胃的,就是印度代工的iPhone 15大腸杆菌超標,同時也存在其他亂七八糟的問題,總之他就是不如中國大陸市場的代工產業鏈成熟穩定以及安全可靠。
這么多年以來中國崛起,尤其是中國制造的崛起總會讓整個東南亞地區覺得,我上我也行,甚至歐美的資本領域也覺得你上你也行。但問題是一些低端的產業尤其是密集型勞動力的產業,南亞地區做的是不錯,但是一旦上難度上高度上技術上組織上管理上紀律,這幫人就玩不轉了。
所以從本質上來說,中國制造的核心其實還是從理念衍生到外部,之所以中國制造能夠崛起,那是因爲大部分的中國勞動力首先是有責任意識的,其次,懂規矩,守紀律,再加上經過九年義務教育包括一些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的培養,整體的人員素質是要遠高於其他地區。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中國制造不僅僅是在整個代工領域上領先,而是在整個供應鏈體系下領先。也就是說,代工只是最終一環,而要湊齊代工所需要的零部件,這條產業鏈只有中國市場能夠完全滿足,而且效率非常高。哪怕像蘋果這樣的巨頭臨時加貨數千萬台,臨時修改涉及,只要你確定下來如何生產,中國的產業鏈,中國的代工領域也能夠保證在短時間內給你拿出上千萬台的貨。
這就是核心競爭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內卷雖然對每個個體來說痛苦不堪,但是從長遠來看卷死別人,最終我們就擁有絕對的話語權,這可能也是內卷爲數不多的優點了。
最後對於富士康來說,前途堪憂。短時間內富士康仍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但長期來看,國內的代工領域遲早要瓜分富士康的市場,至少也要和富士康並駕齊驅。
事實上最有能力承接中國制造業轉移的恰恰就是越南,但是越南整體的市場太小,人口也不夠,再加上其發展的邏輯與北方大國完全不同,沒有修煉好內功,內部也有很多亂七八糟的問題,最終就是能夠做好一小部分的成績就已經燒高香了。
至於印度之流,不是我小瞧三哥,在大腸杆菌這種基礎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之前,談印度崛起我覺得太早了。
印度未來當然會成爲關鍵的一極,人口數量在這裏擺着,但現實情況是人口素質也同樣在這裏擺着,社會的管理、政府組織的缺陷也同樣在這裏擺着。
標題:富士康投資10億,將產能轉回大陸,郭台銘自己打自己臉?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03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