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低價遊”爲何成了“打不死的小強”?這與一些地方畸形的文旅發展觀和不合理的導遊薪酬機制相關。在急功近利賺快錢的目標下,一些地方的組團社、地接社、商家店鋪等形成利益聯盟,且很難攻破。對多數低價遊來說,其盈利大大高於違法成本。
海南網友發視頻稱母親不聽勸,執意要參加“40元4天3晚遊桂林”的老年旅遊團;天津一名導遊在大巴車上因不滿一車遊客購物只花了900元而對遊客惡語相向——近幾天引發熱議的兩起不合理低價遊事件,有了初步調查處理結果。海南涉事旅行社被查證在已被吊銷旅行社業務許可證的情況下,仍非法以組團社身份招徠組織旅遊活動,當地文旅執法部門擬對該旅行社及相關負責人立案查處,沒收違法所得並罰款10萬元,對主要負責人張某某罰款2萬元。天津文旅局通報稱,涉事導遊的導遊證因有效期滿未申請換發已被注銷,屬無證導遊,其言辭失當、態度惡劣,存在脅迫旅行者消費行爲,擬對其頂格處3萬元罰款,並沒收違法所得。
近年來,不合理低價遊一直是旅遊管理部門重拳整治的對象。我國旅遊法規定了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價組織旅遊活動,誘騙旅遊者,並通過安排購物或者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不能指定具體購物場所,不能安排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經雙方協商一致或者旅遊者要求,不影響其他旅遊者行程安排的除外。文旅部也明確要求各地依法查處“不合理低價遊”等各類旅遊市場違法違規行爲。但旅遊市場上不合理低價遊仍屢禁不絕,諸如“港珠澳7日遊499元”“韶山桂林6天5晚遊399元”等低價團吸引大量遊客報名參與。一些導遊和旅行社對遊客使用不購物就辱罵挖苦、不讓喫飯、不讓上車、不發房卡、不准提前走出購物點等威脅伎倆,進行“不購物就是給家鄉人丟臉、影響團隊行程”等道德綁架,逼迫遊客購物,引發不少糾紛。
不合理低價遊爲何成了“打不死的小強”?
首先,這與一些地方畸形的文旅發展觀和不合理的導遊薪酬機制相關。在急功近利賺快錢的目標下,一些地方的組團社、地接社、商家店鋪等形成利益聯盟,且很難攻破;不少導遊沒有底薪,只能去賺人頭費和購物提成,被動地淪爲低價遊的執行工具。
其次,對多數低價遊來說,其盈利大大高於違法成本。當幾十上百人的旅遊團裏,每位遊客的花銷動輒三四位數,事發後不過幾萬元的罰款、幾天的拘留等自然成了“毛毛雨”。
再者,對一些黑導遊、黑旅行社,目前的識別和約束機制不夠給力。沒有了資格資質的導遊和旅行社仍違法違規從事相關業務,嚴重擾亂旅遊市場秩序。在看到上述兩起事件的查證和處理結果後,有網友表示“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難怪會如此肆無忌憚”。
此外,近年來興起的直播間推銷旅遊產品的營銷方式,削弱了一些消費者對低價遊的“免疫力”,諸如“城市消費券”“政府補貼”“內部員工價”等營銷話術,更爲低價遊蒙上一層合理面紗,不少消費者抱着僥幸心理下單。
不合理低價遊成了“打不死的小強”,對遊客來說,不僅花了冤枉錢,還搞壞了出遊心情,破壞了對目的地的印象,折損了對旅遊業發展的信心。對旅遊市場來說,這一做法涉嫌不正當競爭,劣幣驅良幣,擾亂旅遊市場秩序,損害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眼下,各地文旅紛紛在提升服務水平和細節上出招、比拼,在這一背景下,絕不能讓不合理低價遊拖了旅遊業健康發展的後腿。一方面,要线上线下齊發力,加強監督懲治力度,提升違法違規成本;另一方面,要盡快轉變行業觀念,擺脫過時的粗放、低端發展思維,以更有品質的服務吸引遊客,真正讓旅遊業實現行業發展、遊客體驗、從業者等多方共贏。同時,有必要加強對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讓抵制不合理低價遊成爲一種自覺和共識。
遊客出遊熱情不能被辜負,期待相關方面以治理不合理低價遊爲突破口,探索依法破解旅遊亂象的有效方式,全力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標題:別讓不合理低價遊拖旅遊業健康發展的後腿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401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