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現階段的大模型競賽焦點已轉向應用層面。然而,各模型廠商在應用方面的嘗試仍呈現出明顯的同質化和早期POC特徵。
就這些常規場景而言,即便是較成熟的廠商也未對其商業化落地情況做出深入介紹,而進度較慢的廠商則仍處在Demo階段。
作者 | 方文三
圖片來源 | 網 絡
AI競爭走向基礎設施層與應用層
經過詳實的統計數據分析,僅在2023年,一級市場中對人工智能的投資金額高達224億美元,這一數字已經超越了過去十年的投資累計總和。
其中,超過三分之二的資金被用於支持從事基礎設施或模型开發的企業。
換言之,這一趨勢明確地顯示出,人工智能的蓬勃發展已經從模型層的激烈競爭,進一步擴展至基礎設施層與應用層的廣泛布局。
所謂基礎設施層,指的是那些能顯著提升模型訓練與推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能效的AI計算技術,包括但不限於適配AGI的芯片研發。
而應用層,則涵蓋了從提升生產力效率的工具,到端側AI、機器人、汽車等多元化的垂直領域。
在模型層,除月之暗面、零一萬物、深言科技外,中國Tier 1與Tier 2的多數大模型團隊均積極參與展示,包括智譜AI、面壁智能、百川智能、階躍星辰等。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會議內外,並未出現新增的中國大模型公司。
在計算層,阿裏雲、華爲雲、無問芯穹、壁仞、遂原等中國企業紛紛展示了圍繞大模型訓練與推理的最新成果,顯示出AI模型在各行各業應用的蓬勃發展趨勢。
從金山辦公的WPS AI,到[十八金剛],AI模型與實際場景的結合愈發緊密。
在WAIC的行業論壇中,有專家提出,AI創新應用的發展正逐步從提升效率(Save Time)向獲得愉悅(Kill Time)轉變。
盡管今年的WAIC已經出現了一些[Kill Time]層級的應用,但此類應用尚不普遍,當前提升效率的AI工具創新仍是AGI應用的主要發展方向。
大模型廠商應用大規模試錯
在今年的WAIC展台上,無論是底層的AI芯片公司、中間層企業,還是模型層及產業落地層的企業,均將[實際應用價值]置於核心展示邏輯之中。
舉例來說,往年AI芯片領域的燧原科技主要聚焦於展示其歷代AI芯片及性能特點。
然而,今年該公司則重點呈現了AI芯片與智譜大模型在代碼場景的實際應用,並介紹了與宜昌點軍智算中心合作的算力中心建設進展。
在模型層,阿裏巴巴推出了[通義十二時辰]系列,旨在全面展示通義大模型在對話、效率、智能體、視覺等多個場景下的實際應用。
科大訊飛不僅展示了其最新迭代的大模型4.0版本,還特別介紹了在醫學場景中的訊飛曉醫體驗。
百川智能則針對醫療場景推出了醫學問答產品,爲用戶提供了醫學健康知識的查詢平台。
階越星辰通過其最新發布的Step-1.5V千億參數多模態大模型,詳細闡釋了視頻理解與搜索的能力。
商湯科技在本次WAIC上發布的多模態交互大模型日日新5.5,不僅展示了模型的能力,還通過合適的產品化方式在展台上進行了對外展示。
在中間層,無問芯穹在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會AI基礎設施論壇上發布了全球首個千卡規模異構芯片混訓平台,該平台能夠支持多種大模型算法在多元芯片上的高效、統一部署。
在產業應用層,B站、Soul等社交社區公司也在WAIC現場展示了他們在AI領域的探索,如利用AI進行线上狼人殺搭子等嘗試。
網易則在遊戲中引入了AI copilot,幫助玩家分析战局,共同參與遊戲。
具身機器人搶位[柔性物體]任務
在今年的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共有45款智能機器人參展,其中人形機器人佔據顯著位置,達到了25款。
去年,特斯拉攜其擎天柱機器人亮相WAIC展台,迅速成爲機器人區域的矚目焦點。
今年,盡管擎天柱機器人依舊以盒裝形式展出,但其頂流地位與超高人氣依舊不減。
此外,巖山科技展出的機器人通過增設攝像頭和引入大模型,實現了與人面對面的實時語音交流,標志着機器人交互能力的顯著提升。
在機器人B端場景的落地應用方面,今年也取得了新的進展。除了傳統的電力巡檢,亞馬遜公司已將機器人應用於工廠產品良率檢查場景,展示了機器人技術的廣泛應用前景。
商湯科技打造的可控人物視頻生成大模型Vimi榮獲WAIC展覽展示最高榮譽[鎮館之寶],成爲本屆大會最具創新性的展品之一。
在展會上,中國首個全尺寸开源通用人形機器人公版機[青龍]正式發布。
該機器人由人形機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發,具備28個主動自由度,支持靈活運動與精准抓取,是通用人工智能軟硬件开發的理想平台。
特斯拉帶來的Optimus二代人形機器人同樣是展會焦點。
在AI大模型的賦能下,第二代機器人體重更輕,身體控制能力更強,手部關節活動更自然,甚至能完成抓雞蛋等精細操作。
特斯拉預計將於明年开始限量生產人形機器人,並計劃將其成本控制在1萬美元左右,售價預計爲2萬美元。
傅利葉機器人在行業內率先實現量產交付,已覆蓋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家機構和醫院。
其人形機器人GR-1的升級版以及下肢外骨骼機器人ExoMotus M4的亮相,爲康復醫學領域帶來了新的解決方案。
達闥機器人研制的最新人形雙足機器人XR4[七仙女]小紫在大會上首次發布。
該機器人採用碳纖維復合材料打造,擁有超過60個智能柔性關節,能夠以每小時3.5公裏的速度移動,展示了未來機器人技術的潛力。
Mover Mini INS配電室巡檢機器人也在本次大會上首次公开亮相。
該機器人基於[雲-網-端]一體化構架設計,爲電力系統的室內復雜環境提供了高效、智能的巡檢解決方案。
雲深處公司的Lite3和X3機器狗在現場展示了其卓越的直立行走、倒立行走能力,以及抗幹擾平衡能力和AI視覺感知地形自主選擇運動姿態的能力,體現了機器狗技術的先進性和實用性。
大廠伸向To B,獨角獸开拓To C
在AIGC時代之前,已經擁有穩定現金流業務的公司,正積極利用AIGC技術爲這些業務賦能,以實現業務形態的升級與優化。
對於大模型企業而言,價格降低的益處顯著,不僅有助於吸引更多用戶,增加在线用戶時長,擴大流量,還能基於這些流量價值探索更爲理想的商業模式。
傳統互聯網科技大廠傾向於現階段以To B業務爲重心,這一選擇源於其在To B領域的客戶資源優勢。
不論是大模型還是以往的新概念新技術,其在商業化初期往往首先在To B場景中取得成功。
在ToC應用方面,一個典型例子是快手的可靈大模型與快手app的緊密結合。
而在ToB領域,各科技公司則通過與能源、交通、通信等行業的有機結合,推動AIGC技術的應用。
通過自研AIGC模型和技術,企業可以構建相應的AIGC應用,包括平台和App等,根據客戶需求定制出特定的AIGC解決方案。
這種模式與傳統深度學習時代的AI解決方案類似,主要面向ToB市場。
對於在客戶資源積累上相對落後的獨角獸企業而言,直接面向To C市場是更爲現實的選擇。
他們正參照OpenAI的方向,積極拓展C端市場,而國內的一些獨角獸企業已經採取了這一策略。
關於國內大模型的未來進化路徑,關鍵在於與廣大用戶在通用場景中實現自主共創。
用戶的主動權和主動性在此過程中至關重要,而這在To B的兩種合作模式中難以實現。
目前,月之暗面的Kimi聊天機器人在C端的應用表現頗爲亮眼。
根據SimilarWeb的數據,2024年5月,Kimi的訪問量已躋身全球AI產品第23位,成爲排名最靠前的國產大模型。
在當前各大模型競相公布平台訪問量的背景下,這一數據頗具客觀性。
展望未來,大廠繼續深耕To B市場,而獨角獸企業則積極开拓To C市場的趨勢預計將持續一段時間。
直至大廠推出新的C端平台,或獨角獸企業在C端市場取得規模優勢後反哺B端場景,國內互聯網企業的格局或將迎來深刻變革。
結尾:
當前,AI廠商在應用探索上呈現出一種全面鋪开、追求多元化的態勢,但許多廠商尚未找到適合自身且經過驗證的產品路线。
預計在未來一年,AI產品的市場化驗證將成爲衆多廠商的主要战略方向,同時市場上的AI產品數量將繼續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
部分資料參考:機器之能:《落幕再談,[WAIC 2024]的一些細節與預判》,理解商業:《機器人[圍堵]大模型,AI賦能千行百業》,新立場Pro:《2024WAIC:大廠To B,獨角獸To C》,藍洞商業:《國產大模型 WAIC 競技:大廠拼落地,中廠顯焦慮》,雷鋒網:《WAIC 2024 已落幕:大模型再無新玩家,AGI 下半場是計算與應用》
原文標題 : AI芯天下丨熱點丨2024WAIC:大廠拼落地,小廠拼應用
標題:2024WAIC:大廠拼落地,小廠拼應用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9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