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WMORE
琢/磨/基/金
KnowMore Fund
本文1450字 | 閱讀時長約爲4分鐘撰寫 浩然
編輯 朱伶
今日兩市三大指數盤中下探回升,全线收跌,滬指失守3000點。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收2998.14點,下跌0.24%;深證成指收9064.84點,下跌0.04%;創業板指收1755.88點,下跌0.39%。北證50低开高走,收漲1.48%。兩市成交額報6196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1048億,其中上證爲2803億,深證爲3393億。
盤面分析
盤面上,今日地下管網、水利建設、新型城鎮、裝配式建築和減肥藥等概念板塊領漲。建材、工程機械、建築、電信運營和運輸設備等行業板塊領漲。數字水印、光刻機、玻璃基板、鈉電池和次新股等概念板塊領跌。釀酒、文教休闲、煤炭、通用機械、礦物制品等行業板塊領跌。風沙治理、糧食、減肥藥、化肥和人造肉等概念板塊以及商貿代理、公共交通、建材、造紙和釀酒等行業板塊活躍度較高。
消息面上 1.香港低空經濟發展有望提速。香港政府一直與內地相關部門保持緊密溝通,就低空空域使用等相關議題進行交流。香港政府將會繼續參考內地的經驗,並加強與民航局和其它內地機構的聯系,積極研究如何從多方面推動香港發展低空經濟。另一方面,香港相關部門會在規劃新發展區時就低空經濟的土地空間需求作出配合。2.美國銀行表示,投資者在上周投入256億美元至股市,流入規模爲自三月以來最大,同時投入64億美元至債券市場。上周投資者從黃金市場中撤出3億美元資金。科技基金周度資金流入額達87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中國基金迎來自今年2月以來最大的兩周資金流入,達到33億美元。
3.中信建投研報指出,從消費端來看,高溫會對豬肉消費形成一定壓制作用,端午備貨過後,豬價高位疊加氣溫偏高制約,終端白條市場表現或呈現低迷態勢,拖累屠宰量回落,現階段多地氣溫偏高,終端消費缺乏快速提升帶動。綜合來看,生豬產能去化背景下豬價上漲預期不變,主要養殖企業5月已實現盈利,預計後市豬價仍以震蕩上行趨勢爲主。
4.惠譽將中國2024年GDP增速預測從3月的4.5%上調至4.8%。惠譽評級中國主權評級首席分析師Jeremy Zook表示,出口和持續加大的財政支持有助於支撐中國經濟的韌性。外需復蘇有助於推動中國出口勢頭逐步提速,從而拉動國內制造業活動,並爲今年經濟增長提供支撐。
5.中國資產迎來多則利好消息。法國興業銀行兩年來首次增持中國股票,與此同時,兩年前曾看空中國科技股的摩根大通分析師Alex Yao,开始看多中國科技股。另外一則好消息來自中國債券市場,境外投資者已經連續16個月淨买入國內債券,債券持有規模超過4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6.花旗:最新的2024年第三季度預測顯示,全球石油和石油制品存在約20萬桶/日的缺口,如果僅考慮原油,則缺口更大。
後市展望周五三大指數縮量下跌,最具影響力的上證綜指再度回到3000點以下,創近3個月新低。市場成交額創5個月新低。多只滬深300ETF和50ETF午後量能顯著放大,但未能有效護住盤面。本周,上證指數累計跌1.14%,錄得周线五連陰;創業板指跌1.98%。
昨日周四大盤指數僅僅依靠部分權重股托舉,險守3000點整數關口,但今日再度跌破這一重要心理點位,信心衝擊不可謂不小。能否破而後立,需要看市場信心能夠修復,且能否在相對低位吸引觀望資金進場。在最近稅務加大追溯力度等多項對於企業發展環境可能令人有所擔憂的背景下,短期市場大概率在此位置的附近展开拉鋸,7月的重要會議究竟將出台何種政策,將對下半年走勢產生明顯影響。
當前市場性價比 (以萬得全A指數爲參考): 1、市盈率:16.43;十年對比分位點:16.08%;數值所屬區間:機會區間。
2、市淨率:1.40;十年對比分位點:0.59%;數值所屬區間:機會區間。
3、風險溢價當前值:3.83;十年對比分位點:95.88%;數值所屬區間:機會區間。
股票投資性價比
注: 對於“當前市場性價比”內容,如您希望了解更多詳細信息,歡迎微信後台給我們留言。相關工作人員將盡快在工作時段內給您回復。
風險提示
本報告由江蘇真琢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撰寫,報告中所提供的信息盡可能保證可靠、准確和完整,但並不保證報告所述信息的准確性和完整性;本報告不能作爲投資決策的依據,不能作爲道義的、責任的和法律的依據或者憑證。參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存在諸多風險,投資者應詳細閱讀產品及其他相關法律文件。本材料僅供內部交流使用,未經江蘇真琢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許可,不建議向第三方轉載,材料所載的回顧及展望僅爲編寫人根據歷史數據整理所得,作爲個體觀點,可能會隨市場變化而調整,不構成對任何信息受衆群體的任何相關投資建議與預測,亦不構成管理人的任何預測或保證。市場有漲落,投資需琢磨。
END
您,“在看”嗎?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琢磨基金盤後分析 | 6月21日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87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