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多股上漲,拐點還要等一等

2024-05-31 19:02:15    編輯: 天鑫財富
導讀 最近兩年的光伏投資人有點“苦”,產能過剩和價格战的影響下,光伏ETF已經從2022年8月的高點至今跌了55%。但最近光伏板塊开始頻頻反彈,海源復材2連板,銀星能源、鄂爾多斯等漲停。 到底發生了什么,...

最近兩年的光伏投資人有點“苦”,產能過剩和價格战的影響下,光伏ETF已經從2022年8月的高點至今跌了55%。但最近光伏板塊开始頻頻反彈,海源復材2連板,銀星能源、鄂爾多斯等漲停。

到底發生了什么,讓光伏板塊垂死病中驚坐起?導火索是5月29日,國務院發布《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提到要合理布局硅、鋰、鎂等行業新增產能。之後市場傳出相關部門或將暫緩新增硅料產能審批。

“有形的手”推動供給側改革來解決產能過剩的症結,看起來邏輯很順,光伏反轉時刻似乎已經到了。但參考上周召开的光伏座談會,同樣是引導產能出清的邏輯下,光伏只出現了“一日遊行情”。同樣的邏輯“翻版”,本次光伏行情也大概率難以持續。

爲什么監管引導產能出清,帶不來光伏的反轉?本文持有以下觀點:

1、產能出清的邏輯需要驗證。光伏是民營企業爲主的市場化行業,政策雖然能決定新產能的審批。但很難主導在已經落地的產能中,企業的生產計劃。但問題是,即使是已落地的現有產能,光伏每個環節也基本過剩30%-40%。

2、兼並重組才能做實產能出清的邏輯。雖然現有產能已經過剩,但通威股份等頭部廠商爲了擴大市場份額,仍在已獲准的產能中擴大生產。在當前行業形勢下,只有出現光伏小廠撐不下去,大廠开始對行業兼並重組才能真正的做實產能出清的邏輯。

3、不能忽視光伏出海的風險。在目前國際環境中,中美在家電等低端制造業保持合作,但在光伏等中高端產業上競爭越來越激烈。考慮到多個光伏頭部企業海外收入佔比超過50%,歐美日益嚴重的貿易保護措施也給光伏企業埋下了隱患。

01 政策出手,光伏大漲

最近一周光伏行業出現了頻頻反彈。今天光伏股再次集體上漲,海源復材2連板,銀星能源、鄂爾多斯漲停,東方日升、大全能源上漲幅度也都在4%以上。

5月29日,國務院發布《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提到要合理布局硅、鋰、鎂等行業新增產能。有記者進一步採訪後爆料在引導產能有序發展方面,相關部門或將暫緩新增硅料產能審批。

政策可謂是直擊要害,光伏股的症結就主要在於供給側。截至2023年底,國內光伏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各環節名義產能已增至900GW以上,而2024/25年全球光伏裝機分別510/620GW。光伏產能嚴重過剩下,企業只能踩踏式降價,造成利潤大減。一季度,光伏板塊淨利潤同比下降71.98%。

如今政策進行供給側改革,限制光伏產能帶動光伏大漲的邏輯看起來非常順。那么,光伏是不是就此迎來了向上拐點呢?我們不妨從上周光伏板塊的表現中找答案。

最近一次光伏暴漲的行情,甚至要超過今天。5月22日,光伏有超20只個股漲停,甚至其中有6家漲幅達到了20%。而板塊上漲的邏輯,幾乎是今天的供給側產能出清的“翻版”。彼時,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召开“光伏行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鼓勵行業兼並重組,暢通市場退出機制。

那引導產能出清的消息,只帶來了“一日遊行情”。光伏板塊暴漲之後馬上就急轉直下,5月22日,光伏ETF上漲4.6%。但24日就下跌了3.6%。上次“有形的手”調控只帶來了一日遊行情,也給今天這次光伏行情埋下了陰影。

那爲什么政策引導產能出清,這種看起來比較順的邏輯卻很難帶動光伏板塊持續上漲呢?

02 產能出清邏輯仍待驗證

雖然政策在引導去產能,但企業的擴產行爲也不少,今年5月,通威股份一個20萬噸的新建硅料項目正式投產。

政策引導出清,頭部企業卻在擴產,這其實反映出了光伏產能出清的邏輯仍需要時間去實現。邏輯也不難理解,與鋼鐵這種國有企業控制的不同,想要降產能就可以一刀切地把產能壓下來。光伏畢竟是民營企業爲主的市場化行業,政策雖然能決定新產能的審批或者新項目的融資,但很難主導企業在現有落地產能中的生產計劃。

而僅依靠現有的落地產能,光伏行業也仍處於供給過剩的局面。還是以硅料爲例,2023年中國新增硅料產能96萬噸,這部分產能陸續在今年釋放,產生的結果是硅料每個月需求增長的速度都達不到供應量增長的速度。根據華夏能源網報道,今年每個月硅料行業庫存增加2-3萬噸。另據財聯社的報道,每個光伏環節產能基本過剩30%-40%。

在現有產能仍是供大於求的狀態下,市場只能更依賴企業自發調節產能,但企業顯然不太可能統一壓縮產能。5月份以來,雖然有部分企業开始停產檢修,但正如上文提到的像通威這種大廠仍在已經獲准的產能中加碼生產。

而行業逆周期的擴張行爲對企業來說是完全合理的。企業通過逆周期擴張來成功擴大市場份額的成功案例也比比皆是。比如,三星靠舉國之力在DRAM領域的反周期投資大法掀翻了日企成爲全球霸主。紫金礦業因爲背靠金主用逆周期並購的策略,從一家地方礦廠成長爲全球礦企龍頭之一。

回過頭看光伏行業,目前主產業鏈各個環節均尚未出現一家獨大的壟斷式企業,2023年CR3均不足50%,仍處在內卷階段,頭部光伏公司顯然有繼續擴大市場份額的訴求。而頭部公司顯然也有能力在逆周期時,靠着規模成本優勢把小企業擠出市場。比如一季度,通威股份毛利率仍有9%,而同賽道的小企業毛利率僅在1%左右。

由此可見,在當前行業形勢下,只有出現光伏小廠撐不下去,大廠开始對行業兼並重組才能真正的做實產能出清的邏輯。除了需要繼續等待產能出清,光伏出海也面臨黑天鵝。

03 不能忽視的出海黑天鵝

如果說過去光伏的主要症結是供給過剩,那么現在光伏又多了一個潛在的需求隱患。

5月14日,美國宣布對中國光伏加徵關稅,將用於制造太陽能組件的光伏電池從25%提高到50%。事後,多家光伏企業表示影響不大:“美國主要是針對從中國進口的光伏電池(組件),沒提及從東南亞進口的產品。目前國內光伏產品都是從東南亞出貨到美國,不受關稅影響。”

雖然本次美國對光伏加徵關稅算是“虛驚一場”,但從中長期維度看,光伏出海仍面臨巨大隱患。目前的國際形勢是,美國對中國家電等低端制造業保持合作,而對光伏、新能源汽車、芯片等中高端行業圍堵。在這個大背景下,不排除美國對光伏產業做出下一步動作。

而歐洲也正有可能效仿美國,歐盟不僅加大了對歐洲光伏企業的幫助,也針對我國光伏展开反補貼調查,力圖通過限制外部企業、產品准入資格等方式,來體系化的支持本地光伏產業的發展。

歐美的舉措也給光伏通過打开歐美市場消化產能的路徑埋下了隱患。與國內大部分中高端制造業對海外依賴較小不同,光伏企業海外營收佔到了相當高的比重,多個頭部企業海外營收佔比在5成以上,如2023年晶科能源海外營收佔比63%。

不僅營收佔比大,海外市場接受議價能高,競爭也更少,是很多光伏公司的利潤中心。如2023年晶科能源國內毛利率只有6.2%。但在歐洲毛利率能超過20%。光伏對海外市場依賴較高的處境,意味着隨着各國加大貿易保護,國內光伏企業也面臨着潛在的不利影響。

以此來看,本次的光伏供給側改革雖然拉开了光伏行業向好發展的序幕。但在外有海外壓力,內有產能出清尚未完成的情況下,光伏的拐點恐怕還要再等一等。

來自“讀懂財經”,作者:楊揚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標題:光伏多股上漲,拐點還要等一等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7829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