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奧迪攜手邁進新合資時代:新質生產力

2024-05-28 18:30:30    編輯: robot
導讀   5月20日,一個於普通人而言“小而美”的日子裏,正酝釀着一場足以影響中國新能源產業格局的大事件。   繼2023年7月籤署深化战略合作諒解備忘錄後,上汽集團、上汽大衆、奧迪汽車正式籤訂合作協議,...

  5月20日,一個於普通人而言“小而美”的日子裏,正酝釀着一場足以影響中國新能源產業格局的大事件。

  繼2023年7月籤署深化战略合作諒解備忘錄後,上汽集團、上汽大衆、奧迪汽車正式籤訂合作協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下簡稱ADP)智能數字平台聯合开發正式啓動。自此,奧迪成爲了首個和中國車企聯合开發全新電動車的豪華品牌。

  啓動儀式所在的北外灘國客中心碼頭上,遊輪的汽笛聲、人們的歡笑聲、江面上的粼粼波光,共同見證了這場汽車產業新時代華章的啓幕。就像在這裏結束使命,匯入黃浦江的蘇州河一樣——合資車企的舊模式結束了,新模式正在啓航,一個充滿冒險又蕴含機遇的中國新能源產業新時代正在到來。

  種下一顆種子,發出新質生產力的芽

  關於上汽和奧迪,衆所周知的故事是,上汽與奧迪的母公司大衆集團於1984年正式成立了合資公司上海大衆。但鮮爲人知的是,後來人們印象中由一汽奧迪負責生產的奧迪經典車型——奧迪100,其實於1986年就在上海大衆組裝了100輛。

  40年中,雖然上汽與奧迪同框出現是近兩年的事,但大衆對中國汽車行業的“啓蒙”作用卻不可磨滅。現在,中國汽車行業從引進外資、拿來主義,到正向研發、引領世界,再到反向合資,實現了用技術反哺外方。

  當前汽車出海是時髦話題,但眼下,與其說中國車企要衝出華夏,邁向全世界,不如反過來說海外車企更需要中國市場,更渴望中國技術。

  於是在時代的召喚下,原本就羈絆深厚的上汽與奧迪再次走到了一起。

  奧迪爲什么選擇中國,爲什么選擇上汽,都是有战略考量的。

  先來看爲什么選擇中國。

  上汽集團副總裁兼上汽大衆總經理賈建旭告訴澎湃新聞記者,中國市場對奧迪的重要性在三個方面得以體現。奧迪方面有三層考慮。

上汽集團副總裁兼上汽大衆總經理 賈建旭

  他表示:“第一,最好的電動化零部件企業現在都在中國。第二,包括座艙數字化、智能底盤、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數字化技術的發展進程中國最快。第三,他們認爲中國消費者已經比全球其它國家消費者更挑剔,因爲全球消費者把車還是作爲一個出行的工具,中國消費者除了作爲出行工具以外,甚至於已經成爲第三空間的概念。”

  因此,對於電動化進程不算太快的奧迪來說,要想讓“電動車種子”發芽,首先要選擇中國這片具有新質生產力的土地。

  再來看爲什么選擇上汽。

  當前,奧迪品牌的純電動車基於大衆集團的4個電動車平台打造,包括J1高性能電動平台、MEB平台、MLB evo平台和PPE平台。如果奧迪要提升旗下新能源車的市場競爭力,無疑需要根據中國市場需求,开發專注於中國的全新平台。

  而上汽作爲擁有強大自研純電專屬系列化平台能力的車企,又是奧迪的“老朋友”,選擇它再合適不過了。雙方不僅意識統一、認知接近,而且在供應鏈和產業鏈資源又可以有所共享。賈建旭透露,上汽大衆位於安亭的工廠將於本月24日开始改造,計劃十個月後投產奧迪新車型。這就是產業鏈資源共享的最新實踐。

  在新能源賽道上,“在中國,爲中國”是奧迪成功的必要條件。用賈建旭的話來說,合資企業的中外雙方,要利用中國今天最強的東西走出一條新賽道。

  全軍出擊,突破研發桎梏

  奧迪上汽的合作項目有多重要,從項目CEO宋斐明(Fermín Soneira)直接向奧迪全球CEO匯報這一點上可見一斑。

奧迪·上汽合作項目CEO宋斐明致辭

  這個項目不僅重要,而且很難。如何在滿足全球標准的前提下,又能夠滿足中國消費者需求?簡單來說,既要快,又要准——开發周期要快,需求洞察要准。

  現在的中國市場,一款新車的研發周期已經從傳統造車時期的48個月被壓縮到18-24個月,所以在“快”這一點上,對奧迪構不成挑战。

  此次合作將圍繞“智能數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進行產品落地,它不僅名字聽上去很智能,事實上也的確與傳統的“車型架構/平台”概念有所不同。

  在傳統汽車研發中,因爲地理上的跨度,一個簡單的修改就需要重新制作模型,再郵寄給另一方,這樣傳統的研發方式把時間都消耗在了運輸上,研發周期自然短不了。

  而這個“智能數字平台”可以做到开發全數字化,中、德雙方的研發人員可通過线上和线下相結合的模式做到實時修改、同步研發,就好比當下流行的在线文檔。在這一模式下,奧迪和上汽合作項目的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

  不僅如此,奧迪·上汽合作項目CEO宋斐明(Fermín Soneira)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當中國團隊休息的時候,德國同事會基於中國團隊的成果接力,我們的工作時間總的算下來一天有20個小時。”這不是提倡“996”內卷,而是合力利用時差,實現奧迪、上汽、上汽大衆三方的研發人員1+1+1>3的工作效率。

  在上汽奧迪新平台的背後,還有一家名爲“零束科技”的公司,它是上汽集團子公司,將負責與奧迪一起共創、聯合开發具有奧迪DNA的智能車全棧解決方案。目前,零束銀河智能車全棧解決方案已經規劃了四代路线圖,概括來講,從AI大模型到多模人機交互、從OTA到跨域/中央集成架構,一切關於智能化的方案,都將由這家公司進行賦能。

  只要上汽奧迪有需要,零束科技將毫無保留地輸出它的技術資料。

  在全新研發模式和強大資源的加持下,汽車研發周期可以縮短30%以上。這種汽車研發創新模式,無疑是奧迪·上汽合作項目催生出的新質生產力,是顛覆傳統造車思維後產生的質變。

  不過,雖然中國智能電動車領跑全球,但也已經進入了產品趨同後的貼身卷鬥階段。對於奧迪而言,如何保持對中國市場做出迅速反應的同時,又要保證“奧迪的格調”,同樣值得思考。

  對此,宋斐明認爲:“新平台主要基於奧迪車輛生產需求开發,所以每個產品都將傳承奧迪品牌DNA。”硬件方面,會延續奧迪對於細節的把控和追求,堅持使用高端的材料。軟件方面,將在產品中應用前沿的智能網聯技術,奧迪高端的駕控體驗及系統也會融於車型定義中。

  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奧迪上汽新平台下的產品战略,那就是“基於中國新能源車行業的新質生產力打造的奧迪電動車”。

  屆時,造車新勢力當前視爲護城河的高倍率快充、中央集成架構等技術都不再是他們的“專利”。當整個行業在科技配置、在开發效率上逐漸拉齊進度後,“標准”和“格調”就成爲了劃分品牌檔次高低的重要指標。

  正如宋斐明所說:“你再快的速度,如果不能達到奧迪的要求,這個東西就堅決不能上。”

  從引進到輸出,中國汽車行業迎來新合資時代

  從企業的層面看,奧迪與上汽的合作是奧迪爲了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的期待。

  而站在行業的高度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雙方的合作就是這句口號指引下的最新實踐。

上汽集團與奧迪汽車已籤署合作協議,進一步強化合作

  過去十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由不到10萬輛增長到949.5萬輛,增長百倍有余。海外年銷量由8.6萬輛上升到120.8萬輛,增長了14倍。在此過程中,從“863計劃”到“十城千輛”計劃,從高額補貼到市場化競爭,我國也經歷了各種電池技術路线、各種動力驅動方式的選擇。在長期的內部競爭和優勝劣汰洗禮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可以說已經傲視全球。

  當海外車企在合資公司中從擁有絕對話語權,到中國團隊“說了算”;當“市場換技術”變成“技術反向輸出”;當海外品牌車型從“加價躺賺”變成“打骨折”;當中國車企开始佔據歐美各大車展主舞台;當北京車展上看到的“國際友人”數量比肩國人時,以中國品牌爲核心的“新合資時代”便已經到來。

  正如5月20日的發布會主題“美美與共,共啓新篇”所表達的含義,從舊合資時代到新合資時代,合資車企雙方的關系也經歷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演化。

  奧迪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不僅僅是一個“資方”,中國對於奧迪而言也不只是一個“市場”,雙方拿出各自最尖端的技術儲備進行深化合作,不僅是奧迪這個百年豪華品牌在電動車時代確立新品牌價值的落點,也代表着中國汽車技術跨出了爲世界賦能的第一步。



標題:上汽奧迪攜手邁進新合資時代:新質生產力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7662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