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4月以來,八年間中央環保督察組4次向湖北指出洪湖水問題,但洪湖水環境和水生態下滑的趨勢並未得到遏制。
2012年以來,洪湖水質持續惡化,2021年至今一直爲Ⅴ類。水生植被覆蓋度僅佔全湖面積12%,不到有記錄以來歷史較好水平的五分之一,沉水植物幾乎消亡,野生紅蓮面積大幅度減少,底棲動物多樣性降低,物種數僅爲有記錄以來歷史較好水平的四分之一。
洪湖的問題是如何造成的?未來洪湖的治理該如何進行?水生態將如何恢復?
5月18日,澎湃新聞在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前身之一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專訪了長期關注洪湖水生態問題的厲恩華研究員。
5月18日,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厲恩華在辦公室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澎湃新聞記者 鄭朝淵 圖
中國科學院洪湖溼地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掛牌在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爲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圖
上世紀90年代开始,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科研團隊就开始關注溼地。1992年該所蔡述明研究員團隊在洪湖建立了首個洪湖溼地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在他的帶領下,該團隊一直致力於洪湖研究,並以此爲基點輻射到整個江漢平原、長江中下遊地區开展溼地相關研究和保護治理工作。
蔡述明生前曾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常務委員。2005年由“溼地公約”締約方大會常務委員會投票決定,將三年一度的國際溼地科學研究的最高獎——溼地保護科學獎授予蔡述明,以獎勵他在溼地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科學研究中所做出的傑出貢獻。
厲恩華的辦公室是蔡述明曾經辦公的地方。在前輩的帶領下,從2007年至今,厲恩華團隊每年都會編寫湖北洪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報告,對洪湖的水生態狀況有着持續觀測研究。
從洪湖植被長期觀測結果來看,洪湖植被退化從西北和東北區域开始,逐步向中南部“敗走”。 圖爲5月6日洪湖植被分布圖 受訪者供圖
在採訪中,厲恩華拿出一張洪湖遙感圖並解釋說,從長期觀測結果來看,洪湖植被退化從西北和東北區域开始,逐步向中南部“敗走”,相關結果可以表明,水體富營養化是影響洪湖水質和水生態狀況的主要驅動因素,而氣候變化(洪澇災害)是重要推手。
在沉水植被退化消失後,作爲淺水湖泊,底泥很容易被擾動,底泥的內源釋放,構成重要的內源污染;在外源污染沒有有效消減的情況下,內源污染又凸顯,形成“雙源疊加”現象,導致水質愈差,水生植被恢復愈加困難,並由此形成了水質惡化與植被退化的“惡性循環”。
洪湖的水環境質量下降、水生態退化的表象在湖裏,根源在流域。厲恩華在採訪中多次強調洪湖治理要流域一盤棋,制定統一的規劃,治理修復項目要統籌,湖內湖外的治理要相向而行,以期打破“惡性循環”,形成良性循環。
以下爲對話全文:
“雙源疊加”
澎湃新聞:長江中下遊湖泊的水生態狀況整體如何?
洪湖內鬥湖漁場
厲恩華:近年來長江幹流水質整體改善,從水生態方面來看,長江中下遊個別湖泊的生態有所改善,但多數湖泊尤其是大型淺水湖泊的改善速度較慢。原因在於,該區域人口衆多、开發歷史悠久、水產養殖業發達,湖泊是整個流域的匯,流域內產生的許多污染物最終都需要依靠湖泊消納,最終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另外,這些湖泊此前很長時間都是養殖湖泊,作爲漁業基地使用的,魚類長期擾動導致湖泊生態系統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健康的,另外,養殖投餌投肥等大量外源污染輸入,導致底泥也富營養化,使得內源污染成爲這些淺水湖泊的重要污染源。同時,長江中下遊又是我國經濟較發達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給湖區環境的壓力依然存在,再疊加全球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在多種因素的疊加影響下,這些湖泊的治理和修復,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
澎湃新聞:洪湖的水環境和水生態狀況現狀如何?發生了哪些變化?
厲恩華:洪湖的現狀有兩個突出特徵,第一是水體的透明度降低,遠看是一湖濁水。透明度低時,我們的透明度盤放到水裏就看不見了,透明度平均只有十幾釐米。
第二是沉水植被消失。以前开船過去總能看到水草,現在看不到了,這是兩個最直觀的表徵。
澎湃新聞:導致洪湖水環境和水生態狀況下滑的原因有哪些?
厲恩華:導致洪湖現狀的因素有很多,但導致水生植被退化的最根本原因是水體富營養化。洪湖承接上遊整個四湖流域的來水,雖然不同地市的污水排放量不同,但無論是生活污水,還是農業面源污染,甚至養殖污染,最後都匯入到洪湖。
5月14日,荊州監利市網市鎮,一台挖掘機正在挖掘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旁排灌渠內的底泥。此前,督察人員在抽查時發現養殖場存在糞污外排現象。
我們在2022年每月監測一次,洪湖92%的水來自四湖總幹渠。從洪湖水生植被退化的過程看,洪湖水生植被從湖區西北區域和東北區域逐漸向中南部區域“敗走”。西北的藍田河口是洪湖的主要入水口,而東北北部洪湖與總幹渠是互聯互通的,因此從植被退化的路徑看,長期的入湖污染物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氣候變化也對洪湖水生態產生重大影響,從時間節點來看,2016年大洪水和2020年大洪水都加速了水生植被的退化、消亡。
澎湃新聞:您認爲哪個是主因,哪個是推手?
厲恩華:水體富營養化是基本的驅動因素,氣候變化是重要推手。但大型湖泊的衰變,肯定是由多種因素共同導致的,比如說,長期圍網養殖,洪湖從上世紀90年代开始大規模圍網養殖,2004年洪湖圍網養殖面積已經佔據湖泊面積的75%以上。養魚養蟹不僅消耗和破壞水生植物資源、破壞水生態環境、導致水體富營養化,同時還需要投餌和投肥,加劇了底泥富營養化。
近年來洪湖开展保護修復工程,養殖圍網拆除,湖面變得开敞,風的吹程相對增加,因此風浪很容易起來,加之沉水植被的消失,底泥失去植被的保護很容易被攪起,透明度進一步降低,導致水生植被更難恢復,由此形成水質惡化和水生植被退化的惡性循環。
湖內湖外治理相向而行
澎湃新聞:如何打破這種惡性循環?
厲恩華:想要打破這種惡性循環,需要採取湖內湖外相向而行的治理策略。一方面對四湖流域的污染進行治理,改善入湖水質,減少外源污染。如果上遊不發力,入湖水質得不到改善,湖內的生態修復必然事倍功半,修復效果也難以持久。
洪湖部分區域水質已富營養化
另一方面通過調控水位等方式恢復洪湖的水生植被,控制內源污染。打個比方,如果水生植被不恢復,即便往湖裏倒礦泉水,水質也不會明顯改善,因爲沒有植被的保護,底泥一直被攪動,底泥中的營養物質一直釋放,是難以達到治理效果的。因此,隨着入湖水質的改善和提高、水生植被的逐步恢復,洪湖才能逐步形成水質改善和植被恢復的良性循環,這樣整體的生態系統才能得以恢復。
我們必須堅持系統治理、統籌治理、久久爲功的思想。湖內,核心是改善生境和恢復植被。從水位調控入手,逐步恢復植被,提高水體的自淨能力,才能啓動良性循環,恢復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我們認爲洪湖治理應該形成一個總體修復方案,從外向內,由淺入深,由易到難來恢復,分區、分步來實施。
澎湃新聞:洪湖上遊四湖地區農業、畜禽和水產養殖業發達,這些污染總是要匯集並尋找出處。
厲恩華:首先,應該做好這些污水尾水的達標排放。其次是做好這些污染物的消減:四湖地區大大小小的湖泊很多,不同的湖泊因其功能不同,應對這些湖泊實施分類管理,比如水源地或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區,應該加強保護;一些湖泊以養殖爲主,可以放寬水質要求,提高漁業產量。另外,在水產養殖比較集中的區域,合理規劃出一些水塘,用以消納周邊的養殖尾水,消減污染物,減少面源污染;同時,澇時蓄水、旱時灌溉,這也是一種值得探索的區域污染控制措施。此外,在一些蓄滯洪區,合理規劃一些區域,可以蓄滯洪水,也可接納周邊的匯水尾水、恢復水面,既能發展溼地產業,又能蓄滯污染物、淨化周邊污染,對於洪水的資源化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都有重要意義,需要加以探索。
澎湃新聞:爲了恢復洪湖水生植被,要不要馬上在湖裏種草?
厲恩華:如果洪湖整體水環境沒有得到有效改善,而強求種草,它的效率非常低,也可能會前功盡棄。洪湖的水位可以人爲調控,我們可以通過調控水位進行曬灘,促進植被的自然恢復。我們之前觀測到洪湖底泥中的種子資源可能不足以支撐沉水植物自然恢復,因此可以在降水位、曬灘的同時,撒播水生植物的種子,這樣才能促進大規模的“自然恢復”。荊州市去年10月开始實施的洪湖水位調控措施,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制定總體規劃,流域統籌治理
澎湃新聞:中央環保督察八年來,一直在關注洪湖的水問題,我們觀察到近年來地方政府也針對洪湖治理做了一些工作,但效果似乎並不理想,水環境和水生態仍在下滑。從系統的角度,您認爲洪湖治理該如何發力形成合力?
厲恩華:我的想法是,第一,堅持流域觀、系統觀,實施統籌治理。流域是一個綜合的地理生態系統,湖泊溼地生物多樣性和資源環境保護所涉及的水系連通、水文過程調控、水污染治理、水生態改善,都要從流域着手,“只盯着一個湖,是管中窺豹”。
如果無法控制流域的上遊和整體,下遊湖泊的問題是解決不好的。這裏面的統籌要包括從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布局來考慮。流域的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發展也應該統籌到這個總體規劃中來,這樣我們可以預測經濟社會發展會對洪湖生態環境帶來怎樣的變化和影響。
第二,湖泊治理涉及的管理部門很多,過去叫“九龍治水”,但其實洪湖的治理涉及的部門不止九個。我認爲應該有個機構來統籌這些部門的資源,無論是各部門制訂的規劃還是實施的保護修復措施,都應該統籌起來,最後形成合力,不能各部門只做自己的規劃,完成自己的任務。河湖長制和流域管理委員會等流域層面的協調機制應該進一步強化。要建立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職責清晰、權威高效、運行協調的湖泊流域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管理合力。
第三,對洪湖的治理要有總盤子,基於洪湖現狀,制定總體保護修復方案,分出輕重緩急、分區分步實施、一個個去做、去落實,逐步實現洪湖水環境和水生態的改善。
最後,針對當前洪湖面臨的突出問題,爲有效支撐其水環境治理和水生態修復,應加強觀測和科學研究。如开展洪湖水環境改善技術研究,洪湖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變化過程與機制研究等等,以應對氣候變化、維護溼地生物多樣性、增強生態系統健康、促進保護和管理目標的實現。
標題:四次被中央環保督察點名,洪湖該如何打破“惡性循環”?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73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