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如何讓教育更走心?杭州一中學打造課本裏的博物館

2024-05-19 18:51:33    編輯: robot
導讀   中新網杭州5月19日電 題:博物館如何讓教育更走心?杭州一中學打造課本裏的博物館   作者 王題題   博物館作爲文化傳播和教育的重要場所,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與作用。那么,校園博物館該如何服務教...

  中新網杭州5月19日電 題:博物館如何讓教育更走心?杭州一中學打造課本裏的博物館

  作者 王題題

  博物館作爲文化傳播和教育的重要場所,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與作用。那么,校園博物館該如何服務教育,實現高質量育人?

  近日,中新網走訪杭州採實教育集團澎揚中學(下稱“澎揚中學”)的校園博物館,探索該校“課本是座博物館”新型學習空間的魅力所在。

  走進澎揚中學的“課本是座博物館”新型學習空間,映入眼簾的是,《蘭亭序》《步輦圖》《出師表》《清明上河圖》等初中各類教材插圖中的相關作品,按照課本教學的進程,井然有序地陳列着。

  “這些展出的作品,是我們從上城區政協文史研究會的藏品中遴選出上百件歷史、語文、美術等初中課本中涉及的文物,然後運用數字掃描技術制作而成的復仿件。”澎揚中學校長呂陽俊介紹說,而整個新型學習空間的展品都服務於學校各個學科的課堂教學,教師提前預約即可使用。

  走近場館中1:1還原的《清明上河圖》,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的畫作,從視覺上給人一種震撼,激發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呂陽俊指着《清明上河圖》中汴河虹橋的內容說,這一部分就是課本教材中展示的內容。在書上,這一張圖片只佔很小的尺寸。即使教師在課堂中投屏放大,也很難讓學生感知北宋都市生活是怎樣的繁華景象,畢竟書中的圖和實物給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在該校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把課堂搬到校園博物館內,學生在1:1還原的《清明上河圖》前進行學習,近距離感受全圖的真實大小,了解課本所選取的局部圖在全圖中的位置。教師通過這種沉浸式的課堂氛圍,加深學生對《清明上河圖》的印象,培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從文物中獲取有效信息,還原歷史現場,是我們打造這個新型學習空間的初衷之一。”呂陽俊坦言,但更重要的是,學校希望學生能像考古學家一樣,經歷了歷史知識的產生過程,培養了歷史思維,激活文化自信。

  基於此,在該校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會以展品爲核心設計一些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課堂學習任務。比如在學習宋代經濟和社會生活這一課堂的內容時,教師會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這些小組在《清明上河圖》的不同位置進行觀察、討論,了解宋代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的特點,並總結出觀點進行小組分享。

  此外,在學校的博物館內,該校還以“素養導向、綜合學習、學科實踐、因材施教”爲理念設計了《澎揚說》《研城記》《國潮文創》《語你遊繹》《雲遊藝象》《陶瓷藝術》《本草探祕》《宋韻美學》等一系列課程。

  據悉,在這些課程中,學生不僅能夠聆聽館藏文物背後蕴含的歷史故事,還可以創作各類文創產品,參與博物館的設計和完善,從而培育創新思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汲取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換。

  “這就是我們打造這個校園博物館的意義!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在上百件文物中閱讀九州大地的浩瀚歷史與璀璨文化,領略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印記和精神財富。”呂陽俊如是說。



標題:博物館如何讓教育更走心?杭州一中學打造課本裏的博物館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7280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