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已經習慣於使用指紋解鎖手機、通過刷臉進行支付。生物識別技術爲日常生活帶來了更多的便利性。除了影響日常生活,生物識別技術在汽車領域也得到了廣泛應用,並且在近幾年呈現出加速普及的趨勢。根據相關報告預測,到2025年,全球1/3的新車將配備生物識別傳感器。生物識別技術究竟如何影響汽車行業?將爲汽車行業帶來哪些變革?本期《質用車》將爲大家具體分析。
一、什么是生物識別技術?生物識別技術具有哪些特點?
所謂生物識別技術,就是通過計算機與光學、聲學、生物傳感器和生物統計學原理等高科技手段密切結合,利用人體固有的生理特性(如指紋、臉象、虹膜等),以及行爲特徵(如筆跡、聲音、步態等)來進行個人身份的鑑定。與傳統身份鑑定相比,生物識別技術具有以下特點:
1、隨身性:生物特徵是人體固有的特徵,與人體是唯一綁定的,具有隨身性。
2、安全性:人體特徵本身就是個人身份的最好證明,滿足更高的安全需求。
3、唯一性:每個人擁有的生物特徵各不相同。
4、穩定性:生物特徵如指紋、虹膜等人體特徵不會隨時間等條件的變化而變化。
5、廣泛性:每個人都具有生物特徵。
6、方便性:生物識別技術不需記憶密碼與攜帶使用特殊工具(如鑰匙),不會遺失。
7、可採集性:生物特徵易於測量。
8、可接受性:使用者對所選擇的個人生物特徵及其應用愿意接受。
基於以上特點,生物識別技術具有傳統身份鑑定手段無法比擬的優點。採用生物識別技術,可不必再記憶和設置密碼,對重要的文件、數據和交易都可以利用它進行安全加密,可以有效防止惡意盜用,使用更加方便。
二、生物識別技術在汽車行業中的應用
生物識別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已經較爲普遍,並且這些技術也在快速融入汽車行業。目前,生物識別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主要包括指紋識別、聲音識別、手勢識別、面部識別、虹膜識別等。
1、指紋識別
指紋識別技術主要根據人體指紋的紋路、細節特徵等信息,將其與在已知數據庫中的指紋特徵點進行比對,從而鑑別個人身份。指紋識別應用於汽車領域的時間不算短,早在2004年,奧迪A8L就配備了指紋啓動按鈕,之後的保時捷等車企也陸續研發並上线了這項技術。
指紋採集器小型化、價格低,適合大規模普及。不過,指紋採集會受到手指皮膚受損、溫溼度等外界使用環境影響,並且容易被獲取和低成本復制,如指紋模、人工手指等,存在安全隱患。
2、聲音識別
聲音識別是目前汽車上普及率最高、同時使用頻率最多的生物識別技術,其主要應用途徑爲智能語音控制,通過特定的語音指令來操控車輛。
相比其他生物識別技術,聲音識別更加簡單方便。但缺點在於容易受到外界雜音幹擾,並且目前的車載智能語音控制功能對於使用者的普通話要求較高,無法識別方言。
3、手勢識別
與聲音識別相似,手勢識別也是一種“非接觸式”的控制方式,當駕乘者的手接近觸控屏或中控台上的傳感器時,系統就可感應到手部的操控動作,無需實際接觸,就可實現接打電話、調節音量、選擇歌曲、控制車輛等功能。手勢識別還分爲靜態手勢識別和動態手勢識別。其中,長安汽車旗下UNI-K等車型搭載的是靜態手勢識別功能,而寶馬7系、5系以及X7(配置|詢價)、X5(配置|詢價)等車型均採用動態手勢識別功能。
手勢識別同樣具有操作簡單方便的優點,且不會受到外界環境影響。不過,目前汽車上的手勢識別只能控制特定的功能,拓展性不強。並且手勢識別通常需要使用者對准傳感器,如果位置偏離可能無法准確識別。
4、面部識別
面部識別是通過臉部特徵和臉部器官之間的距離、角度、大小外形等,進而量化出一系列參數進行識別的技術。面部識別的應用場景十分廣泛,包括監測駕駛員注意力是否集中、駕駛員身份識別等。前者主要應用在凱迪拉克Super Cruise、斯巴魯DriverFocus等智能輔助駕駛系統中,後者經常出現在諸如阿維塔11、零跑C01等具備FACE ID識別功能的車型上。
面部識別採集方式簡單隱蔽,並且在不同應用場景下可收集多個人臉信息。但面部識別很容易受到光线、聚焦、人臉姿態等因素影響,同時對於面部特徵比較鮮明(如眼睛小)的人可能會出現誤識別(如識別爲疲勞駕駛)。
5、虹膜識別
虹膜識別是通過人體獨一無二的眼睛虹膜特徵來識別身份的技術,被廣泛認爲是目前精確度、穩定性、可升級性最高的身份識別系統。虹膜識別技術在2021年首次應用於寶馬iNext車型,現代汽車於2022年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虹膜認證系統專利,可通過掃描眼睛虹膜進入車輛。
相比指紋識別和面部識別,非接觸式的虹膜識別有着更高的安全性,因其構造獨特,難以被其他人模仿。虹膜識別系統包含軟件和硬件兩大模塊,除了軟件層面存在難度,檢測設備造價高,攝像頭穩定性不足等因素也限制了這項技術的普及發展。
標題:淺析生物識別技術在汽車領域的發展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7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