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標普全球一份產業資助研究,如果要實現淨零碳排目標,2035 年銅年需求量可能會翻倍達到 5,000 萬噸,保守估計也是未來十年需求成長三分之一,但我們有那麼多的紅色金屬嗎?
銅的導電度僅次於銀,廣泛用於日常生活,從麵包機、空調到微晶片等各種產品都可以看到銅的身影,普通汽車銅用量就約 29 公斤,國際銅業協會(Copper Alliance)指出,電動車的銅用量是油車的兩倍;如果要擴大太陽能、風力發電等間歇性再生能源裝置量,也需要更多輸配電線網路,需要數百萬公尺長的銅線來部署更複雜的電網。
回收銅無法滿足需求,提高礦產也有許多難題。礦場開採本就昂貴複雜耗時,一方面憂心需求下降,隨著礦石品位下降,開採新礦牀也變得越來越困難、更加昂貴,需要開採更多巖石才能獲得相同數量的金屬,再加上日益嚴格的環境、社會規範,比起開發新礦牀,現在業者也更傾向透過併購來獲得資源。
像是必和必拓(BHP)日前提議以 390 億美元收購競爭對手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擴大銅礦業務。
如果沒有足夠的銅供應,能源轉型或許就會偏離軌道。銅原本就是做為經濟風向標的大宗商品,其漲跌與工業生產同步,高盛表示,銅價自去年 11 月底以來大漲 26%,更預估到 2026 年,銅價將有機會達到每噸 1.5 萬美元。
高盛預計,礦業在未來十年需要花費 1,500 億美元來解決每年 800 萬噸的供應缺口。
目前大多銅礦場都在拉丁美洲和非洲,在當地加工後生產更濃縮產品,再出口到其他國家進行冶煉生產銅。其中中國在銅、鋰和鈷等金屬供應鏈方面的主導地位,美國和德國等則正在尋求在當地或從盟友採購更多金屬。
同時也不能忽略銅開採伴隨的社會與環境問題,使用化學物質從礦牀提取銅,化學物質將會滲進地下水、污染農田、危害野生動物與人類健康。澳洲昆士蘭大學研究人員表示,礦石加工後留下的尾礦量預計也將從 2020 年的每年 4.3 GT(十億噸,gigaton),2050 年提高到 16 GT。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延伸閱讀:
標題:要實現能源轉型、電動車普及,得需要更多的銅日圓逼近 155,日本銅價續漲創歷史新高銅飆升走勢未減,花旗:本世紀第二波牛市展開銅博士示警?30 年罕見訊號閃現,全球經濟不妙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62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