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企業越來越重視環保建築,人們對綠色建築認證的真正影響產生了疑問。 它們是積極減少碳排放,還是主要提高綠色建築的市場價值? Office Space in Town 運營和 ESG 總監 Georgia Sandom 進行了探索
過去十年,人們越來越重視企業可持續發展,全球綠色建築市場已轉變爲影響深遠的全球產業,預計到 2026 年將超過 3770 億美元。
引領這一運動的是 BREEAM 和 LEED 等認證,它們被廣泛認爲是環保結構的黃金標准。
然而,隨着企業界越來越關注可持續發展,人們對這些認證在履行其主要使命(減少碳排放)方面的有效性產生了懷疑。
這些認證真的能減少碳排放嗎?或者它們僅僅成爲了一種象徵,誇大了綠色建築的投資價值?鑑於這些問題,我們需要考慮挑战現行規範,重新評估綠色建築認證格局。
爲什么我們需要走向綠色?
雖然我主張擺脫目前綠色建築認證的飽和狀態,但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它們迄今爲止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
原則上,綠色建築證書似乎是一個值得稱贊的想法,代表着這個佔全球能源碳排放量 39% 的行業朝着可持續發展邁出的一步。
綠色建築證書於 20 世紀 90 年代隨着 BREEAM 的推出而進入市場,旨在最大限度地減少全球建築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盡管人們對這些證書是否能減少碳排放表示懷疑,但它們在引發對話和提高建築行業和整個企業對可持續發展重要性的認識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綠色建築證書爲何受歡迎?
綠色認證建築的吸引力引起了企業對獲得綠色認證的強烈興趣。 對於許多公司來說,這些證書提供了提升其環保形象的機會。
這是一項勾選操作,可以提高公司的聲譽並滿足監管要求,而無需深入了解公司的行爲或環境影響。 畢竟,如果我有綠色建築證書,我就是好人之一,對吧?
對於那些沒有被這些證書的“可持續性”以及他們如何提高公關激勵的人來說,這會帶來經濟效益。綠色建築證書已被證明會誇大綠色建築的投資價值,目前綠色建築的售價比不太可持續的建築高出約26%。
當然,多種真理可以同時存在。建築可以對我們的環境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也有財務和聲譽方面的好處。這是一個理想的情況,因爲真正做好事的公司應該受到贊揚和獎勵,激勵其他人也這樣做。
然而,人們越來越懷疑綠色建築證書是否能切實減少碳排放。
這就是目前的方法沒有切中要害的地方——因爲爲了讓這些證書對環境產生積極影響,它們應該顯著減少碳排放。畢竟,這是他們的首要目標。如果這些證書沒有達到這些目標,公司就不應該獲得財務和公關利益。
爲什么綠色建築證書沒有達標?
除了經濟和“光學”效益之外,各種因素加劇了對綠色建築證書的懷疑。缺乏關於這些證書影響的獨立數據,再加上缺乏標准化報告,阻礙了綠色建築倡議的真正影響。
此外,對綠色建築證書的需求導致了不同認證制度的激增,使市場飽和。這些證書的豐富,每一個都有自己的標准和標准,導致了綠色建築市場的貶值,並在建築需要達到什么才能被認爲是“可持續的”方面造成了混亂。
例如,BREEAM和LEED這兩個領先的認證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關鍵的區別在於評估過程——BREEAM要求有執照的評估人員指導开發商完成評估和判斷過程,而LEED則依賴於建築設計團隊進行評估。
由不同的第三方負責對兩個主要證書進行評估會削弱其合法性。
另一個主要問題是監管制度的不斷變化,似乎優先考慮利潤驅動的動機,而不是真正的環境影響。例如,要求企業在評估中考慮抗自然災害的措施,其中大多數不太可能影響到總部位於英國的公司——這是優先次序錯位的一個明顯例子。
另一個挑战是不斷變化的綠色建築認證標准,這使得企業很難保持對其環境影響的一致評估。與認證相關的高昂成本(通常超過1萬英鎊)使問題更加復雜。
企業發現自己陷入了冗長的談判和行政程序,幾乎沒有時間採取有意義的可持續性措施。
探索綠色建築認證的替代方法
爲獲得綠色建築認證而投入的時間和資源將更好地用於整體方法。
鑑於這些挑战,我主張轉向全面的商業認證,例如 Planet Mark 或 B Corp。這些全面的認證整合了更廣泛的可持續發展標准,更准確地反映了公司對環境責任的承諾。
此外,替代解決方案(例如投資價值一致的維護公司)可以產生類似的環境影響,而無需遇到與綠色建築認證相關的官僚障礙。
通過關注實際、切實的措施,企業可以爲碳減排做出更直接、更有意義的貢獻。 這些公司在重新思考其可持續發展方法時一定不要害怕挑战現狀。
隨着我們變得更加挑剔,我們必須確保彌合言論與實際成果之間的差距,尋找真正有效的工具來應對氣候變化。
建築行業向低碳改造的轉變將是減少拆除工程中的隱含碳、減少新材料的使用以及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物的關鍵一步。
隨着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緊迫性,我鼓勵重新評估綠色建築認證在爲有意義的碳減排做出貢獻方面的作用。
企業不應僅僅依賴認證,而應該發揮創造力,探索切實有效的措施,爲碳減排做出實質性貢獻。
標題:綠色建築認證:降低碳排放還是提升建築價值?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61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