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超市關停,死於80%賣進口,敗給山姆與Costco

2024-04-21 18:11:28    編輯: robot
導讀 文/王新喜 實體店越來越難,又有一家大型超市倒閉了。 根據澎湃新聞報道,上海城市超市4月16日起全面關店,當天大門已經貼出閉店公告。根據上海城市超市的告知書稱:近年來,上海城市超市經營舉步維艱,盡管...

文/王新喜

實體店越來越難,又有一家大型超市倒閉了。

根據澎湃新聞報道,上海城市超市4月16日起全面關店,當天大門已經貼出閉店公告。根據上海城市超市的告知書稱:近年來,上海城市超市經營舉步維艱,盡管採取了多種自救手段依然難以爲繼,現公司決議解散,決定從4月16日起停止上海城市超市所有門店的經營。

上海城市超市的倒閉,引發了很多網友的感慨,很多本地網友第一直覺是好喫的蛋卷沒了。有網友認爲,上海城市超市的倒閉,是電商衝擊實體店的一個縮影。

也有網友認爲,東西太貴,不接地氣,普通老百姓也消費不起,屬於自然淘汰。但筆者看來,它死於進口的定位,敗給了山姆與costco。

賣進口的商超定位,打不過山姆與Costco

上海城市超市主要經營世界各地風味美食,80%以上的商品是進口商品,是上海乃至長三角規模最大的進口食品與日用品超市之一,創立於上個世紀90年代。

早在2008年,上海城超就已經走出上海,在北京亮馬橋开出了北京首家門店,2013年北京芳草地店开業。

但時間到了2018年12月,城市超市的經營變得困難,彼時打浦橋日月光店曾與業主方發生糾紛,正常營業一度受阻。事件解決後,2019年新年首日,城市超市發布:“憑着這三寶,城超一定能再活500年”一文,當時列出來的三款明星單品分別是:十年不變明星烤雞、資深網紅芝麻蛋卷、低熱主食拉發餅。

後來在疫情期間,上海城市超市一度遭遇衝擊,供應鏈出現了斷裂,導致商品無法及時補充。這對於一個大型連鎖超市來說是非常致命的,疫情三年雖然緩了過來,但扛不住疫情之後,居民消費轉趨保守,消費信心不足,上海城市超市的進口商品的高價位讓大部分普通市民階層望而卻步。

在當地,上海城市超市的商品普遍被吐槽太貴,號稱是上海最貴超市,民間流傳“年薪百萬才敢進去消費。”根據某視頻博主早前的探訪視頻稱,該超市一只大閘蟹680元。

在進門花藝櫃台的花束,單價一兩千一束。智利車釐子249元一斤,黃車釐子500多一斤。

馬來西亞貓山王榴蓮有149元、398元、598元一個不等,澳洲大龍蝦1488元一只。總體價格偏貴。

不過,該超市也有價格合理的產品的,比如烘焙區的面包,在16元~35元一個不等。有機土豆11塊8兩個,澳洲和牛200多一分,新西蘭西冷是136元一份,安格斯黑牛是58一百克。紅酒100多到600多一瓶的都有。

總體來說,該超市平價的商品與山姆Costco類似,但很大一部分商品價格是超出山姆與Costco,總體上依然偏貴。是不是上海最貴超市還有待商榷,但至少也在最貴的那一檔。

在十幾年前,進口類商品依然是稀缺品類,電商等渠道無法確保正品品質,這類進口超市抓住了中產消費升級的龐大需求。

但是在今天,進口類產品已經泛濫,各種海外商超把上海作爲爭奪的主战場。在上海市場,精品超市有Ole'、City'super、APITA以及在中國市場瞄准中產消費的ALDI奧樂齊,沃爾瑪,會員店有Costco开市客、山姆會員店。國內傳統超市大潤發、華潤萬家等,這些超市構成了對上海城市的強勢分流。

在今天,上海城市超市主打進口的定位,定價上沒有競爭力,它遭遇了山姆與Costco等進口商超的強勢競爭。

上海Costco在2019年开業,是國內首家Costco,开業當天,人山人海,甚至出現搶購風潮,一度只能暫停營業。直到今天,Costco依然很火。今年1月14日,Costco开市客在深圳店會員开卡數量超14萬人,居全球第一。

山姆在中國市場長期人山人海,火爆情況已不是一次兩次,而上海超過北京和深圳,成爲擁有山姆會員商店(5家)最多的中國城市。

爲什么上海一個城市的山姆會員商店能开5家?歸根結底是需求大,生意好在今年2月,根據新聞晨報報道,上海山姆早上八點不到就开始排隊了。上海山姆、开市客等超市收銀區大排長龍,多地山姆、Costco被擠爆。

而山姆與Costco是海外商超,本身進口類產品就是他們的主場,它們的優勢根源一是大量進口,二是集中採購。而這種要交會員費的商超本身就構成了篩選門檻,同時形成了定價上的性價比的優勢。

此外,美國、澳洲等在農業強勢的國家肉類產品的成本優勢,又產生了山姆部分肉類產品相比國內產品強勢,集中大量採購自然產生相對低的價格,也一定程度上產生了山姆單價的優勢。

很多網友都有認可上海城市超市的品質,但山姆與Costco本身是主打高品質與產品嚴選以及會員價帶來的高品質與高性價比同時具備的特徵。

因此,這就對上海城市超市產生了衝擊——你有的商品,山姆Costco基本都有,你有的品質,山姆Costco都有,而山姆與Costco的價格比你便宜,甚至進口商品品類比你豐富,肉類的品質與成本優勢比你要強,會員服務與優惠比你多。你怎么打得過?

因此,在上海山姆與Costco的衝擊下,上海城市超市遭遇衝擊。如今中產們不再是“只买貴的,不买對的”無腦消費,而是既要高品質,又要性價比。而上海城市超市無法做到兼而有之,在山姆與Costco衝擊下,上海城市超市無力競爭,最終走向關閉的結局。

上海城市超市關閉,給國產商超的啓示

這背後給國產商超的啓示是,商品模式與市場定位要應時而變,需要根據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與市場環境、競爭者進入的變化做出產品策略、商業模式的調整。上海城市超市盲目追求進口這種單一定位,但沒有看到山姆與Costco本土影響力越來越大,盒馬去年已經在貼着山姆打移山價,但上海城市超市依然主打超高價。

山姆與Costco有會員模式帶來的門檻篩選,即給了消費者圈層認同,會員費營收又能讓商超能給到更具性價比的價格。而這些,是上海城市超市所不具備的。

在今天,我們不能把商超倒閉的原因單純的歸結爲電商的衝擊,但這無法解釋山姆與Costco在中國的火爆。問題在於,你的供應鏈、商品品質、信任價值、食品安全、價格策略與服務是否做到了卡准消費者需求,是否在薄利多銷的同時,建立自己的品質門檻,讓老百姓足夠信任,同時又真的物美價廉。

上海城市超市的倒閉,也讓我們看到,純進口、純高價模式的商超在現有的競爭條件下已經走不通了,而做商超一定要立足於扶持本土化高品質商家的共同繁榮與進步,否則會喪失群衆基礎。

無論是Costco、山姆又或者是奧樂齊這種海外商超,在中國經營都在想辦法本土化,借助本土供應鏈、吸收本土消費者消費偏好與習慣來進行選品,而上海城市超市這種主打進口商品的一個弊端是沒有依附於本土化的產品供應鏈,沒有帶動本土商品供應商的品質提升與繁榮,高價格又喪失了群衆基礎,也這或許是上海城市超市被外來的和尚打敗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作者微信公衆號:熱點微評



標題:上海城市超市關停,死於80%賣進口,敗給山姆與Costco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6066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