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響中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村裏的事兒該怎么辦?來院壩協商看一看

2024-04-14 18:50:34    編輯: robot
導讀   央視網消息(記者 謝博韜):近年來,貴州省政協創新探索“开展園區協商·建設和合園區”“开展社區協商·建設和諧社區”“开展院壩協商·建設和美鄉村”,逐步形成“園區協商”“社區協商”“院壩協商”三駕...

  央視網消息(記者 謝博韜):近年來,貴州省政協創新探索“开展園區協商·建設和合園區”“开展社區協商·建設和諧社區”“开展院壩協商·建設和美鄉村”,逐步形成“園區協商”“社區協商”“院壩協商”三駕馬車共同發力的工作格局。村裏的事兒該怎么辦,正是院壩協商聚焦的問題。

  院壩協商推動思想轉變

  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白垛鄉白垛村,一場關於移風易俗、美化環境、保護生態、助力和美鄉村建議的院壩協商會正在舉行。隨着議程推進,村民們的問題也紛至沓來:“關於這個宅基地建房我想問一下……”“現在這個‘四禁四要’很好,但我們收獲之後這個秸稈還能不能燒?”

  2021年以來,施秉縣政協深入貫徹落實省州政協开展“院壩協商”試點工作要求,1名駐縣省政協委員、12名駐縣州政協委員、141名縣政協委員下沉到8個鄉鎮和76個村(社區),實現了政協委員參與“院壩協商”工作全覆蓋。而白垛村的院壩協商會正是施秉縣政協开展相關工作的一個縮影。

  “現在看到的村寨環境已經比較好了,但开始整治人居環境的時候村民是不太理解的。” 中投公司派駐施秉縣白垛村的第一書記趙樹理介紹,“一些老百姓覺得把自己門口、院子掃幹淨就可以了,公共道路上的衛生就和自己無關。”隨着院壩協商會的不斷召开,村民們的認識也逐漸發生了改變,而積分制的實施更給予村民們在提升環境衛生方面的正向激勵,通過評比獲得的積分,村民們可以在積分超市兌換洗衣粉、肥皁等物品。

  “村BA”與院壩協商

  “村BA”這兩年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而在“村BA”的發源地——黔東南州台江縣台盤村——院壩協商也悄然推動着鄉村的變化。

  2022年7月至8月,台盤村舉行“村味”十足的籃球系列賽事被分享到網上,一時間,台盤村和“村BA”成了全網熱點。如何保持“村味”、如何提升“村BA”品質、如何吸引更多的遊客等都成了台盤村亟需考慮的問題,而院壩協商將政協委員、村民代表、文化工作者、旅遊從業者等聚到一起,無疑爲這些問題的解決打开了思路。

  “村BA”的火爆吸引了大量的外地遊客前來觀賽,其中自駕遊的不在少數,台盤村周邊共設置了11個停車場,8000多個停車位,賽事期間都免費开放。這便是院壩協商的成果。“因爲這些停車場都是在村集體空地上興建的,所以大家也想過,是不是可以收點停車費,哪怕一天一輛車收5元,一天也是4萬元。”台盤鄉組織委員、政協聯絡組組長楊光福說:“後來便把這個問題作爲一個協商的議題拿到院壩協商會上來討論。”經過多次協商討論,村民們最終達成共識,不能爲了短期的利益影響長遠的發展。

  一條河流生態問題的解決需要跨區域院壩協商

  對麻江縣的孟江村和凱裏市的淑裏村來說,院壩協商不僅爲村民們所關注的民生實事提供了議事平台,更爲生態保護作出了貢獻。

龍山河 謝博韜攝

  孟江村和淑裏村地處龍山河的上下遊,共享一河水,對兩個村子來說,龍山河都是自己的母親河。但是,從前由於村民環保意識不強,加之缺乏專人維護,龍山河的水逐漸變得污濁。對處在下遊的淑裏村來說,因爲缺乏有效的溝通協商機制,即使在下遊作出一些努力,但沒有上遊的配合,想要整治好龍山河也是不可能的,跨區域的院壩協商恰好提供了溝通平台。

  “去年8月份,通過兩個村开會,就兩個議題達成了12條規定。”孟江村黨支部書記羅洪九介紹,“關於紅白喜事的有5條,關於保護龍山母親河的有7條。”兩個村子在“保護母親河,共飲龍山水”上達成了共識,禁止向龍山河直排污水、禁止向河裏丟棄牲畜屍體等等規定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認可。隨着時間推移,龍山河也由濁轉清。

  村裏的事兒想辦好,離不开村民們的集體參與,院壩協商恰恰體現了村民們的主人翁意識。大家的事情大家來商量,村裏的事兒才能越辦越好,和美鄉村建設也因此愈發深入。



標題:【理響中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村裏的事兒該怎么辦?來院壩協商看一看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5812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