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硬盤是人們最常用的高容量移動存儲設備,但從移動存儲設備發展史來看,最初是沒有移動硬盤的這個概念,作爲從傳統的機械硬盤發展衍生而來的產品,它的誕生和發展可以追溯至個人計算機硬件技術,特別是硬盤驅動器技術和外部傳輸接口標准的進步。
移動硬盤的前世今生
雖然3.5英寸成爲機械硬盤的標准化尺寸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但通常都是固定在計算機的內部,體積大而且不便於攜帶。而爲了適應筆記本這種便攜形態電腦,機械硬盤在保證容量的同時开始小型化,2.5英寸成爲移動設備的標准化硬盤尺寸,而其體積小、功耗低的特點,爲制造出真正意義上的移動硬盤奠定基礎(3.5英寸硬盤不在本文討論之列)。
同時,早期移動存儲也僅限於軟盤、光盤等,無論容量、便攜性還是可靠性都不太盡如人意,直至USB接口的標准化和普及,以及全球第一款基於USB的閃存盤誕生,移動存儲才算進入了新的紀元,尤其是即插即用和熱插拔功能,非常方便連接/斷开與計算機的連接,隨後人們根據USB的原理搭配機械硬盤,就制造出了移動硬盤,而且還具有超高容量的特點。
移動固態硬盤PSSD的誕生
作爲歷史悠久的存儲設備,機械硬盤雖然有着TB級高容量的優勢,但它原理從誕生到現在基本沒有變化,高精度的磁盤片+磁頭的組合堪稱脆弱,一旦遇到磕碰或者跌落很容易出現致命的機械故障,而移動機械硬盤雖然便攜,但也“遺傳”了脆弱的基因,搜索引擎一搜,跌落損壞的案例比比皆是。
另一方面,機械硬盤的性能也遠遠落後於時代,雖然USB接口的速度已經演進到40Gbps的USB4,但移動機械硬盤甚至連5Gbps的USB3.2 Gen1(即原來的USB3.0)都跑不滿,因爲內部的機械硬盤順序讀寫速度的上限往往只有幾十MB/s到100多MB/s。同時,機械硬盤的數據讀寫需要磁頭在盤片上有巡道尋址的操作,因此隨機性能更是“慘不忍睹”。
隨着固態硬盤SSD的普及,不僅大幅提升了計算機的存儲性能,也爲移動硬盤开啓了一扇新的大門。從拆解可知,移動機械硬盤的結構非常簡單,只有一塊USB適配電路板+2.5寸機械硬盤+外殼,甚至普通用戶也能自行DIY。
如果將2.5寸的機械硬盤更換成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SSD,會發生什么事情?答案就是讀寫性能相對於移動機械硬盤有了大幅提升,可以達到400MB/s,而且固態硬盤SSD內部全部採用電子元器件,真正的0機械結構,所以不怕磕碰和跌落,可靠性提升了好幾個level,而這也可以說是移動固態硬盤PSSD的雛形。
三星T5 EVO 移動機械硬盤的完美替代
雖然2.5寸固態硬盤+移動硬盤盒的組合,大幅提升了移動存儲的性能和穩定性、可靠性,但體積依然較大,還談不上真正的便攜,雖然後來出現了更小的1.8英寸產品,但由於價格和容量的因素沒有普及开來。在2015年的CES,三星發布了旗下首款移動固態硬盤T1,僅有名片盒大小的身形驚豔了全場,甚至能像U盤一樣塞進口袋帶走。
經過8年多的技術發展,移動固態硬盤已經成爲當下最先進的移動存儲設備,並且使用場景也更加廣泛,例如三星T7家族的產品就有主打輕薄的T7、主打三防T7 Shield和主打生物安全識別的T7 Touch,還有讀寫速度達到2GB/s的高端產品T9,以及容量高達8TB的T5 EVO。
和市面上大多數移動固態硬盤PSSD相比,三星T5 EVO強調“小巧輕便、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設計理念,身形相對於T7、T9系列更加小巧,可輕松握在掌心,尾端的金屬環扣還能固定在背包上,橡膠材質的外殼有着極佳的握持感和防滑效果,還擁有優秀的防外部衝擊性能,具備2米的跌落防護,同時兼具低導熱性,防止熱量匯聚導致低溫灼傷。
而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能跑滿5Gbps的USB3.2 Gen1接口、超大容量並且價格美麗的產品才是真正能替代移動機械硬盤的產品。經實測,三星T5 EVO的順序讀寫速度高達461MB/s和463MB/s,比移動機械硬盤快數倍,基本達到了USB3.1Gen1帶寬的天花板,隨機性能相對於移動機械硬盤更是幾十倍的提升。除此之外,最高8TB的容量不僅超越了移動機械硬盤,主流的Type-C接口還能在電腦、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之間傳輸數據。價格方面,主流的2TB容量價格不到1000元,可以說非常有性價比。
人們對於移動機械硬盤可謂又愛又恨,愛的是它有着較大的容量(最高可達5TB),恨的是內部復雜的機械結構過於嬌貴,孱弱的性能進行TB級別的文件傳輸更如噩夢。而三星T5 EVO這樣的移動固態硬盤PSSD,完美克服了移動機械硬盤的所有缺點,更在速度和容量方面大幅超越,加上較高的性價比,真正成爲替代移動機械硬盤的不二之選。
標題:三星T5 EVO——移動機械硬盤的完美替代品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5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