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徐匯校區,也是熱門高校打卡地 本版圖片均爲受訪者供圖
同濟大學櫻花園裏賞櫻拍照的遊人如織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第二屆櫻花節吸引衆多遊客
本報記者 張炯強 易蓉
江南三月,草長鶯飛,楊柳拂堤。又是一年春光大好,同濟大學愛校路上又現繁花盛景。櫻花季,大學校園向社會开放的同時,也帶來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是否影響了學生學習,外來遊客是否搶佔了校園資源?畢竟,很多人賞花時,學生們往往也在上課,花樹就在教室的窗邊,外面的喧譁聲聽得很真切。更嚴重的是,老師授課時講話的聲音都能被那些嘈雜聲淹沒。
校園需要安靜的課堂,遊人希望來校園賞櫻,兩者之間,怎樣找到平衡點?
校園探春 一“票”難求,還有文化大餐
剛剛過去的周末,同濟大學校園櫻花綻放的一張張美圖刷屏,吸引各方人士紛至沓來。這是每年春天同濟園必定上演的一幕人間至美風景。
途經櫻花大道,滿眼春色妖嬈,一樹樹粉白櫻花如雲似霞,一朵朵花瓣含笑怒放。樹下,是往來不息的賞花人流,其中除了校內師生,還有相當一部分是校外的愛花者。家住浦東的張女士周六一大早坐地鐵趕來,興奮不已,“今年要提前一天在網上預約才能進校,真怕一‘票’難求,真幸運,我昨天預約上了。在著名的同濟大學賞花,不僅能看到花之美豔,更能感受到大學文化的韻味。”
滬上高校的櫻花園,數同濟最爲有名。20多年前,同濟計算機學院與日本軟件企業CSK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开拓中國動畫市場。計算機學院指定一批師生,爲該公司开發遊戲軟件。雙方合作非常成功。第二年,恰逢同濟大學迎來建校90周年,爲了感謝同濟大學在合作中表現出的極大誠意,CSK公司決定贈送學校上百株櫻花作爲賀禮——這便是同濟櫻花的由來。快30年了,昔日小樹苗如今已長高長大,每年春天爲同濟園送來爛漫花海。
記者注意到,櫻花樹周邊的教室、實驗樓內依然亮着燈光,有老師學生在搞科研及上課。還有一場“全國普通話水平考試”正在進行。一名同濟學生告訴記者,希望大家能夠在賞花的時候盡量不要喧譁。
無獨有偶。此刻,位於松江大學園區的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校園內,“十裏春風‘櫻’你而來”第二屆櫻花節也吸引了遊客到來。學校思源湖畔升起了巨型櫻花氣球,樹枝上掛滿了有關春天的國風詩詞,櫻花地貼將旅客及師生們引導至下沉式廣場,共赴櫻花之約。
今年櫻花節,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共設計开展26項活動,开幕式上文化市集攤位近40個,既延續了去年廣受歡迎的櫻花主題食品、櫻花文創產品以及學生社團开展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學校還與上海辰山植物園、松江區廣富林街道等合作聯動,向社會大衆开放校園,攜手各界帶來了更加新奇多元的活動。不僅有學校大學生藝術團舞蹈團、合唱團等帶來的歌曲舞蹈朗誦節目,來自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附屬松江實驗學校花園分校的小朋友們也精彩亮相,表演了優美的民族舞。另外,還有來自松江區廣富林街道銀源陶笛社的爺爺奶奶們的陶笛表演,爲師生們的遊園賞春伴奏了一曲悠揚的《映山紅》。
櫻花節期間,學校是禁止機動車入校的。校園大,遊人累了怎么辦?上經貿大學生食堂門口便出現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线:那就是學校和“哈囉單車”聯名的粉色共享單車。50輛粉色的單車整齊排放在廣場上,車頭的粉色風車迎風轉動,櫻花節專屬IP“貿小櫻”人偶,揮舞着雙手邀請師生們前來騎行。聯名活動設計了賞櫻打卡點,遊客可以騎着櫻花單車遊覽校園,在3個最佳賞櫻點拍照打卡,體驗各處櫻花的詩情畫意。
上經貿大櫻花林前人頭攢動,來自新聞專業的小萬同學今年是第一次參加學校的櫻花節,對於如此盛大的集會,他驚喜道,“櫻花節讓我和學校有了更加親密的接觸,也在不同的活動中感受到了蓬勃的青春氣息,遊覽校園的同時我也被熱情洋溢的現場氛圍所感動。”
打开校門 不要讓花節變“花劫”
不久前,武漢大學發生了進校車輛車主與學生鬥毆的事件。復旦大學食堂向社會开放,加收50%的搭夥費,也一度成爲網絡熱點。
如何讓校園在开放的同時保持固有的寧靜,如何相互包容、理解,不要讓花節變“花劫”,考驗着高校管理工作者的智慧。
記者在同濟櫻花園裏遇到一位姓齊的東北大媽,她兒子正在同濟上學,即便是家長,齊女士也要網上登記才能進入同濟校園。還有一群來自西安長安大學的女生,正在興奮地拍照。即便她們都是來同濟交流的,也需要在網上登記。
同濟大學保衛處的工作人員介紹,僅周六進入學校的外來人員就達七八千人。學校已經在櫻花集中的打卡點設置路障引導人流,現場秩序良好,沒有影響到幾十米外的考場。櫻花園百米外,鳥鳴花香、楊柳垂堤,迎面走來一位帶着兒子的父親,向孩子介紹着同濟的歷史、特色專業。父親告訴記者:“不僅是櫻花季,希望平時大學校園更多向公衆开放。這樣,孩子能更早接近大學。”
對於社會公衆渴望大學校園开放的要求,高校的態度一直是謹慎的。1990年9月18日國家發布的《高等學校校園秩序管理若幹規定》明確:進入學校的人員,必須持有本校的學生證、工作證、聽課證或者學校頒發的其他進入學校的證章、證件。這個規定至今沒有改變。
近些年,隨着經濟社會發展,部分大學开放了校園,主要是在假期,但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比如,有的外來人員素質較差,影響了高校教學環境;學校食堂被遊客擠佔等等。於是,許多高校紛紛採取了“限外令”。
最爲社會所關注的,是2018年北大清華的限制措施——北大清華雙雙推出校園參觀預約系統。北大明確:公衆可通過預約系統最早提前7天預約,每日开放預約總名額共3000人,其中上午、下午各1500人。清華明確:參觀校園實行網上預約,每個認證账號一周內僅能成功預約一次,校園參觀开放時間爲雙休日、法定節假日及寒暑假。
兩所名校的“限外令”當時就成爲社會爭議的焦點話題。同一時期,中山大學也因“限制校外人員入校”的規定受到批評,該校校友認爲此舉有違中山大學一向的开放精神。
預約限流 權衡利弊後的措施
專家分析,首先,大學校園向社會开放有利於大學的功能發揮。大學校園不开放,會使得大學的辦學觀念、理念難以跟上社會發展的節奏,也會使得大學難以融入現代市場經濟體系。其次,對於學生而言,參觀大學可以讓學生們接觸到不同的學科、專業和課程設置。他們可以了解到大學的教學特色、研究方向和實踐機會,從而拓寬自己的眼界,並激發對某個領域的興趣。這有助於學生們更好地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和專業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高校一般都限制參觀人數,以及參觀的時間和區域。這可能導致參觀者無法全面了解整個校園。有些重要的設施和部門可能無法被參觀到,從而影響了參觀者對大學的全面了解。此外,比如开放時間定在暑假期間,學生們大多數都回家了,校園顯得比較冷清。參觀者可能無法真實地感受到平時的校園生活和學術氛圍。
當然,管理和安全問題,也是當下高校开放中的現實難題。記者了解到,美國的大學一般都不設圍牆,社會人員可隨意進出。但安全隱患隨之而來。爲此,美國大學校園有個“景觀”,就是隨處可見的報警裝置,學生一旦遇到危險只得報警求助。校園开放、隨便進出,帶來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
記者採訪同濟、上經貿大等高校的管理部門,均認爲預約制、管控外來人員總量,是當下唯一可行的辦法。
相關鏈接
上海交大預約限流並“約定”規範
擁有百年歷史建築的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也是熱門高校打卡目的地。爲維護安全有序、文明美麗的校園環境,保障教學科研工作的正常進行,同時面向社會开放滿足公衆需求,上海交大採用預約制度實現限流。
記者了解到,上海交大通過官方微信和“平安交大”微信公衆號,开放當日线上訪客入校申請。記者在徐匯校區華山路門口見到,校門旁也有二維碼可以掃碼直達申請界面,不少當日臨時到達現場的校友或遊人,也在幾分鐘內完成登記成功入校。
社交媒體上,網友星星桃分享帶着孩子漫步交大老圖書館、飲水思源紀念碑、執信西齋感受歷史滄桑,在董浩雲航運博物館聽志愿者介紹中國船舶史和船王家族史,午餐在校內肯德基快餐,整體體驗不錯。已經工作多年的李先生“重新當了一天大學生”——偶遇凱原法學院的講座,聽教授講ChatGPT,在开放教室找到座位自習,在咖啡店用支付寶买咖啡……他覺得重回校園的感覺太治愈了。不過,也有網友留言曾經在周末臨時到訪,因預約額滿而遺憾不能走進校園。
環境、秩序和安全,是高校師生、管理者關心的事。上海交大在《校園文明行爲暫行管理規定》中,羅列了維護社會基本公德及維持校園教學科研秩序的管理條款,也列出了嚴禁釣魚捕蝦和採摘、拒絕寵物、不可搭帳篷、禁止宿營等具體規定。交通安全方面,上海交大規定7座以下私家車隨人進校,離开時需要支付停車費用。上海交大保衛處在微信公衆號上,特別提醒車主:了解相關規定,強調合規行駛,如有超速等違規行爲將被永久性限制入校。
臨時訪客入校信息登記界面裏,“規定”位於置頂並且設置勾選框,要求來訪者知曉。勾選提交意味着一份認同和約定,也是大學校園的來訪者與師生共同維護校園的一種共識。
標題:校園賞櫻季:在开放參觀與寧靜校園之間 如何找到平衡?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52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