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策略轉變在股東與市場壓力下越來越明顯,2 月底《紐約時報》率先披露影業製片部門總裁尚恩‧貝利(Sean Bailey)離職。他在迪士尼影業待了 14 年,負責將迪士尼廣受歡迎的動畫電影「擬真化」,他製作過大賺 11 億美元的〈阿拉丁〉、〈獅子王〉、〈美女與野獸〉真人版或擬真版。
但很明顯,迪士尼近期決定轉變策略。《紐約時報》表示,尚恩‧貝利會離職,可能是〈小美人魚〉等電影票房不佳、令人失望,投資者無法忍受。
2023 年是迪士尼電影近期最慘澹,以往票房保證「漫威」的〈驚奇隊長 2〉全球票房僅 2 億美元;製作成本達 1.58 億美元、改編自迪士尼樂園遊樂項目的〈幽靈鬼屋〉票房慘淡,全球票房僅 1.17 億美元;更不用說寄予厚望的〈小美人魚〉、〈元素方城市〉、成本 2 億美元的〈星願〉等都確認慘賠。
故執行長艾格一直與激進股東尼爾森·佩爾茲(Nelson Peltz)打代理權爭奪戰,回鍋後也不斷面臨各種新壓力。去年底佩爾茲對迪士尼股價低迷、領導層(三巨頭)去留處理不當表示不滿,即使艾格嘗試挽留迪士尼、漫威、盧卡斯領導階級,但迪士尼影業這幾年票房實在太差,也讓尚恩成為首位需要辭職負責的影視製作高層。
尚恩 2010 年加入迪士尼,以製作真人電影為主,且都有不錯成績,如〈黑魔女:沉睡魔咒〉、〈仙履奇緣〉等都是他主導作品。如以 10 億美元票房為熱賣的基準,他就有〈神鬼奇航:幽靈海〉、〈美女與野獸〉、〈阿拉丁〉擬真版等優秀戰績。
▲〈阿拉丁〉也啟用許多新面孔,雖然毀譽參半,但最終也達 10 億美元票房。(Source:)
迪士尼本身就是大量 IP 寶庫,光要延伸本來 IP 世界或將動畫改成真人版,就能產出相當高片量。但 IP 成功,也不代表改編就會跟著熱賣,如〈時尚惡女:庫伊拉〉、〈異星戰場:強卡特戰記〉等就是即使花大錢,也沒能繼續拍下去的票房成績。
多元文化與政治正確支持者
如果有注意,能發現 2010 年貝利開始主導迪士尼影業改編到現在,許多電影都以女性或加入 IP 缺乏的女性角色,還廣泛聘用女演員、女編劇和女導演。他也是堅持〈小美人魚〉、〈白雪公主〉、〈小飛俠與溫蒂〉等啟用黑人女演員擔任女主角。
這代表他對多元文化、性別平等的支持,疫情前後幾年,好萊塢電影製作公司或多或少都要面臨黑人、女性或多元文化等意識型態問題。迪士尼身為以合家歡電影起家的公司來說,顛覆傳統印象的角色的確引發許多爭議,也導致「關注政治正確卻不在意電影品質」言論逐漸深植電影觀眾或迪士尼粉絲心中。
疫情等原因使〈小美人魚〉製作不太順利,加上各種特效與成本飛漲,製作成本飆升至 2.4 億美元,再加上製作與宣傳成本會變成 3.75 億美元,為迪士尼史上成本第二貴電影,但最終只賺到 5.7 億美元票房,如果加上後續授權等商業操作票房可能不致血虧,甚至小賺,但遠不及觀眾對電影的期待。
▲〈小美人魚〉製作品質並不差,但啟用黑人女主角大膽決定難讓北美以外觀眾買單。(Source:)
但這部電影投注的心力遠不及政治正確圈討論,有色人種與影評人大幅支持〈小美人魚〉優秀處,但社群報以大規模反政治正確、部分種族主義言論。黑皮膚的小美人魚雖仍在北美取得 2.98 億美元票房,但海外票房就比美國抨擊言論更多,同時也反映至不佳海外票房。
貝利接受《紐約時報》時表示,價值觀衝突使工作更有趣(可能是表達更有挑戰性):「日益分化的世界,要如何講述對每個人都很重要的故事?」但這說法與樂觀態度,可能也是導致他之後需要「負責」的原因。
政治正確是錯誤決策嗎?
擁有大量成功經歷,貝利能力無庸置疑,且願意支持多元文化應是件好事,但很明顯決策以多元文化凌駕正確選擇,而非從正確選擇突出多元文化。選黑人當女主角取代傳統主角問題不大,但新電影以多元族群為嘗試的成功案例也不是沒有,單純選黑人女角劇情卻走傳統路,難賦予舊 IP 新時代的意義。
另一方面也是要打造新電影,對擁有過多成功經歷與優秀電影的百年迪士尼來說,難度與挑戰太大。全新 IP〈明日世界〉、找史蒂芬史匹柏執導的〈吹夢巨人〉等,都是大製作但卻慘遭滑鐵盧的例子。貝利曾坦言:「想用突破性原創取得商業成功,真的很困難。」
但不管如何,他都離開迪士尼影業了,由探照燈影業大衛‧格林鮑姆接任(David Greenbaum),曾參與〈水底情深〉、〈兔嘲男孩〉、〈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等製作,或許有更多原創製作經驗的他,更是迪士尼影業最需要的突破點吧。
尚恩‧貝利仍為迪士尼〈創:戰神 Tron: Ares〉的製作人。
(首圖來源:達志影像)
標題:堅定支持多元文化的迪士尼製作總裁離職,〈獅子王〉與〈小美人魚〉推手如何引爆社群怒火?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47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