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4 日,370 萬人湧進直播室,屏息注視 SpaceX 星艦火箭原型展開第 3 次發射測試。與去年 2 次測試相比,此次星艦試飛取得重大進展,不只超重型助推器飛行時間拉長,飛船也成功在太空打開有效載荷艙並執行推進劑轉移技術演示,實現大部分測試裏程碑,可惜還是未按計畫濺落印度洋,於返回途中失聯。
SpaceX 完整星艦火箭高 120 公尺,由一級超重型助推器與二級星艦飛船組成,有效載荷量是當前 SpaceX 當前獵鷹 9 號火箭 10 倍,而第一級助推器可產生 1,670 萬磅推力,幾乎是目前世界第二大火箭 NASA 太空發射系統的 2 倍,雖然後者已投入使用,而星艦還是測試原型。
星艦系統目標遠大,從 2026 年 9 月的阿提米絲 3 號任務將太空人送上月球表面,到未來首次將人類送上火星,星艦一旦投入商用將成為世上最強大火箭,因此迄今每一次測試都受高度關注。
美東時間 3 月 14 日上午 9 時 25 分,在 Space X 成立 22 週年的這天,星艦原型火箭第 3 次發射升空,幾分鐘後進入平流層,推力達破紀錄 1,650 萬磅。
發射後約 2 分 50 秒,一級超重型助推器與二級飛船如期分離,前者雖然成功啟動發動機重新調整方向,原預計著陸前點火以在印度洋受控著陸,但過程沒有正確進行,直播可看到超重型助推器最後在距海面 462 公尺的地方解體。
但與 2023 年 2 次測試相比,此次超重型助推器飛行距離、存活時間增加很多,之前超重型助推器都在嘗試著陸機動前就焚毀。
二級星艦飛船分離後也成功進入太空,最大高度來到 234 公裏,不再重複去年 11 月排放推進劑時著火解體的命運,且順利打開有效載荷艙門並在 2 個儲罐間轉移 11 噸過冷液氧推進劑,完成太空燃料轉移技術演示。
SpaceX 原計畫升空後約 40 分鐘重新點燃飛船發動機,但發射後約半小時,SpaceX 表示不會嘗試再次點燃飛船引擎,飛船雖然已飛越半個地球抵達印度洋上空,但最終在地球強大引力下緩緩返回低層大氣。
可以看到發射後約 46 分鐘,飛船已下降到離地約 100 公裏高度再入大氣層,周遭被極端高溫高壓產生的亮紅色電漿包圍,如果沒有升級隔熱防護,它早就爆炸了,但此時 SpaceX 仍成功利用星鏈衛星網路讓數據穿過這些電漿場傳回。
Starship re-entering Earth’s atmosphere. Views through the plasma
— SpaceX (@SpaceX)
可惜升空後 49 分鐘,飛船下降到離地 77 公裏高度,地面團隊停止接收所有遙測訊號,確認與飛船失去聯繫,代表飛船高機率已在極端摩擦力下解體。
儘管今天沒有走到濺落這一步,但此次試飛仍帶來巨大成果,畢竟 2023 年 4 月、11 月展開的試飛僅持續 4 分鐘和 8 分鐘,而這次持續了近 1 小時,取得驚人進展。
(首圖來源:)
標題:SpaceX 成立 22 週年這天,星艦第三次試飛取得重大進展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46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