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容貌焦慮”加劇 專家提醒:勿被醫美機構宣傳誤導

2024-02-29 18:50:12    編輯: robot
導讀   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在抖音、小紅書、微信視頻號等網絡社交平台,不少“高顏值”俊男靚女活躍。這些俊男靚女擁有“大眼紅脣”“精靈耳”“天鵝頸”“八塊腹肌”,在社交平台上吸粉無數,獲得巨大流量。這...

  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在抖音、小紅書、微信視頻號等網絡社交平台,不少“高顏值”俊男靚女活躍。這些俊男靚女擁有“大眼紅脣”“精靈耳”“天鵝頸”“八塊腹肌”,在社交平台上吸粉無數,獲得巨大流量。這也導致不少年輕人產生“容貌焦慮”。

  正是基於這一點,一些醫美機構爲了搶佔市場,在宣傳時大肆販賣“容貌焦慮”“年齡焦慮”,鼓吹“抗衰越早越好”“18歲之後就要抗衰”,引得求美心切的年輕人盲目做醫美。專家告訴記者,妍姿俏麗、秀色可餐或許是一個人的加分項,但在提高審美能力的同時切勿被醫美機構的過度宣傳誤導。

  醫美瞄准年輕人  變美風險需警惕

  “美顏太強大了,我愛美顏,美顏裏的我帥到爆炸……”對於年輕人而言,在社交圈裏分享的照片基本經過了美顏處理,因此照片也被稱爲“照騙”。即便知道照片失真,大家依舊樂此不疲,爲什么?原來是因爲有相當一部分人存在容貌焦慮。

  近日,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記者隨機採訪了兩位女學生。其中一位女學生告訴記者,她沒有容貌焦慮,因爲她不靠顏值喫飯。不過她表示,自己在朋友圈發照片時,會修飾一下,“我不想讓別人挑毛病,但在面對親近的人時,我會發原片。”

  中國高校傳媒聯盟2021年曾針對高校學生進行過一次容貌焦慮專項調查。該調查發現高校學生產生容貌焦慮主要有四方面原因,分別是自卑心理、普遍流行的單調審美、過於期待他人認可和互相攀比的心理。

  年輕人容貌焦慮加劇,使得醫美盛行,不少人通過超聲炮、熱瑪吉、玻尿酸、膠原蛋白等醫美手段,變成所謂的俊男美女。這也促使我國醫美市場更加快速發展,市場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在15%以上。

  據統計,2022年,我國醫美相關企業新增3.35萬家,同比增長16.49%。2023年,國內醫美相關企業注冊量增長勢頭仍在上漲,前11個月新增4.24萬家,同比增長34.97%,已超2022年全年。從區域來看,廣東現存1.46萬家醫美相關企業,位居第一。

  記者走訪紫馨、美萊等醫美機構發現,求美者大多數是20多歲的年輕女性。業內人士分析稱,這說明醫美消費人群前置,26-35歲求美者變多可能與當下年輕人的學業、工作壓力和作息方式有關。

  記者還了解,每年一到寒暑假會迎來學生醫美熱,不少高三學生會到醫美機構進行雙眼皮手術,大四學生則忙着隆鼻、祛痘等治療。他們都希望在邁入人生下一階段時,“改變自己”,展示更完美的形象。

  “我們既要否定顏值的決定性作用,也要肯定顏值對人的積極影響,尤其是年輕人要避免對顏值的認識走向誤區。”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整形美容科副主任醫師盧金強表示,近些年,因爲不健康審美導致的健康受損事件屢見不鮮,一些年輕女孩爲了追逐瘦身患上了厭食症,有些人爲獲得性感身材,隆胸豐臀後出現了感染甚至死亡等的情況。

  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形醫師分會會長、中華醫學會醫學美學與美容學分會副主委宋建星表示,“饅化臉”的修復也逐漸成爲當下醫美新消費趨勢。記者了解到,最近一兩年,年輕女性爲追求面部幼態化,過度填充蘋果肌,爲追求臉部线條流暢過量填充玻尿酸、自體脂肪等,導致了面部僵化、腫脹,即所謂的“饅化臉”出現。

  宋建星建議,年輕人在求美的道路上一定要謹慎,一旦走上極端,不僅會造成審美觀的扭曲,還可能影響個人身心健康。

  不被廣告所誘導  建立多元化審美

  由於醫美機構與消費者之間存在的天然信息不對稱,虛假宣傳一直以來都是醫美領域的頑疾之一。近年來,監管部門針對醫美行業的監管力度加大。從上遊的藥劑、器械廠商到中遊的相關機構,再到下遊的醫美平台,監管機構的監管鏈條也在不斷延長,醫美全面化監管已然成爲大趨勢。

  按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以下簡稱《執法指南》)的規定,醫美不得以廣告形式對其診療效果作保證或承諾,不可利用廣告代言人爲醫療美容做推薦、證明,不得出現所謂的“推薦官”“體驗官”等,以自己名義或者形象爲醫療美容做推薦證明。市面上諸如“整形日記”等軟文,既利用所謂的“推薦官”爲醫美用品帶貨還制造容貌焦慮,是典型的違法違規廣告。

  《執法指南》還明確醫美廣告亂象重點打擊行爲,其中比較典型的廣告亂象是“不當關聯類廣告”。例如,將容貌不佳與“低能”“懶惰”“貧窮”等負面評價因素做不當關聯,或者將容貌出衆與“高素質”“勤奮”“成功”等積極評價因素做不當關聯。

  “任何手術,哪怕是微整形注射都有風險。比如,玻尿酸注射部位會出現滲血、皮膚瘀斑、紅腫、感染等,甚至有一些機構因爲注射不當會導致醫美者皮膚壞死、視力減退等。”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整形美容科主任齊向東表示,對於醫美整形一定要謹慎。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容貌焦慮”是一種需要正確看待與引導的社會文化心理現象。雖然人們能基於“完美容貌”高效實現社會身份認同與價值認同,但需要警惕容貌標准的單一化。個人提升不能將自己困於“提升顏值”一個維度中。社會各方也應注重正向價值引導,豐富與強化多維的價值認同。



標題:年輕人“容貌焦慮”加劇 專家提醒:勿被醫美機構宣傳誤導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3898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