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很多人還沒從Sora(OpenAI公司最新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可根據文字生成逼真的AI視頻)帶來的震撼中走出來,有些人已經被AI賣課上了一課。
據報道,某自稱名校博士的網紅通過售賣AI課收入高達數千萬。但隨着輿論的發酵,其AI課程陷入爭議,課程被全網下架,個人視頻號也被禁止關注。無獨有偶,在電商、社交平台上不乏有Sora的付費“教程”“解讀”,售價在幾元至近百元不等,但近日再次在相關平台搜索“Sora”發現,頁面顯示並無相關主題內容。
“只要三周時間,就能幫助大家從小白變大神”“直播間下單只需299元課程就能‘全包’”,短時間、低成本,卻能讓你飛速領略甚至掌握新興技術,或許還能憑借它賺得好幾桶金,不可謂不誘人。但多位購买過AI課的網友對課程不滿,表示課程內容太“水”,網上就可檢索到,幾乎沒有原創內容,純是浪費時間;還有些廣告濃度過高,到處是進一步誘導付費,暗示升級到他的高階課。本想走上學習的道路,沒想到先掉進了收費的套路,最後可能一無所獲甚至被灌輸錯誤的觀點。
某AI知識網紅展示的299元“全包”。圖源:澎湃新聞Sora尚未公开發布,賣課卻先行一步,想想多少有些諷刺和無奈。回想近年來,每當有新概念、新事物、新業態出現,總有所謂的知識付費課程先“領跑風口”。從區塊鏈、元宇宙,到ChatGPT、Sora,雖科技創新的前景難以捉摸,但難以檢驗真實有效的課程總能“及時報到”。
AI技術迭代之迅速,不斷衝刷人們的認知。爲了跟上節奏,保持對新技術的了解和學習,對於已經逐漸習慣知識付費模式的人們來說,“买課”算得上一個經濟便捷的選擇。再加上,層出不窮的專業術語鞏固了技術壁壘,更爲其蒙上一層神祕色彩。
人們無論是想要彌合信息差帶來的不對等,還是想抓住技術風口和機會,提高自身職業競爭力、拓寬職業維度,抑或是對抗技術疊加現實產生的時不我待、不進則退的焦慮和恐慌感,這些課程都切實擊中了他們實際中的和心理上的需求,但它們同樣也反過來加深了這種想法。
互聯網時代,本就不乏具象和抽象的事物成爲商品。AI勢頭正盛,個人或平台想跟上浪潮,有所動作或推出產品,也是自然的市場行爲。面對難以預測的趨勢,人們想要快速融入、盡快掌握,也無可厚非。新技術出現帶來迷茫感與衝擊下產生失控感是必然的,人們總要做點什么積極應對。但針對市場上良莠不齊甚至套取隱私的各類相關產品,仍需要警惕和甄別,市場部門也應加強監管。
AI技術變革勢必會爲社會發展帶來一課,結果或許是行業重塑、產業創新、觀念轉變等等。但其從出現到落地應用,會經歷一個長期的、充滿變化的且難以完全把握的過程,如何對待這個過程且身在其中該如何自處,是每個人需要審慎和冷靜思考的。而當AI逐漸介入生活,如何構建良性的消費場景,明確界限和紅线,同樣需要進一步探討。
海量資訊、精准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標題:光明日報:熱賣AI課被下架,技術面前仍需冷思考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36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