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提出建設高質高效的農業強省目標,安徽“三農”工作站上了歷史新起點。
錨定高質高效的農業強省建設目標,安徽省謀劃出台了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意見、“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搭建起推進農業強省建設的“四梁八柱”,加快從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的步伐。
糧倉更滿了
打造“千億斤江淮糧倉” 讓中國飯碗多裝“安徽糧”
入春以後,在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外的田疇上,種糧大戶程夕兵的幾百畝小麥鬱鬱蔥蔥,長勢喜人。這幾年,得益於小崗村高標准農田改造,“引水上崗”“引淮潤崗”等農田水利項目投用,解決了崗地用水難題,農業生產條件顯著改善。去年,老程種的水稻畝產1400斤,小麥畝產超過800斤,糧食喜獲豐收,種地有錢賺。
糧穩天下安。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傳遞了重農穩糧的信號,明確提出要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扎實推進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
安徽作爲糧食生產大省,多年來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始終把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作爲頭等大事來抓,落實中央各項支持糧食生產的政策舉措,加大改革和投入力度,引導農民多種糧、種好糧。
2023年安徽糧食總產達到830.16億斤,再創歷史新高。安徽糧食產量已實現“20連豐”,連續7年站穩800億斤台階,穩居全國前五位,以佔全國4.3%的耕地,生產了全國6%的糧食,每年淨調出糧食200億斤左右,是全國5個糧食淨調出大省之一,爲國家糧食安全持續貢獻安徽力量。
放眼全國,盡管安徽省糧食總產靠前,但糧食單產水平仍有待提升。2023年安徽省糧食單產377.28公斤/畝,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2.4公斤/畝。同時,高標准農田建設標准偏低,與國家標准相比仍有差距,大面積高產穩產基礎不牢。
安徽省正加快編制規劃,謀劃一批重大工程和工作抓手,通過提單產、穩面積、減損耗,力爭到2035年全省糧食產能穩定在一千億斤以上。
提升糧食產能,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實施糧食單產提升工程,集成推廣良田良種良機良法,推動糧食產能邁上新台階。安徽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汪學軍表示,安徽省始終把抓好糧食生產作爲“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牢牢抓住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堅持穩面積、增單產兩手發力,全面實施良田、良種、良機、良法、優鏈、優農重點工程,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讓中國飯碗多裝優質“安徽糧”,勇當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主力軍。
“錢袋”更鼓了
農業全產業鏈發力 做好增值大文章
人均收入首次突破2萬元!2023年,安徽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144元,增速居全國第9位,農民收入跨上新台階。
農民群衆“錢袋子”更鼓的背後,關鍵詞是安徽省鄉村產業的“提質增效”。近年來,安徽省聚焦全產業鏈开發、全價值鏈提升,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業,堅持種養一起抓、糧肉一起抓、頭尾一起抓,做好“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增值大文章,錨定高質高效的農業強省目標,不斷提升農業發展水平。
今年1月,安徽省在上海舉辦的農交會上,“皖美農品”琳琅滿目,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地理標志農產品佔參展產品比重約爲65.3%,突出展示了安徽十大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
發展綠色食品產業,打造綠色品牌,是安徽省農產品規模化發展的重要打法。近年來,安徽省堅持高端定位,強化龍頭帶動,推進皖北高端綠色食品產業集群發展,組建總規模83.4億元的省綠色食品產業母基金。去年,安徽省綠色食品十大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1.2萬億元,同比增長9%。同時,加快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新認定省級示範基地100個、總數達352個。
在利辛縣望疃鎮的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肉牛養殖基地,通過“徽牛雲”的大數據平台,該基地可以提供精准、及時的經營數據和預警分析報告。
“一頭肉牛,如果賣給屠宰場,能賣兩萬多塊錢,但如果通過深加工‘喫幹榨淨’,價值能增加幾倍,‘四個蹄子’趕上‘四個輪子’。”欣浩翔公司運營總經理閆學虎告訴記者。
去年以來,安徽省啓動實施“秸稈變肉”暨肉牛振興計劃,走好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綠色發展之路,推進秸稈資源過腹轉化增值,加快推動肉牛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30年肉牛養殖規模500萬頭以上,產值1000億元以上,再造一個千億級肉牛產業。
安徽省還積極拓展鄉村“土特產”,壯大鄉村富民產業。安徽省以示範村鎮爲引領,走規模化、標准化、品牌化和市場化產業發展道路。截至目前,全省共培育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鎮793個,國家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鎮160個。同時,積極推進農業產業集群建設,創響特色品牌,不斷提升安徽省農特產品在長三角的影響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高起點建設產業基礎牢固、聯農帶農明顯、示範引領突出的新型經營主體,也是加快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當前,安徽省引導龍頭企業牽頭,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廣大農民跟進,科研、金融、互聯網、品牌創意機構參與,形成廣泛的利益聯合體。實行“企業+基地+家庭農場+農戶”模式,建立農企利益聯結機制,推動糧食增產、農民增收。
鄉村更美了
推進“千村引領、萬村升級” 描繪和美鄉村新畫卷
曾經髒亂差,如今美如畫。
位於全椒縣大墅鎮的劉興村就經歷了這樣的蝶變。這個江淮分水嶺上的偏遠山村通過美麗鄉村建設,村容村貌顯著提升,走上文旅融合發展道路,成了遊客打卡的網紅村。今年村裏又开始謀劃新的發展藍圖,積極申報和美鄉村精品示範村。
近年來,安徽省持續推進鄉村建設,廣大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提升,“顏值”越來越高,鄉村更美了。截至2023年底,全省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88.4%,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31.8%,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81.5%。
去年安徽省全面啓動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加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並將其作爲推進安徽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一號工程”。省委、省政府出台實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的意見,提出每年建設200個精品示範村,建設800個省級中心村。到2027年,建設精品示範村1000個以上、省級中心村總數在1萬個以上。
“要精准把握安徽省‘千萬工程’的核心要義,以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爲目標,以產業富民強村爲主线,以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爲基礎,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彰顯徽風皖韻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湯洋表示,安徽省已制定了精品示範村建設標准等6個配套文件及20個專項工作方案,實現可量化、可具象化、可考核,構建形成“1+6+20”較爲完善的政策體系。今年全省將接續實施好“千村引領、萬村升級”工程,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聚焦鄉村人口變化趨勢,優化村莊布局、產業結構、公共服務配置,突出鄉村特色,堅持農民主體,穩扎穩打久久爲功,有序推進鄉村建設各項工作。
建設和美鄉村,離不开真金白銀的資金投入。
去年安徽省啓動建設首批200個精品示範村,省級平均每村支持1000萬元。已建和在建各級和美鄉村中心村11869個。省級財政每年安排專項資金10億元以上、下達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債務額度不少於20億元,農業銀行每年新增貸款200億元,支持和美鄉村建設。通過發揮政策集成效應,打好政策組合拳,形成和美鄉村建設的強大合力。
標題:安徽的農村爲什么變了?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35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