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糧道”

2024-01-26 18:40:13    編輯: robot
導讀 2023年12月11日,一個重要日子。 就在當日,國家統計局公布各地糧食產量。數據顯示,吉林又迎豐收。 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使命。對吉林來說,糧食是驕傲,更是責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吉林的重大責任使...

2023年12月11日,一個重要日子。

就在當日,國家統計局公布各地糧食產量。數據顯示,吉林又迎豐收。

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使命。對吉林來說,糧食是驕傲,更是責任。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吉林的重大責任使命。

吉林是產糧大省,用全國4%的耕地,產出了6%的糧食,提供了10%的商品糧。全國每10斤商品糧中,有1斤來自吉林。

2023年,吉林糧食總產量史上最高,達到837.3億斤,是超過800億斤的第三個年頭。從總產量全國排位看,由多年的第五位躍升到第四位。從增加值看,比2022年增加21.14億斤,增量居東三省第一位。從糧食單產看,平均畝產達到958.2斤,位居全國糧食主產省第一位。

中國飯碗裏,盛了更多吉林糧食。

中國糧食安全,吉林作出新貢獻。

一、不凡的時間

糧食是時間的產物。春種秋收,四季更替。

時間的長河中,有太多關於吉林糧食的記憶。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不久,大批東北糧食源源入關,北京等地糧價得以趨穩。東北糧食總公司自10月29日起至年底,每日運進關內500萬斤糧食,分發京、津、保、滄各地。這些糧食中,相當一部分來自吉林。

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吉林考察。這是2015年以來,總書記第三次到吉林考察。這次來,他第一站就走進黑土地,調研糧食生產。2023年是吉林“千億斤優質糧食”生產工程全面啓動的第一年,也是加快建設農業強省的起步之年。1月,吉林提出,今後五年要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线,全面實施“千億斤優質糧食”生產工程。4月17日,春耕前夕,“千億斤優質糧食”生產工程正式啓動。

爲了多打糧食,這一年的每一天,吉林人都不敢懈怠。

春天,陽光下的一粒粒種子,憧憬着早些發芽。然而,吉林西部局地出現嚴重春旱。夏天,農作物快速成長時節,5號台風“杜蘇芮”呼風喚雨,給吉林中西部局地帶來嚴重洪澇災害。與之伴隨的,還有蟲、鼠、病。5月水稻潛葉蠅亂飛,6月水稻二化螟來襲,7月玉米大斑病多發,8月大豆食心蟲成勢……糧食生產面臨嚴峻考驗。

乾安縣,位於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西部,遇到嚴重春旱。遐字村,隸屬於乾安縣東部讓字鎮,距鎮政府6公裏。春耕前,村裏把幾十眼灌溉井改成了機電井,因爲灌溉及時,保障了玉米正常出苗。春天裏,吉林西部各市縣落實抗旱播種1467.64萬畝,新建和修繕農田抗旱灌溉井2.24萬眼,實施澆灌1431.8萬畝次。

松花江部分流域,出現夏季洪水。舒蘭、榆樹、扶余等產糧大縣受災較重。吉林農業農村廳3名副廳長帶隊,組成3個工作組和13個小分隊,分區分片包保受災較重縣市。全省共成立農業服務指導組151個,累計派出技術人員3.26萬人次,全力推動災後恢復生產措施落實。設立24小時服務熱线,組建1311支農機應急服務隊,啓用排澇機械12352台套,及時排出田間積水。

吉林部分地區大豆種植面積較大,大豆食心蟲是一大蟲害。8月中旬,植保技術人員密切觀察大豆田間成蟲活動特點,判斷成蟲發生盛期。一旦發現連續3天累計(百米雙行)蛾量達100頭,可能造成較高蟲食率時,就提醒農戶採取噴藥等措施。“蟲口奪糧”方面,吉林增設太陽能智能蟲情測報燈99台、專用性信息素誘控設備5.57萬套,實施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性信息素防治水稻二化螟等綠色防控技術144.4萬畝次,水稻病蟲害飛防作業試驗試點示範面積81.25萬畝,开展減藥控害精准施藥382萬畝、農區鼠害綠色防控57萬畝,試驗生物防治大豆食心蟲技術20萬畝。

時間證明,沒有一粒糧食輕易得來。

每一天都不放松,這是吉林糧食的時間之道。

二、厚重的土地

糧食是土地的饋贈。土地不存,糧將焉附。

幾場大雪之後,吉林熱鬧的黑土安靜下來。

吉林在哪裏?東經121°—131°,北緯40°—46°。

這裏的地理緯度和資源狀況,與美國“玉米帶”“乳畜帶”類似。大體看,吉林中部是被譽爲“黃金玉米帶”“黃金水稻帶”的松遼大平原,西部有着遼闊的科爾沁草原,東部則是富饒的長白山。世界上的“黃金玉米帶”,一條在美國中北部,一條在烏克蘭中西部,一條在中國吉林。

吉林土地如何?這裏位於世界三大黑土區之一中國東北黑土區的核心地帶。吉林87%以上的耕地是黑土地,90%以上的糧食產自黑土地。應當講,沒有黑土地,便沒有吉林糧食在全國的位置。

然而,黑土高產豐產的同時,面臨着肥力透支問題。如何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是吉林人面臨的重大課題。

王貴滿,就是一位“答題人”。

自1983年畢業回鄉,他一直扎根鄉鎮村屯。作爲四平市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最愛談的事兒,就是黑土地保護的“梨樹模式”。這一模式,始於2007年的200多畝“秸稈全覆蓋”試驗田。秸稈覆蓋相當於給大地“穿衣蓋被”,能保持土壤水分、防治土壤風蝕水蝕、培肥土壤肥力、減少土壤耕作、節約成本等。

保護黑土,需要全省努力。

近年,吉林成立了糧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由省委書記、省長任雙組長。各市縣成立相應組織機構。黨政同責,五級書記抓黑土地保護。

2022年,國家層面頒布黑土地保護法。2023年,是黑土地保護的重要年份。這年,吉林對全省44個縣(市、區)开展黑土地保護目標責任制考核工作。結合糧食安全考核工作,吉林組成10個督導組,巡回督查指導。設立“駿馬榜”“蝸牛榜”,對任務進度定期調度通報。

不光靠自身。吉林還與中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實施“黑土糧倉”科技會战。在糧食主產區,吉林建設了農安、梨樹和鎮賚3個萬畝級核心示範基地,30個千畝級示範基地。目前,示範基地面積超8萬畝,累計展示推廣玉米秸稈覆蓋保護性耕作、水稻抗低溫減災生產、鹽鹼地以稻治鹼改土增糧等23項技術。此外,吉林還成立了6位院士領銜的省黑土地保護專家委員會,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工程研究中心5個。

黑土地保護是世界課題。吉林連續3年舉辦“黑土地保護利用國際論壇”。去年7月22日,第三屆黑土地保護利用國際論壇暨第九屆梨樹黑土地論壇,在長春農博園开幕。論壇上,國內外專家爲黑土保護建言獻策。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說,希望讓珍愛黑土、守護黑土、善用黑土成爲全世界全社會的普遍共識和一致行動。吉林省委副書記、省長胡玉亭在省“黑土糧倉”科技會战領導小組會議上說,要堅持藏糧於地、藏糧於技,全力打好打贏“黑土糧倉”科技會战,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扛穩國家糧食安全重任。

2023年,吉林在全省推廣耕地深松855萬畝、增施有機肥697萬畝、耕地輪作250萬畝、水肥一體化601萬畝。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從技術上看,“上蓋下松、適度深翻、水肥一體”;從區域重點看,“東部固土保肥、中部提質增肥、西部改良培肥”。在智能設備方面,配套大型智能農機裝備、“天—空—地—人—機”數據感知體系已在發揮作用。

截至目前,吉林省累計建成高標准農田4380萬畝,佔永久基本農田的53.4%。根據計劃,到2035年,吉林省耕地保有量不低於10944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8201萬畝。

黑土廣袤,沒有一寸多余。

精心呵護每一寸黑土,這是吉林糧食的土地之道。

三、金色的種子

糧食是種子的孩子。沒有良種,難有豐收。

目前,國產種子已佔吉林市場上流通的絕大部分。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100%,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

2023年,吉林種子事業進步的一年。

這一年,吉林推廣農作物主導品種105個,包括玉米49個、水稻28個、大豆28個。這一年,吉林還首次篩選出耐密突破性品種41個、耐鹽鹼品種47個,遴選76個農作物品種开展高產競賽。競賽結果顯示,有8個玉米品種畝產“超噸糧”、3個水稻品種畝產達700公斤以上、4個大豆品種畝產達290公斤以上。

遼玉1號,是吉林推廣的一款玉米主導品種。

一系列技術參數,明白地寫在推廣文件中。在吉林省聯合體區域試驗中,這款種子獲得平均公頃產量12116.3千克的成績。它適宜吉林省玉米中熟區種植,由吉東種業有限責任公司選育。它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一般公頃保苗5.5—6萬株,需要中等肥力以上地塊栽培。

種子從何而來?離不开種子基地和公司。

洮南市,是吉林唯一的國家級玉米制種大縣。去年秋天,這裏的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裏,5.01萬畝制種玉米喜獲豐收,田間地頭滿目金黃。通過採用大壟雙行、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等技術,這裏的種子質量和產量不斷提升。同2022年相比,每畝增產約30公斤、增收120元左右。

目前在吉林,持有效經營許可證種子企業335家,有效運營“育繁推一體化”企業7家。其中,鴻翔種業,是全國種業振興玉米補短板陣型企業,年產玉米種子6000萬斤、品種覆蓋26個省份。這家公司玉米種子銷售總額全國第四名,種子銷售額全國第十名。此外,吉林在海南开展科研育種工作單位達53家,基地總面積穩定在5000畝以上,每年南繁加代育種材料達3.5萬份以上,涵蓋玉米、水稻、大豆等10余種作物。

種子是糧食“芯片”,如何做好儲備?

爲應對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吉林建立省級救災備荒種子儲備制度,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於救災備荒種子儲備。2023年,吉林落實救災備荒種子儲備計劃120萬公斤。其中儲備玉米種子70萬公斤,儲備水稻種子37.5萬公斤,大豆種子12.5萬公斤,能保障災後迅速恢復生產。

這一年,吉林建成省作物種質資源、北方粳稻種質資源2個保護與利用中心。同年,該省完成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任務,收集到農作物種質資源3204份,上交國家種質資源庫(圃)。

面向未來,吉林種業振興有何計劃?

2023年,吉林省政府下發《吉林省種業振興工程建設方案(2022-2035)》。

《方案》明確,到2035年,累計創制優異種質資源500個以上,打造高標准制種基地20萬畝,累計研發出突破性新品種200個以上,自主品種佔比達到90%以上;1家以上玉米種業企業綜合實力進入全國10強,2家進入全國50強,種業爲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50%以上。

一粒好種,千粒好糧。

精心培育每一顆種子,這是吉林糧食的種子之道。

四、多方的合力

糧食豐收是合力的結果。多方受益,才能持續。

爲了當好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吉林“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推進“千億斤優質糧食”生產工程,落實防災減災措施,造良田、用好種、推良技、優農機、強主體……

關注糧食生產,不能只考慮產量這一因素。

產的糧食多了,種糧戶增收了嗎?一產如何與二產、三產融合?除了春綠秋紅的時光,黑得冒油的土地,金色亮眼的種子,隆隆作響的機械,還有哪些因素影響糧食生產?

看糧食產量,也看糧食結構。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加力擴種大豆油料。爲此,吉林明確提出,2023年確保全省大豆播種面積達到492.8萬畝,比上年增加28萬畝,油料作物播種面積達到336萬畝,保持穩定略增。這一年,吉林开展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建設14個玉米、4個大豆整建制單產提升示範縣。

看糧食產量,也看產地收益。

吉林守護農民“種糧賣得出”底线,組織中糧、中儲糧、省儲糧等企業入市收購糧食,落實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吉林等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產糧佔全國的近八成。北京、天津、上海等7個主銷區,需要大量調入糧食來滿足穩定供給。近年,國家層面提出“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制”。2023年12月29日通過的《糧食安全保障法》明確,健全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完善對糧食主產區和產糧大縣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看糧食產量,也看產業鏈條。

吉林做活“農頭工尾”“糧頭食尾”“畜頭肉尾”增值大文章,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長春所轄11個縣(市、區)中6個是全國糧食生產百強縣,2023年該市前三季度農產品加工業規上產值達到542億元,同比增長9.9%。日前在公主嶺市,年處理65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投產,玉米被“物盡其用”,變身食用玉米澱粉、玉米蛋白飼料、噴漿玉米皮、澱粉糖漿……串起一條“黃金產業鏈”。

看糧食產量,也看品牌建設。

近年,吉林力推“吉林大米”“吉林鮮食玉米”等農業品牌,逐步構建起“公用品牌+區域品牌+企業品牌”的品牌體系。“吉林大米”品牌連續五年榮登“中國糧油影響力區域公用品牌”榜首。“吉林鮮食玉米”品牌旗下,先後湧現出“東北農嫂”“德樂”等一批產業化龍頭企業,產品銷往國內30個省份,遠銷22個國家和地區,產值由2018年的8.6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44.4億元,增長4倍。

看糧食產量,也看經營模式。

新型經營主體富有活力。近年,吉林縣級以上示範農民合作社和示範家庭農場分別發展到5557家和5730家,全省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分別規範發展到8.1萬家和9.8萬家。

吉林,用“大農業”視角看問題。

吉林提出以“四大集群”培育爲重點,打造富有本省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其中第一大集群即爲“萬億級大農業”(其余爲萬億級大裝備、萬億級大旅遊、千億級大數據)。聚力打造“萬億級農產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細加工產業”,吉林推進玉米水稻、雜糧雜豆、生豬、肉牛肉羊等“十大產業集群”建設。

現代農業產業已串珠成线、集群成鏈。目前,吉林玉米水稻、生豬、肉牛肉羊產業集群產值超千億元,禽蛋、人參、果蔬、林下及林特產業集群產值超500億元。

鏈條延長,產值增長。

讓產業鏈上每一方都獲益,這是吉林糧食的合力之道。

五、豐富的資源

談糧食安全,不能只關心糧食。

糧食安全,實際上是食物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目前,我國各地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徑开發食物資源。

吉林食物資源豐富,樹上摘的、地裏長的、水裏遊的都有。西部是生態農牧片區,中部是糧食主產區,東部是山地特色片區。大致看,西部雜糧多,中部玉米強,東部山貨美。

以東部山區爲例。長白山一帶,通化、白山、延邊等地打造特色產業帶,食用菌、中藥材、長白山山珍等優勢特色產業擴面、增品、提標,“長白山人參”“長白山黑木耳”等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逐漸成型。通化市探索推廣“林上採、林下種、林中養、林邊產、林間遊”立體式、復合型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形成4大類36個品種的林下產業,林業特色產業框架初步形成,2023年林下經濟產值163.1億元。

吉林年年有“魚”。元旦前夕,位於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的查幹湖,伴隨“祭湖·醒網”儀式,第22屆冰雪漁獵文化旅遊節拉开帷幕。查幹湖水面面積420平方公裏,是吉林省最大的內陸湖,每年鮮魚產量保持在5000噸。查幹湖漁場被農業農村部評爲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在吉林,有近百個5000畝以上大水面。越來越多大銀魚、池沼公魚等名優冷水魚,從吉林走向全國。

吉林“牛”起來。吉林新兆農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肉牛養殖場,位於農安縣巴吉壘鎮雙榆樹村。蹓躂着的肉牛,時不時叫一聲。2023年年初以來,吉林推進“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在吉林,肉牛飼養量連續兩年保持10%以上增速,去年前三季度飼養量達到631.2萬頭,全產業鏈產值達到2000億元,同比增長7.6%。而在生豬產能調控方面,吉林重點抓好77個省級以上生豬產能調控基地建設。

吉林蔬菜翠綠。2021年起,吉林實施“百萬畝棚室建設工程”,3年累計新建棚室7.65萬畝,“菜籃子”應急保障基地數量達到178家。同年,吉林冬春蔬菜供給率達到12.6%。依托9個地市級城市周邊建設設施蔬菜生產基地,圍繞哈大线等5條重要交通幹线建設棚膜經濟產業帶,以長春市爲軸心全力打造中國北方蔬菜產銷集散中心,吉林穩步提升冬春季蔬菜自給率,實現夏秋季北菜南運。

吉林水果多樣。東部有藍莓、山葡萄,中部有黃桃、大櫻桃,西部有西瓜、黃菇娘,味美價優。

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吉林全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67.86億元,同比增長5.2%,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5個百分點。從主要產品看,生豬出欄1425.6萬頭,同比增長7.3%;牛出欄219.3萬頭,同比增長11.4%;羊出欄520.6萬只,同比增長3.7%;家禽出欄3.6億只,同比增長9.7%。

漫山都有美味,四季都有蔬果。

向山水林田湖要食物資源,這是吉林糧食的“大食物觀”之道。



標題:吉林“糧道”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2419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