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動車銷售增長不如預期,是因補貼政策比不上中國嗎?

2024-01-09 07:50:00    編輯: Dindo Lin
導讀 2024 年拜登政府推動新規定,對潛在美國電動車買家來說,今年政府補貼顯著降低,但部分車型會獲更多補貼。 另一方面,歐洲與美國的汽車製造商,也必須在中國汽車生產量大幅成長、甚至成本遠低於他們的狀況下...


2024 年拜登政府推動新規定,對潛在美國電動車買家來說,今年政府補貼顯著降低,但部分車型會獲更多補貼。

另一方面,歐洲與美國的汽車製造商,也必須在中國汽車生產量大幅成長、甚至成本遠低於他們的狀況下競爭。美國官方收緊資格,嚴格地將裡面有中國生產零件的汽車排除出補助條件之外,這也將導致原本符合電動與混和動力車型的補助車型數量將從 25 件落至 13 件。但是買家將會直接從購車價格中獲得補貼,與原本是放在年度稅收中的優惠額度完全不同。

由於中國控制了全球大部分的鋰電池供應,因此如果要排除中國公司的零件,這對於電動車來說也更為困難,另一方面,美國政府也想藉此拉拔其他公司生產的鋰電池,藉以擺脫對中國鋰電池的依賴。中國目前已控制了全球 70% 的鋰化合物產量,為了能夠扶植美國電池工業(甚至是中國以外的電池公司),即使可能會影響在美國的汽車銷售狀況,這對於美國政府來說也是必要之惡。

電池成本反應售價,美國算盤難打響

對於拜登政府來說比較理想的情況,是美國消費者願意為純美國製造的車子買單,而能讓汽車製造商採用更多非中國以外的關鍵零件,藉此能夠讓所有汽車都達到「補貼」的要求。但就算是如此,拜登政府的算盤可能也很難達成──畢竟中國生產的電池有明顯的成本優勢,這個優勢自然也會反映在售價中。

美國的電動車銷量也是逐年上升,在 2023 年電動車佔美國總銷售量近 10%。但是美國主要汽車生產商福特與通用則調降了電動車的生產目標──因為上升的利率影響了購買的慾望與需求。根據彭博的數據,2024 年全球的電動車銷量有望達到 1670 萬台,比 2023 年增長 20%──但比之前的預期略低了 4%。美國的電動車銷售狀況低於預期是主要原因,而在競爭者不斷出現的情況下,美國消費者對特斯拉的興趣也在降低中,而這也是特斯拉推出低價版 Model 3 與 Model Y 的原因之一,藉以重新拉回消費者的注意力。

 ▲ 電動車年增長銷售額數據。(Source:)

特斯拉在 2023 年第四季的全球交車量為 48.4 萬台,雖略高於分析師的預期,但卻首次的電動車生產商比亞迪,該公司交出了 52.6 萬量的成績。在經濟與消費衰退的狀況下,嚴格的補貼規則無疑對車商是否要在美國生產產生質疑──而且,預期明年的補貼規定可能更嚴格,如果川普當選,他有可能會推翻拜登的協議。

充電站建制也亟需提升

但價格並非購買電動車的唯一考量,其中還包括充電站的建置是否如加油站般方便,像美國土地面積比中國略大,但人口卻只佔中國的四分之一。幅員遼闊如此遼闊的狀況下,要汽車製造商或者第三方廠商快速建制快充站,在成本考量下極為困難。為此,拜登政府在 2021 年設立了一個目標,希望透過 75 億美元的補助,將美國的快充樁設置從增設至 50 萬個,同時在洲際與高速公路上每 80 公裏內就一定要設立一個充電樁。而根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聯盟的數據顯示,全中國在 2023 年 8 月底,公共直流充電樁數量為 96.3 萬台。

 ▲ 中國直流電、交流電樁、公共與私人電樁的數量增長趨勢。(Source:)

這就是拜登政府如果想要電動車普及最重要的一步棋──對於汽車大國美國來說,汽油車的時代遲早都會結束,縮減銷售電動車的成本,一方面是減少對中國競爭者的直接補貼,一方面也可能是認為,如果要靠補貼電動車打價格戰有弊端的,補貼的持續性不足,而且可能會因此讓汽車工業養成依賴補貼,反而有礙競爭力。

歐、美、中,三地區的電動車角力

中國預計在 2030 年電動車將佔市場的 80%,而歐洲則是在 2035 全面禁售燃油車,美國則是目標在 2030 年有 50% 的車輛將是電動車。歐洲與美國在電動車發展的腳步上都遠遜於中國,但歐洲卻設定了一個大膽的目標,導致極早進入電動車市場的中國,得以快速地以低價進入歐洲市場。美國相比之下 50% 的電動車銷售目標可能較為穩健,但卻也透露了美國政府對於電動車政策的不安。

另外一方面,中國自己也在全面的補貼環境下,養出了過多的汽車公司彼此競爭,過度競爭的市場導致整體利潤率下降、市場過剩、創新速度放緩等弊病。比亞迪有著低成本的電池技術,是少數不太需要靠中國政府大力補貼的企業,但過度的產量也讓他不得不將汽車出口銷售,同時也必須要面臨中國其他車廠競爭者。為了甩開其他人,比亞迪上週決定在匈牙利開設首家歐洲工廠降低成本──這意味著比亞迪將能把售車的成本再度拉低。

而除了特斯拉以外,美國也有包括 Rivian 與 Lucid 等電動車公司,但他們也都受到美國電動車銷售衰退的影響而導致增速放緩,但傳統車廠要發展電動車就會有油車銷量的包袱,而純電動車廠商而不然。相比於傳統車廠,或許美國政府可以考慮把心力放在這些新創上,對於美國的電動車發展可能更為有利、也更容易發展相關技術。

雖然這些電動車公司對選票的影響,可能遠不及傳統的美國車企就是了。

電動車銷售增長,但原油銷售沒見頹勢

總體來看,電動車的宏觀目標是要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但 2023 年即使電動車銷量達到新高峰,諷刺的是汽油銷量也達到高峰──2023 年全球每天生產 9700 萬桶以上的原油,電動汽車的銷售成長、遠趕不上人們對石油的需求。

電動車雖然已經百花齊放,但在價格、技術、基礎建設佈建的成本與速度上,還遠不及已經成熟的燃油車供應鏈成熟,即使各國政府都已有對電動車將是未來趨勢的默契,但整體的技術要與燃油車有競爭優勢看來還需要一段時間,現在就看各國政府是否能在 10 年間將技術與成本門檻大幅降低,不然以現在的發展腳步來看,中國在電動車領域的稱霸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首圖來源:)



關鍵字: , ,


標題:美國電動車銷售增長不如預期,是因補貼政策比不上中國嗎?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31601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