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協會:直播和低價成爲2023年“雙11”消費者熱議話題

2023-11-22 18:50:33    編輯: robot
導讀   央視網消息:據中國消費者協會,2023年,“雙11”步入第十五個年頭。當下消費市場持續回暖,消費者需求趨於多元化、個性化。今年的“雙11”,比拼“價格力”是商家營銷主旋律,追求“性價比”成爲居民...

  央視網消息:據中國消費者協會,2023年,“雙11”步入第十五個年頭。當下消費市場持續回暖,消費者需求趨於多元化、個性化。今年的“雙11”,比拼“價格力”是商家營銷主旋律,追求“性價比”成爲居民消費新趨勢。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快遞包裹52.64億件,同比增長23.22%,日均業務量是平日業務量的1.4倍。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攬收快遞包裹6.39億件,是平日業務量的1.87倍,同比增長15.76%。

  電商平台促銷手段不斷創新,更加注重簡化規則、強化服務。15年之後,滿減、百億補貼等常規套路已難以激起消費者購买欲望,平台和商家不約而同地選擇更加簡單、直接的“最低價”血拼。战報顯示,“雙11”期間,天貓、京東用戶數量、訂單量、成交總額均呈增長態勢。

  中國消費者協會利用互聯網輿情監測系統,對10月20日至11月16日期間相關消費維權情況進行了網絡大數據輿情分析。數據顯示,消費者反饋整體趨於正向,直播和低價成爲此次“雙11”消費者熱議話題,除優惠價格爭議、假冒僞劣、售後服務差等老問題外,價格壟斷、軟件开屏廣告等也給消費者帶來不好的消費體驗。

  消費維權問題集中領域

  監測發現,2023年“雙11”期間消費維權問題集中在直播帶貨亂象、商品質量問題、手機軟件廣告不良體驗、促銷價格爭議等方面。

  (一)直播帶貨亂象

  監測期間,有關“直播帶貨”負面信息1,565,203條,佔吐槽類信息的47.99%,日均信息量55,900條。信息量集中在“雙11”前半段,10月25日達到峰值,爲94,694條。價格壟斷、低俗帶貨、虛假宣傳等問題較爲突出。

  (二)商品質量問題

  監測期間,有關“商品質量”負面信息870,131條,佔吐槽類信息的26.68%,日均信息量31,076條。信息量集中在“雙11”初期,10月25日達到峰值,爲55,629條。其中,直播間假冒僞劣問題表現突出。

  (三)手機軟件廣告的不良體驗

  監測期間,有關“廣告體驗”負面信息75,663條,佔吐槽類信息的2.32%,日均信息量2702條。隨時間推移網民吐槽逐漸增長,11月14日達到峰值,爲8552條。人們的“槽點”集中在手機軟件廣告諸多強制跳轉方式令消費者防不勝防,分外頭疼。

  (四)促銷價格爭議

  監測期間,有關“促銷價格爭議”負面信息63,757條,佔吐槽類信息的1.96%,日均2277條,總體趨勢波動上升,10月31日、11月10日、11月13日吐槽集中出現,其中11月10日信息量最高,爲4635條。話題主要爲隨意變更優惠政策、活動臨近結束忽然降價、不保價、誘導消費者取消訂單等問題。

  消費維權輿情應對建議

  一是平台和商家應瞄准“價格力”持續發力。堅持合法合規,挖掘消費者需求,爲消費者提供更具性價比的商品;同時尋求“服務力”提升,以更優質的服務和低價策略獲取消費者青睞。

  二是平台應切實履行管理責任維護市場秩序。一方面,給予中小商家更多支持,下調服務費用、提供扶持政策、進行專業培訓,激發市場活力。另一方面,對虛假宣傳、價格誤導等行爲嚴格監管,清除直播帶貨亂象,提升主播職業素養,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三是監管部門應持續提升對直播帶貨領域的監管能力和水平。善用科技力量,利用新興技術开發監管新手段,進一步加強對平台、主播、商家等的規範管理。警惕“價格壟斷”“新式套路”,確保消費者安心消費。

  四是媒體應在引導消費行爲和助力消費維權方面發揮更大作用。通過輿論宣傳引導消費者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提高消費者辨別意識,增強對誘導消費的抵御能力;不斷拓寬消費者維權途徑,關注社交媒體平台消費維權信息,引導幫助消費者理性維權,爲消費者提供更多權益保障。



標題:中國消費者協會:直播和低價成爲2023年“雙11”消費者熱議話題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9448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