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佔國,編輯:何玥陽
2023年,注定是能載入科技史冊的一年,ChatGPT讓互聯網大廠紛紛下場押注大模型,科技圈好不熱鬧。
然而,繁華往往伴隨着質疑,質疑是推動行業回歸理性的一股力量。
曾經的元宇宙也經歷了類似的場景,2021年,Roblox成爲元宇宙第一股,Facebook直接更名爲Mata。到了2023年,ChatGPT成爲新的焦點,元宇宙似乎成爲了一個被遺忘的古老的風口,連帶着XR行業也寒風瑟瑟。
先是Meta市值大跌,騰訊直接裁掉XR部門,愛奇藝VR業務陷入停滯,快手放棄XR全景視頻業務……
XR行業爲什么會遭遇寒冬?寒冬什么時候會過去?AI對XR又會有哪些影響?
一、愿景與現實,從顛覆世界到自身難保
在《必然》一書中,凱文·凱利寫到:在人類短短幾十年的壽命期限中,“擾亂”(推動)社會發展的第一個技術平台是PC,第二個技術平台是移動電話,下一代顛覆性的平台就是虛擬現實。
從2016年VR元年,到現在已經七年的時間,我們依然沒有看到設備的普及,也沒看到現象級的應用,倒是熱起來的名詞一波一波地換,從VR、AR到MR、XR。
蘋果6月發布的Vision pro,又有一個新名字,叫“空間計算”,9月底,Meta也湊熱鬧發布了新款Quest 3,它是一款類蘋果Vision pro的產品。
關於XR行業,德勤是這樣定義的,XR(擴展現實)包括VR(虛擬現實)、AR(增強現實) 和MR(混合現實),三者是技術遞進的關系。
蘋果Vision pro就是一款MR產品,庫克稱之爲是一款跨時代的產品。
就在庫克稱之爲劃時代產品來臨時,XR行業卻迎來了一輪寒冬。
第一,投融資方面,2023年上半年,全球XR行業投融資數量和金額雙雙大幅下滑。
XR行業最火熱的時候是2021年,VR陀螺數據顯示,全年XR行業的投融資金額同比增長128%達554億元,比上一次最火的2016
2022年,XR行業的投融資金額卻开始下滑,去年同比下降11.4%;今年一季度降幅繼續擴大,投融資金額同比下降73.2%。年中投融資金額略有回升,到8月、9月再次下降。
第二,收縮、裁員、高管離職,頻繁發生在大廠的XR業務线。
去年8月,僅成立不到一年的阿裏達摩院XR實驗室,便迎來了高層人事動蕩,首席科學家譚平離職,以及多位高管也相繼離職。
今年2月16日,僅僅成立了8個月的騰訊VR部門,幾乎裁撤了業務线全部的300多人,他們的對外回應是:將變更硬件發展路徑,不再做砸錢自研的事。
到了5月,號稱研發了國內首款元宇宙產品“希壤”的負責人馬傑,宣布離職。
實際上,幾乎所有大廠都卷入到了寒流中。
這股寒意,在美國傳播得更早。
去年至今,號稱要“ALL IN”元宇宙的Meta已裁員2萬多人,這是十八年來的首次裁員,規模巨大。此外,微軟也將剛成立四個月的工業元宇宙團隊核心成員解散,同時關閉2017年收購的社交VR平台。
第三,XR設備銷量下滑。
2022年全球XR設備的銷量同比下跌21%至853萬台,今年一季度,全球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XR設備出貨量跌幅擴大,同比下跌33%。
此次迎來的寒冬已不是第一次,2018年XR行業就經歷過一次寒冬,那一次是2016年XR行業爆火後的一次沉寂。
2016年,全球XR設備出貨量因行業爆火而攀升。VR陀螺數據顯示,2017年XR設備出貨量开始放緩,到2018年XR設備銷量开始回落。直到2020年,Facebook旗下的Oculus發布了Quest系列頭顯銷量突破1000萬台,讓XR行業重回增長。
元宇宙回歸理性,是行業過熱後的一種正常表現,作爲元宇宙的重要入口,XR行業受其所累,景氣度下降也在所難免。
不過,元宇宙始終是代表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代表人類與世界交互方式的又一次創造性變革。“風險與機遇並存”“善於投資未來”的大廠,必定對此深有體會,那么XR行業究竟發生了什么、遇到了哪些問題,大廠才一致選擇收縮?
二、依存式發展路徑,現階段XR處境尷尬
XR設備一直沒有走出單邊向上的態勢,和其依存式的發展路徑有關。
消費電子產品的發展路徑大概三種。
第一種是功能型的產品,賣點在於好用,比如說耳機,更好的音質就是賣點。
第二種是平台型產品,比如說遊戲主機,买設備是爲了买裏面的內容。
第三種是混合式的,比如手機,既依靠通信、觸屏、網絡這些功能的進化,也依靠微信、抖音這些內容的完善。
iPhone的發展路徑非常典型,早期靠觸屏、通話、網絡等功能價值做大規模,做大規模之後,就可以成爲承載內容生態的平台型產品。
XR設備是提供內容應用的管道中介,兼具內容屬性和功能屬性,其中,前者大於後者。
畢竟,消費者更愿意爲裏面的內容+體驗付費,而不是設備的酷炫。設備不夠普及,內容开發商的意愿就低,另一方面,設備及內容的價格都不會親民,所以XR陷入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困境。
那么,多大的量級算得上普及?
扎克伯格認爲當VR的活躍用戶達到1000萬時,VR生態就能進入有效的正循環,1000萬也是第二代蘋果手機3G版iPhone的銷售量級。
截至今年3月,Meta的Quest頭顯數量累計已經銷售了2000萬台,然而Q3季報中,幾十億美元的虧損以及對明年將繼續虧損的預期,都透露出1000萬達到正循環的論斷,過於樂觀。
如前面所說,銷量的制約在於兩方面,功能和內容。
第一,XR需要“供給創造需求”的顛覆性創新,以滿足功能性需求,又要兼顧需求側對於體驗的反饋。
現在的大衆,正如汽車發明之前的大衆,知道需要的是更快的馬,卻無法對下一代更快的馬進行定義,也不可能想象出汽車。
XR的創新也面臨着這樣的困境:用戶沒有對三維、虛擬體驗的需求,开拓者需要進行顛覆性的創新。
在功能方面,理想的XR設備使用體驗是讓用戶在虛擬世界中實現全方位的感官連接,但目前的技術僅能在單一設備中滿足聽覺和視覺的連接,嗅覺、味覺和觸覺等感官體驗仍需通過其他設備輔助實現。
比如,上個月底Meta發布的第三代頭顯Quest 3,不僅依舊保留手柄,而且還需要更換第三方頭帶、鏡片等輔助設備才能進一步提升設備性能。
但用戶在體驗側,對產品又是有要求的。
而現在,即使是銷量最好的Quest 2,也有各種各樣的“不舒適”:頭重腳輕,頭戴拉垮,戴一分鐘就難受。同時,精確傳感、動作跟蹤、3D光學成像等XR關鍵技術尚處於發展階段,這導致當下設備的使用效果並不理想。
即使最新發布的Vision pro和Quest 3,長時間佩戴依舊會有疲勞感,影響XR設備銷量的因素不僅有舒適度,還有續航、沉浸感等佩戴體驗方面的不足。
第二,XR的發展需要軟件和內容支撐。
當下,XR對於C端用戶的吸引力主要集中在遊戲娛樂方面,很多廠商也將遊戲作爲切入XR行業的第一個入口。
比如,騰訊一开始便將XR部門交給了遊戲領域的相關負責人,甚至傳出將旗下遊戲——王者榮耀等,做成XR版本,現實情況卻是大部分遊戲都是2D遊戲,而且每個賽季、每個版本會有許多更新,想要將這些全部移植到虛擬世界,勢必會付諸巨額的开發成本。
據阿裏雲开發者社區用戶披露,中度VR遊戲的成本大概2000-3000萬美元,而據高盛預測,全新系列的遊戲开發成本在7500萬-1億美元之間。
高昂的开發成本,是XR遊戲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建設XR內容生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
ChatGPT火了之後,行業意識到AIGC將成爲改變內容創作的一個重要變量,扎克伯格也曾表示,AI是現在的着力點,元宇宙是未來的愿景,發展AI會促進元宇宙的建設。
那么,AI的發展對元宇宙的建設有什么影響?又會如何改變XR行業?
三、AI和XR,短期競爭,長遠合作
AI和XR,既是競爭的關系,又能合作。
目前不僅是硬件和軟件在制約着XR設備的銷量,包括AI、人機交互、邊緣計算、芯片工藝、5G等技術,以及企業的短期投資方向,都是XR行業發展的制約因素。
第一,企業的“投資偏好”,先會使AI和XR構成競爭關系。
現在XR行業投融資活躍度下降,本質原因是,許多公司發現XR是一個大資金、長周期的行業,短期內很難看到回報,與以往企業的樂觀預期有較大的落差,項目盈利可能要等數年甚至十幾年。
當ChatGPT出現的時候,企業發現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商業變現路徑更短,而且應用場景多、落地速度也快,比如微軟已將ChatGPT嵌入到必應搜索、office軟件等場景开始變現。這才是短期內可以給企業貢獻利潤的業務,所以AI大模型成爲資本和企業的“新寵”。
而最早“ALL IN”元宇宙的Meta,旗下元宇宙部門“現實實驗室”在2022年總運營虧損則高達137億美元,2021年,該部門則虧了102億美元,遲遲未見盈利的Meta,終於在2022年开始降本增效,進行裁員,並在AI領域發力。
扎克伯格也在今年2月的財報會議上表示,將更關注人工智能,而且有人留意到,在電話會議上,扎克伯格提到“人工智能”高達28次,而“元宇宙”只被提了7次。
當然就像扎克伯格說的,“發展AI也會促進元宇宙的建設”,但相信這個周期也不會短。
第二,AI對XR內容創作效率的提升,構成了他們的合作關系。
目前,XR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受限於內容生產高成本以及應用生態的碎片化,而AIGC的成熟和廣泛應用將大幅度提高元宇宙內容的生產效率。
AIGC的出現,正在推動元宇宙慢慢往3D化、互聯化、高度沉浸式的方向發展,尤其是遊戲領域已經开始通過AIGC在提高創作效率。
比如XR遊戲引擎Roblox推出的Code Assist(代碼輔助)和Material Generator(材質生成器),就是幫助社區用戶提高遊戲制作效率的AI工具;還有Unity發布的Unity AI,也是幫助开發者更快更好地制作遊戲的AI工具。
AIGC能力的提升,是大模型推動的,比如語言大模型提升感知能力、視覺大模型增強認知能力、多模態大模型提高創作能力。
清華大學新聞學院元宇宙文化實驗室主任沈陽,曾提出,大模型不僅僅有針對語言的還有針對多模態的,未來還應該有針對元宇宙的,比如空間計算大模型,現在市面上基本還沒有,應該是未來兩三年相關公司需要去研發的。
隨着AI等技術進步與發展,XR的寒意,或許會隨着Quest 3、Vision pro和PICO5上市後的銷量釋放,得到一定緩解,但制約因素仍存,這意味着行業依舊會進行周期性波動,能在其中活下來並保持競爭力的企業,一定是長短兼顧。
原文標題 : 大模型現在還帶不動XR
標題:大模型現在還帶不動XR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85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