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近日舉辦第 12 屆院士會議,聚焦「生成式人工智慧(GAI)」對台灣的影響,工研院院士認為,GAI 是台灣產業不可錯過的機會,應從發展「跨產業通用型 GAI 服務」如客服等起步,積極投入製造業、醫療等「產業專用型 GAI」應用,進而打造適合台灣的「在地化 GAI 應用商業模式」。
針對台灣應如何掌握 GAI 商機,工研院院士建議,第一是從發展「跨產業通用型 GAI」開始,也就是優先發展風險可控、效益明顯的 AI 應用,例如企業客服互動系統、公司內部資料庫運用,或是在醫療數據出現異常時,自動示警。
第二是針對台灣優勢產業,例如製造業、醫療產業,搭配微型化的 AI 模型,以及企業內部自建的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積極發展「產業專用型 GAI」應用,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機密安全性,進而增進產業競爭力。
第三是因應國情,發展適合台灣的「在地化 GAI 應用商業模式」並走向國際,例如結合物聯網(IoT)積極開發高齡社會的應用科技,或者瞄準廣大華人客群,發展以繁體中文 GAI 為主的 AI 技術,充實中文資料庫,藉此搶攻全球商機。
院士們建議,宜儘快立法以落實 AI 的管理,同時考量 GAI 強大的運算能力,網路數據中心的水電用量也大,台灣可借鏡歐盟、美國做法,宜規範設備能源效率及水資源回收與再生,並建議政府對 AI 的道德與倫理規範,或全民對 AI 的正確認識與使用方式等,需要規劃完整的策略與教育宣導。
工研院部署 GAI 三面向,包括 AI 技術、AI 產業發展、AI 人才培育,並應聚焦「產業 AI 化」及「AI 產業化」,並從中推動三大面向,包含深化 AI 技術、協助產業 AI 化、培育 AI 人才,而在深化 AI 技術方面,工研院可發展大型語言模型微型化,並應用到特定的邊緣運算,如製造業及醫療產業。
由於 AI 伺服器與高效能運算使得散熱需求不斷攀升,工研院應發展散熱科技與材料技術結合創新技術,解決目前 GAI 等高速運算耗能量極高的問題,並可發展文字到影像的合成影像技術,以及資安相關技術應用等。
協助產業 AI 化方面,院士認為 AI 可以很快改變企業的競爭力,有鑑企業少有深入使用 Open AI 的經驗,工研院應儘速成立一個 GAI 企業服務團,聚焦 ChatGPT 的應用,除了進行技術研發,也要攜手企業快速發展雲端 AI,將海量資料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工具,進而提升企業的韌性和競爭力。
目前企業的 AIoT 是將資料可視化、做成圖表,未來 GAI 若能運用語音、人性化的回答問題,將可大幅改善企業經營,強化製造業、醫療產業能量,而針對 AI 人才培訓迫切性,院士們建議工研院應成立 GAI 專責部門,統籌研發資源,招攬及培育人才與專家。
參與工研院院士會議,包括智榮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施振榮、工研院前瞻技術指導委員會榮譽主席及資深顧問虞華年、清華大學特聘研究講座教授林本堅、台灣大學醫學院內科教授楊泮池、台達電子董事長海英俊、美國哈佛大學比爾蓋茲講座教授孔祥重,以及新科工研院院士,包括研華董事長劉克振、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和碩董事長暨策略長童子賢、明基佳世達董事長陳其宏。
(首圖來源:工研院)
延伸閱讀:
標題:台廠走向國際新優勢!工研院院士:加速發展企業級生成式 AI 應用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8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