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海的日子,還得過下去

2023-09-06 18:51:11    編輯: robot
導讀 8月31日下午,大連長海廣鹿島鎮的漁民老程把晾曬好的漁網搬到了船上。一整個下午,他都在碼頭忙活,“備水備油、整漁網、上物資”。第二天,老程那兩艘泊了將近4個月的漁船將出海捕撈。   9月1日12時,...

8月31日下午,大連長海廣鹿島鎮的漁民老程把晾曬好的漁網搬到了船上。一整個下午,他都在碼頭忙活,“備水備油、整漁網、上物資”。第二天,老程那兩艘泊了將近4個月的漁船將出海捕撈。

  9月1日12時,爲期4個月的黃渤海伏季休漁期正式結束。停泊在遼寧大連、河北秦皇島、山東威海等地漁港碼頭的漁船,都將拔錨出海,开啓今秋捕撈作業。環黃渤海地區的漁民是一個龐大的群體,今年僅從大連碼頭出發的漁船,就有近8000艘。

  對當了40多年漁民的老程來說,“开海”那天從來都是令他激動的日子,但這一次,他心裏“有些膈應”。

  8月24日13時,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啓動核污染水排海,這一計劃預期持續30-40年。同日,中國海關總署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老程所在的長海縣,是中國東北地區距離日本最近的地方。眼下,盡管核污水還沒有到達中國近海,但焦慮已經蔓延到老程這些漁民的心頭。

  “幹一天漁民,就要曬一天網”

  做好第二天的出海准備後,老程晚上和夥計們喝了頓酒。

  休漁的4個月裏,今年61歲的老程除了修船補網,幾乎無事可幹。他的妻子有時去當地的海水養殖場打工,“一小時差不多掙30元,但不一定每天都有活”。除此以外,老程一家沒有其他收入來源。

  2021年,老程換了兩艘100多馬力的漁船,加上這兩年換機器、檢修,前前後後花去近60萬元。像他這樣的養船人,出海捕撈是一家人賴以生存的支柱,他一年要幹滿8個月,“只要不刮風就出海”。

  海邊日出早,平時老程就住在碼頭,凌晨四五點出發。老程說,出一次海一般要花一天一宿。如果天氣好,他的船一個月最多能捕撈20次。近兩年,全家一年收入能有20多萬元。

  出海前的酒桌上,老程不可避免地和夥計們聊到了日本排放的核污水。“我們都是喫海上飯的,看到新聞就擔驚受怕,怕核污水到了這裏,漁民都‘癱瘓’了。”話雖如此,在出海前,他仍然像往年那樣僱好8個人,甚至還預支了工資。

  老程介紹,廣鹿島鎮有八成人是漁民或者養殖戶。“大家靠海喫海,污染了大海,怕捕上來的魚賣不出去。”廣鹿島當地漁民捕撈上來的海鮮,一般都有固定的銷路。例如老程的漁獲,通常在碼頭就被當地人收走。部分會在當地海鮮市場售賣,端上大連市區的餐桌;有些則通過线上渠道發往全國各地。

  不久前接受採訪時,因爲還未开海,海鮮市場也沒开放,老程無法得知海鮮的行情,只說“隨行就市”。

  盡管不知道海鮮市場前景如何,老程這樣的漁民還是得照常出海捕魚,因爲“不出海一定會賠錢”。他看到網上的消息,想着“核污水暫時還沒到我們‘這疙瘩’(遼寧方言,指此地)”。但以後怎么辦,老程心裏沒底,喫海喫慣了,他沒想過轉行。

  對許多從事海洋捕撈的漁民來說,轉行並不容易。遼寧師範大學海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的孫康教授,曾於2019-2020年在大連旅順沿海漁村進行問卷調查。他走訪的541名漁民平均年齡爲52.63歲,其中有92.5%的漁民學歷爲初中及以下。漁民的收入主要來自漁業,有90.2%的漁民家庭漁業收入佔家庭總收入一半以上。

  老程說,自己幹了一輩子的海,與天鬥、與海鬥,“沒想到現在還要和日本核污水鬥”。

  “老百姓都低頭幹活喫飯,等到日本排污了我們才知道,希望台風能把核污水刮回去。”他的妻子在旁說。

  根據農業農村部發布的《2022年全國漁業經濟統計公報》,2022年中國漁業人口爲1619.45萬人,其中像老程這樣從事海洋捕撈的漁民超過100萬人。對這些漁民來說,核污水雖然是潛在的威脅,但生活仍要繼續。

  “幹一天漁民,就要曬一天網。”老程提高聲調說。

  9月1日下午1點多,老程在船頭放了一掛鞭炮,便駕船駛向大海。

  “海鮮賣得更多了,但心裏受罪”

  當老程出海捕魚時,在大連龍王塘附近做海鮮生意的程明,正在等待碼頭上魚。

  9月1日中午,龍王塘漁港附近的海面上飄散着縷縷白煙,程明目送數百艘漁船拔錨啓航,漁民紛紛燃放煙花爆竹,希望討個好彩頭。

  等這些漁船回來,最新鮮的海魚、螃蟹、海蠣子(牡蠣,又名生蠔)、蝦爬子(蝦蛄,又名皮皮蝦)就會出現在程明的檔口上。雖然日本排放了核污水,但他的海鮮生意暫時沒有受到什么影響。這兩天,程明放在冷庫裏的凍貨“賣得還不錯”。“有人挺恐慌的,甚至去搶鹽,但喫海鮮的人照常喫。”程明說,开海後他也不打算減少收購量。

  不過,程明心裏還是隱隱擔憂,生怕“老百姓买東西不積極了”。他在龍王塘租了個門面房,房租每天要兩三百元。“如果生意幹不了了,我就只能去當門衛,50多歲工地也不要了。”

  和焦慮的程明相比,29歲的江女士則經歷了過山車式的一周。江女士家在江蘇南通呂四港鎮,家裏上一輩就是做海鮮生意的。呂四港臨近全國八大漁場之一的呂泗漁場,是全國六大中心漁港之一。江女士介紹,呂四港鎮的居民大部分靠海謀生,鎮上的漁船就有幾百艘。

  南通的开海時間早於大連。8月6日,南通市部分專項捕撈漁船已經出海捕撈。在日本核污水排海前,蝦、蟹、鯧魚等海鮮已在當地上市。8月24日當天,江女士仍像往常一樣在朋友圈推銷海鮮。但看了一天核污水新聞的她,還是忍不住在晚上8點轉發了一份“權威通知”。那張圖片顯示,專家說“核污水對我國近海漁業影響很小”,江女士“請大家放心食用海產品”。

  其實,她自己心裏很恐慌:“雖然現在海鮮還可以喫,但不知道以後還行不行。如果消費者不敢喫了,那我也只能轉行做淡水養殖。”對她來說,淡水養殖是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當地沒有人懂養殖,相當於從頭开始”。

  在江女士看來,自從日本排放核污水後,她的未來變得不確定了。她說,當地有傳言,海洋捕撈的風險變高,目前銀行的船舶貸款已經停止放貸。對江女士而言,自家上百萬元的投入“搖搖欲墜”。 “這是在受罪,還不如一棒子打死,我好另謀出路。”

  她完全沒有想到,日本核污水排海後,自家的海鮮生意反而變好了。這些天,她家线上线下銷售情況都要比往常更好,銷售額比平時高出三成。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銷售額能達到近5萬元,“這在平時很少見”。同時,當地海鮮收購行情也變得火爆,漁民的海鮮一上岸就被搶光,價格還上漲了5%左右。也有媒體報道稱,江蘇海鮮價格一度上漲20%以上。

  江女士後來分析,許多人認爲海鮮以後就不能喫了,要趕緊消費,甚至用自家冰櫃囤積海鮮。不過,一時的火爆生意沒有讓江女士徹底安心。在她看來,這一行的不確定性仍然很高。

  9月1日上午,有人在她朋友圈留言,說她家的海鮮沒有經過檢測。“這樣的人有,但不多。像這位說不能喫海鮮的人,根本就沒在我家买過海鮮。”江女士說,如果有消費者來問她,她也只能答復“現階段還能喫”。至於以後的情況,她並不清楚。同在呂四港做海鮮生意的倪老板,幹脆購入了一台核輻射檢測儀,在朋友圈發布自己海鮮顯示“檢測正常”的視頻。

  更多反對喫海鮮的人,出現在一些漁民、海鮮經銷商的抖音直播間裏。8月24日當天,在某互聯網平台,多個漁民直播間湧入大量惡評,稱“喫海鮮會得癌症”,賣海鮮的漁民是在“害人”。由於惡評不止,有主播當場崩潰落淚,衝着鏡頭大喊:“現在真的還沒有污染!”也有不少網友在直播間聲援:“中國漁民沒有錯,主播加油!”

  一名开海鮮網店的賣家說,日本排放核污水後,他頭發都愁白了幾根。他自稱花光了10年積蓄,投入上千萬元建設5000多平方米廠房,“立志用一生專注於海鮮水產”,現在因爲核污水,“猶豫要不要繼續堅持”。

  “多少有點不冷靜”

  日本核污水排海後,一批人衝入直播間攻擊海鮮賣家,另一群人卻在“囤海鮮”。

  拼多多平台數據顯示,平台內海參、大黃魚、梭子蟹、海鮮熟制品、海鮮禮盒等產品的銷量,實現翻倍增長。京東超市數據顯示,8月24日,京東超市水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50%。多家電商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海鮮訂單近日出現暴漲,導致“倉庫加班加點打包海鮮”。

  一些人爲了“喫得放心”,對商家提出“只要8月24日下午1點前捕撈的海鮮”。還有一些消費者,通過網絡渠道購入核輻射檢測儀,對購买的海鮮進行自檢。8月24日,“核輻射檢測儀”相關詞條登上了某電商熱搜榜單詞條。熱搜顯示,該產品“本周增速232%”。在該電商平台上輸入“核輻射檢測”“海鮮”進行檢索,出現多個商品選項,價格從數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某店家對記者稱,自家銷售的核輻射檢測儀可用於檢測海鮮,但目前“全網斷貨,預計15天左右才能發貨”。一名購买了檢測儀的消費者說:“因爲家住青島,經常喫海鮮,擔心核污染所以买一個。”有專家提醒,普通消費者購买放射性檢測儀必要性不強,因爲放射性測量還需使用多種儀器和方法。

  對家住大連的周翔來說,囤海鮮和买檢測儀“多少有點不冷靜”。自認爲是“海鮮重度愛好者”的他,雖然也關注了日本核污水排放的新聞,但這些天仍然“頓頓海鮮”。

  老程只是衆多從業者中一個尋常的漁民。他眼下最擔心的並不是多少天後的事情,而是剛撈上來的這幾十斤螃蟹、扇貝,明早能不能賣個好價錢。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魏晞 實習生 龍盼



標題:靠海的日子,還得過下去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5848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