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交付量仍不及奔馳寶馬,奧迪牽手上汽衝刺電動化

2023-07-28 18:50:23    編輯: robot
導讀 封面圖片來源:奧迪官網 7月28日,奧迪披露了2023年中報。上半年,奧迪品牌全球交付新車90.71萬輛,純電汽車銷量佔比約爲8.34%。無論是交付量還是同比增幅,都暫列BBA末位。 近年來銷量下滑...
封面圖片來源:奧迪官網

7月28日,奧迪披露了2023年中報。上半年,奧迪品牌全球交付新車90.71萬輛,純電汽車銷量佔比約爲8.34%。無論是交付量還是同比增幅,都暫列BBA末位。

近年來銷量下滑、與奔馳及寶馬拉开差距、被新勢力品牌分蛋糕,這個曾經風頭無兩的豪華品牌龍頭,正在電動化轉型大潮的淘洗中漸漸褪去光環。

今年3月初,奧迪發布面向未來生產計劃稱,從2026年开始,其面向全球市場推出的新車型將全面切換爲純電動汽車;至2033年,其將逐步停止內燃機車型的生產。

2023年已然過半,留給奧迪的時間越來越少。相較於在加劇內卷的賽道上完成“大象轉身”,奧迪並沒有選擇加入傳統車企的“象群”,而是選擇做“騎大象的人”。

月內,上汽集團宣布與和奧迪達成共識,雙方將通過合作加快上汽電動車开發。上汽集團在公告中表示,其將充分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攜手奧迪聯合开發產品,开啓合資合作新篇章,打造互利雙贏新模式。

而根據奧迪母公司大衆汽車集團透露的信息,作爲規劃的第一步,奧迪將通過推出全新的電動車型,進入此前在中國尚未覆蓋的細分市場。

“技術力”優勢不再,奧迪銷量連年下滑

作爲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豪華品牌,奧迪憑借其沉穩中庸的設計風格強勢入局公務車市場,並以此爲突破口在國內建立起廣泛的品牌知名度。

如果說奔馳主打豪華舒適,寶馬推崇駕控樂趣,奧迪則以其創新科技在市場中立足。照明、車型輕量化、Quattro全時四驅、虛擬儀表等關鍵技術賦能下,奧迪打響了“突破科技,啓迪未來”的品牌口號。

但自2017年起,隨着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快速發展和新勢力品牌的強勢崛起,電動化、智能化技術逐步取代燃油車相關技術,成爲業內對於“科技創新”的全新定義。當市場對技術的認知發生轉變,奧迪的品牌形象卻沒有及時更新。

2017年,奔馳在華年銷量首次超越奧迪;2019年,寶馬以突破70萬的在華銷量居於BBA之首,奧迪危機漸顯。

隨後三年,奧迪在全球和中國市場的銷量持續下跌,從2020年的169.28萬輛(純電車型交付5.20萬輛)到2021年的168.05萬輛(純電車型交付8.19萬輛),再到2022年的161.42萬輛(純電車型交付11.82萬輛),與寶馬、奔馳超200萬輛的銷售量差距明顯加大。對應來看,三年內奧迪在華分別銷售新車72.63萬輛、70.13萬輛及63.56萬輛,2022年其在華銷量同比減少8.4%,降幅居於BBA之首。

而進入7月以來,奔馳、寶馬早早公布了上半年的銷售數據,奧迪的成績單卻姍姍來遲。

今年上半年,奔馳全球累計銷量達到約101.92萬輛,同比增長5%;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約爲10.26萬輛,同比增長121%。期內,其向中國客戶累計交付新車超37.72萬輛,同比增長6%。

寶馬上半年在全球市場累計交付新車約121.49萬輛,其中BMW品牌銷量約爲107.13萬輛;BMW和MINI品牌純電動車銷量約爲15.29萬輛,同比增長超過1倍。期內,其在中國市場交付新車超39.2萬輛,同比增長3.7%;其中,BMW純電動車型銷量同比增長283%,達到約4.49萬輛。

2023年上半年,奧迪品牌產銷數據(圖片來源:企業財報)

根據奧迪於7月28日發布的數據,上半年奧迪品牌全球交付量爲90.71萬輛,同比增長15.5%,中國市場交付量同比增長2.2%至32.65萬輛。期內,奧迪品牌純電動車全球交付7.56萬輛,同比增長51.2%,佔總銷量的8.34%,其中主銷車型Q4 e-tron共交付4.80萬輛。

盡管純電車型交付量均實現了同比增長,但與奔馳、寶馬相比,奧迪的腳步仍略顯遲緩。

軟件問題成電動化轉型“絆腳石”

今年4月上海車展期間,奧迪首次攜全電動車型陣容亮相,向外界展示其電動化轉型的決心。

除已經上市的Q4 e-tron、Q5 e-tron、純電轎跑RS e-tron GT外,奧迪還展示了基於PPE平台(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打造的A6 Avant e-tron及urbansphere兩款概念車。

在純電產品布局上,奧迪採用以“走量車型”e-tron打頭陣,以高端車型e-tron GT佔位豪華電動汽車市場的策略,目前在華純電車型矩陣覆蓋一汽奧迪推出的Q4 e-tron、e-tron、Q2L e-tron、RS e-tron GT、e-tron Sportback、e-tron GT,以及上汽奧迪推出的Q5 e-tron。

比走量車型單一更爲嚴重的問題在核心電動化技術的缺失。大衆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利弗·布魯姆 (Oliver Blume)在日前舉辦的大衆集團資本市場日上承認,奧迪品牌的陣容“落後於競爭對手”,特別是在電動汽車方面,軟件落後問題則尤其嚴重。

與奔馳、寶馬不同的是,奧迪並未自研電動汽車平台,而是借用大衆汽車集團旗下的MLB evo、MEB、J1、PPE技術平台來生產電動車。

其中,MLB evo平台並非純電專屬平台,而是屬於過渡性質的油電混用平台,奧迪首款純電車型e-tron即是基於該平台开發,目前在市場中幾乎沒有反響。J1平台由同爲大衆汽車集團旗下的保時捷研發改進,主要用於制造保時捷Taycan、奧迪e-tron GT一類的高性能車型,因此與走量車型並不適配。MEB平台雖然可適配低、中、高三種不同級別的純電動車型,繼而大幅降低了研發成本,但由於大衆ID.系列與奧迪Q4 e-tron、Q5 e-tron同樣基於該平台开發,以至於常有人將二者進行對標。

在前三個平台相關車型均未獲得良好的市場反饋後,奧迪聯合保時捷共同打造了“全尺寸和高端電動車平台”PPE平台,以支持800V高壓充電技術。奧迪方面表示,隨着位於長春的奧迪一汽新能源工廠推進建設,首款基於PPE平台打造的車型Q6 e-tron預計於今年下半年在華迎來全球首發,並計劃於2024年底投產。

但據《證券日報》援引一位大衆汽車集團方面人士的消息稱,由於軟件开發等制約,PPE平台並不保證能夠如期落地。正如曾經的SSP平台(Scalable Systems Platform)一樣。

2021年,時任大衆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宣布,集團將推出SSP平台取代MLB evo、MEB、J1、PPE平台,並在2025年量產SSP平台首款車型Artemis。然而受軟件問題及管理層換代等因素影響,SSP平台的开發工作遲遲沒有進展。直至今年6月,現任大衆汽車集團CEO奧博穆(Oliver Blume)才表示,SSP平台或將於2026年推出。

在如今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環境中,車企再想實現“大象轉身”難上加難。而對於並無電動化核心技術傍身的奧迪而言,比起平地起高樓,與具備一定技術基礎的國內車企合作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或許對於當下的奧迪來說,先拿到電動化轉型決賽入場券遠比高分衝進決賽重要。



標題:上半年交付量仍不及奔馳寶馬,奧迪牽手上汽衝刺電動化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4360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