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二季度通用機械行業政策與市場分析

2023-07-14 18:00:24    編輯: robot
導讀 2023年二季度通用機械行業政策與市場分析 2023年全國兩會結束後,多項金融扶持精准投向基礎建設和能源建設,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明顯提升。各部門針對制造業密集出台新政,爲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地方政...

2023年二季度通用機械行業政策與市場分析


2023年全國兩會結束後,多項金融扶持精准投向基礎建設和能源建設,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明顯提升。各部門針對制造業密集出台新政,爲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地方政府也紛紛出台相關扶持政策,一批基礎建設、重大工程項目开工建設,爲制造業特別是裝備制造帶來諸多利好。


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展覽與傳媒中心特收集整理出近期通用機械行業相關的政策法規、工程建設、項目开工等政策與市場信息,看看通用機械行業將享受哪些政策紅利,看通用機械行業有哪些市場機遇!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規劃綱要》提出,要立足流域整體和水資源空間均衡,結合江河湖泊水系特點和水利基礎設施布局,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主骨架,暢通國家水網大動脈,建設骨幹輸排水通道,加強國家骨幹網、省市縣水網之間的銜接,推進互聯互通、聯調聯供、協同防控,逐步形成國家水網“一張網”,促進水資源與人口經濟布局相均衡,支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意見》指出,外貿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對穩增長穩就業、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大力度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確保實現進出口促穩提質目標任務。

《意見》要求,各地方、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高度重視、切實做好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工作,全力實現進出口促穩提質目標任務。鼓勵各地方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增強政策協同效應。密切跟蹤外貿運行情況,分析形勢變化,針對不同領域實際問題,不斷充實、調整和完善相關政策,加強協作配合和政策指導,實施好穩外貿政策組合拳,幫助企業穩訂單拓市場。

十一部門發布《碳達峰碳中和標准體系建設指南》

4月21日,國家標准委等11部門發布《碳達峰碳中和標准體系建設指南》。

《指南》指出,圍繞基礎通用標准,以及碳減排、碳清除、碳市場等發展需求,基本建成碳達峰碳中和標准體系。到2025年,制修訂不少於1000項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包括外文版本),與國際標准一致性程度顯著提高,主要行業碳核算核查實現標准全覆蓋,重點行業和產品能耗能效標准指標穩步提升。實質性參與綠色低碳相關國際標准不少於30項,綠色低碳國際標准化水平明顯提升。

五部門印發《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

6月30日,工信部等五部門印發《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提出,圍繞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战略目標,聚焦機械、電子、汽車等重點行業,對標國際同類產品先進水平,補齊基礎產品可靠性短板,提升整機裝備可靠性水平,壯大可靠性專業人才隊伍,形成一批產品可靠性高、市場競爭力強、品牌影響力大的制造業企業。

《實施意見》提出“兩步走”目標:第一階段到2025年,聚焦補短板、強弱項,按照夯基礎、優服務、促提升的思路,通過开展技術攻關、建立標准體系、完善公共服務等舉措,力爭形成100個以上可靠性提升典型示範,推動1000家以上企業實施可靠性提升,爲實現第二階段目標奠定堅實基礎。第二階段到2030年,聚焦鍛長板、促成效,按照樹標杆、強帶動、促轉化的思路,充分發揮可靠性標准引領作用,推動10類關鍵核心產品可靠性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可靠性公共服務機構和可靠性專業人才,促進我國制造業可靠性整體水平邁上新台階,成爲支撐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十部門發文开展專項行動提升中小企業科技創新力

5月26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等十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專項行動(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健全成果項目庫和企業需求庫,推動一批先進適用科技成果到中小企業落地轉化,促進中小企業產出更多高質量科技成果,帶動更多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專項行動明確,圍繞中小企業核心技術能力提升,聚焦科技成果有效推廣應用,加速科技成果向中小企業集聚,加強產業政策、科技政策、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的統籌和協同,促進產學研、產業鏈上下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九部門發文增強中小企業競爭力和發展力

5月25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等九部門近日聯合印發《質量標准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中小企業質量標准品牌意識顯著增強,綜合效能不斷提高,質量標准品牌對中小企業生存發展貢獻持續加大,其中明確新增相關領域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1000家以上,形成中小企業質量標准品牌優秀標杆300個。

專項行動旨在通過質量提升、標准引領、品牌建設,不斷增強中小企業競爭力和發展力,激發湧現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項行動提出一系列目標,包括到2025年新增貫徹實施先進質量管理體系標准的中小企業10000家以上,新增參與標准制定等標准化工作的中小企業1000家以上等。

八部門聯合印發《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

爲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解決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兩張皮”問題,推動職業教育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8部門聯合印發《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達到50個左右,試點城市的突破和引領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在全國建設培育1萬家以上產教融合型企業,產教融合型企業制度和組合式激勵政策體系健全完善,各類資金渠道對職業教育投入穩步提升,產業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逐步形成教育和產業統籌融合、良性互動的發展格局。

四部門發布關於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四部門近日發布《關於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圍繞增強稅費優惠政策的精准性針對性、提升金融對實體經濟服務質效、緩解企業人工成本壓力、激勵企業內部挖潛等八方面提出22項重點任務。

通知明確,完善稅費優惠政策。2023年底前,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的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對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徵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減按1%徵收增值稅,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分別實施5%、10%增值稅加計抵減。2024年底前,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減半徵收個人所得稅。

三部門發布《關於推動鑄造和鍛壓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

4月14日,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三部門發布《關於推動鑄造和鍛壓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到2035年,行業總體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形成完備的產業技術體系和持續創新能力,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顯著增強,綠色發展水平大幅提高,培育發展一批世界級優質企業集團,培育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

《意見》強調,嚴格審批新建、改擴建項目,確保項目備案、環評、排污許可、安評、節能審查等手續清晰、完備,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准要求。嚴格落實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制度,堅決遏制不符合要求的項目盲目發展和低水平重復建設,防止產能盲目擴張,切實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實施方案》印發


5月23日,從工信部獲悉,近日工信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等有關部門以及京津冀三地政府共同編制《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京津冀產業分工定位更加清晰,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協同創新實現新突破,轉型升級取得新成效,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完善,培育形成一批競爭力強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和優勢產業鏈,協同機制更加健全,產業協同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對京津冀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凸顯。

據介紹,聚焦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將加快推動優化區域產業分工和生產力布局、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增強區域產業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等八方面重點任務。在優化區域產業分工和生產力布局方面,着力支持京津冀深入實施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建立集群跨區域協同培育機制,聚焦集成電路、網絡安全、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着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在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方面,協同培育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氫能、工業互聯網、高端工業母機、機器人等六條重點產業鏈。

《廣東省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發布

廣東省能源局近日印發《廣東省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簡稱《實施方案》),其中提到,要規模化开發海上風電。推動海上風能資源集中連片开發利用,打造廣東海上風電基地。推動新能源發電項目能並盡並。統籌新能源發電、配套儲能,送出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運。到2025年,全省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達到7900萬千瓦。

主要內容方面,《實施方案》提到,要構建清潔低碳的新型能源體系。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开發海上風電,推動海上風能資源集中連片开發利用,打造廣東海上風電基地;加快推動已納入規劃的海上風電場址建設;有序推進國管海域場址項目試點示範,組織做好新項目業主競爭性配置和國管海域項目示範开發等工作。

《內蒙古自治區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發布

5月4日,工信廳出台了《內蒙古自治區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全區工業領域產業結構與用能結構明顯優化,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大幅提高。重點行業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綠色低碳零碳負碳技術、裝備、工藝、產品推廣應用取得新進展,綠色制造體系基本完善,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明顯下降,完成國家和自治區下達的目標任務。

重點任務方面,包括提高行業准入門檻,嚴控行業產能規模;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釋放節能降碳潛力;大力發展新興產業,推動能源消費低碳化。實施重點行業達峰行動;全面推行綠色制造行動;促進資源利用增效降碳行動;強化技術工藝創新行動;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賦能行動;強化綠色低碳產品供給行動。

河北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發布

工業是河北省節能降碳的重點領域,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爲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碳達峰碳中和決策部署,加快推進河北省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切實做好工業領域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近日,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廳印發《河北省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冀工信節函〔2023〕133號)(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了河北省推進工業領域碳達峰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實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產業結構優化取得積極進展,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升,建成一批綠色工廠和綠色工業園區,研發、示範、推廣一批減排效果顯著的低碳零碳負碳技術工藝裝備產品,築牢工業領域碳達峰基礎。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6.5%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於全社會下降幅度,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

俄羅斯批准俄中遠東线供氣合作協議

據悉,俄羅斯國家杜馬通過關於批准俄中遠東线供氣合作協議的法案。據早前消息,俄中兩國擬在遠東线輸氣合作項目下鋪設一條起自俄羅斯達利涅列琴斯克、跨界河烏蘇裏江通往中國虎林的管道。

2022年2月初,俄氣與中石油籤署了關於經遠東线每年對華出口1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長期合同。項目實施後,俄對華天然氣總供應量將達到480億立方米。俄總理米舒斯京早前表示,實施俄中政府經遠東线自俄對華供氣領域合作協議對兩國都有利,也將進一步推動俄遠東地區發展。

中巴籤署恰希瑪核電5號機組項目諒解備忘錄

據路透社報道,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裏夫6月20日表示,巴基斯坦和中國當天籤署一項價值48億美元的諒解備忘錄,將在巴建造1200兆瓦的核電機組。報道稱,夏巴茲•謝裏夫對被巴基斯坦視爲最可靠夥伴的中國的投資表示歡迎。

報道稱,夏巴茲·謝裏夫當天在巴基斯坦國家電視台(PTV)播出的節目中表示,在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和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員會籤署諒解備忘錄後,恰希瑪核電5號機組項目將立即开工。

卡塔爾能源公司將在未來27年內持續向中國石油供應400萬噸/年的LNG資源

6月20日,中國石油與卡塔爾能源公司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籤署北方氣田擴容項目合作文件。根據雙方協議,卡塔爾能源公司將在未來27年內持續向中國石油供應400萬噸/年的LNG資源,並向中國石油轉讓北方氣田擴容項目1.25%的股份。

據悉,卡塔爾是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國,北方氣田是全球最大的單一氣田。北方氣田擴容項目包括氣田开發和4列800萬噸/年的LNG生產线,建成投產後將新增LNG年產能3200萬噸,屆時卡塔爾LNG年出口能力將提升至1.1億噸。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5月5日,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電投資控股福清核電5、6號機組正式通過竣工驗收。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示範工程全面建成,標志着我國核電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躋身世界第一方陣,爲我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主的三代核電型號標准體系,大幅提升了中國核電的全球競爭力,對優化我國能源結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也爲華龍一號後續批量化建設項目提供良好借鑑。

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項目並網發電

6月25日,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項目——柯拉一期光伏電站並網發電,標志着全球首個百萬千瓦級“水光互補”電站正式投產。

電站通過500千伏輸電线路接入距離50公裏、裝機300萬千瓦的兩河口水電站,實現光伏發電和水電的“打捆”送出。電站年平均發電量20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准煤超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萬噸。

世界最大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試運行

5月14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世界最大海上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成功實現首船卸料和管线通氣,進入試運行階段,項目建成後將大幅提高香港清潔能源發電比例,對優化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香港液化天然氣項目是近年來香港特別行政區規模最大的海上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主要包括一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一座雙泊位海上碼頭和兩條海底管道。作爲全球首個海上離岸式全鋼結構雙泊位接收站,可供兩艘全球最大的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或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同時停泊作業。液化天然氣運至碼頭後,可以通過海底管道輸送至香港兩座大型發電廠,爲其提供穩定、清潔的發電燃料。

我國首船跨境人民幣結算液化天然氣完成接卸

5月16日,從中國海油獲悉,經過26.5小時的現場作業,來自海合會國家阿聯酋的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馬爾文”輪順利在中國海油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完成接卸。這船貨物是我國首單以人民幣結算的進口液化天然氣,標志着我國在油氣貿易領域的跨境人民幣結算交易探索邁出實質性一步。

此單跨境人民幣交易是中國海油與道達爾能源,3月份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達成的。滿載6.5萬噸LNG的“馬爾文”輪經過26天的海上航行後,5月15日抵達中國海油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該船LNG氣化處理後,將通過管道輸往發電廠、城市燃氣等用戶,爲粵港澳大灣區天然氣穩定供應提供有力保障。

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台“海油觀瀾號”完成海上安裝

5月6日,中國海油發布消息,隨着全長5千米的動態海底電纜完成敷設,“海油觀瀾號”正式打通連接文昌油田群的輸電“大動脈”,標志着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台海上施工作業全部結束,具備了並網輸電條件,投產在即。

“海油觀瀾號”海纜設計水深120米,採用全程動態復合截面設計,包含3根導體截面70平方毫米的35千伏電纜,以及3根12芯光纖。海纜一端固定在文昌油田群海上油氣平台,另一端與“海油觀瀾號”浮式風電平台連接,不僅需要滿足常規靜態電纜的電力輸送能力,還需適應海水和浮式設施牽引運動聯合作用的復雜應力條件,並能在極端天氣下保持動態構型安全穩定。

齊魯石化-勝利油田CCUS項目二氧化碳輸送管道全线貫通

近日,我國首條大規模二氧化碳輸送管道——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示範項目二氧化碳輸送管道全线貫通。投運後,每年可將100多萬噸齊魯石化第二化肥廠生產捕集的二氧化碳輸送至勝利油田的地下油藏進行驅油封存。

此前,我國二氧化碳輸送管道以小規模、氣相輸送爲主。這是國內首條輸送二氧化碳規模達百萬噸/年,輸送距離達百公裏,輸送相態爲超臨界狀態的管道。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參建人員攻克了二氧化碳管輸流動保障、安全控制和基於相態控制的投產運維等3項核心技術,完成了液相二氧化碳管輸增壓泵、高效二氧化碳密相注入泵等2項關鍵裝備攻關,補齊了我國CCUS全鏈條規模化發展的技術短板,對實現“雙碳”目標具有積極意義。

我國首次實現萬噸級綠氫煉化項目全產業鏈貫通

6月30日,中國石化宣布,新疆庫車綠氫示範項目順利產氫,產出的氫氣通過管道輸送到中國石化塔河煉化、替代現有天然氣化石能源制氫。至此,項目成功實現綠氫生產到利用全流程貫通,這也標志着我國首次實現萬噸級綠氫煉化項目全產業鏈貫通。該項目制氫規模達到每年2萬噸,是我國首個萬噸級光伏綠氫示範項目,爲國內光伏發電綠氫產業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示範案例。

作爲我國首個貫通光伏發電、綠電輸送、綠電制氫、氫氣儲存、氫氣輸運、綠氫煉化等綠氫生產-利用全流程的典型示範項目,項目建設中面臨着工藝技術新、規模大、無成熟工程案例可借鑑等難點。中國石化通過聯合攻關等形式,突破性地解決了新能源波動電力場景下柔性制氫、並向下遊煉化企業連續穩定供應難題。

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範工程投用

6月1日,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範工程項目在南海東部海域正式投用,开始規模化向海底地層注入伴隨海上石油开採產生的二氧化碳。該項目的成功投用標志着我國已擁有海上二氧化碳捕集、處理、注入、封存和監測的全套技術和裝備體系,填補了我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術的空白,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據了解,中國海油已經在廣東惠州啓動我國首個千萬噸級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集群項目,未來將捕集大亞灣地區排放的二氧化碳,通過管道、船舶等方式輸送到海上進行封存。

我國首個千萬噸級LNG接收站一期工程投產

6月26日,從天津港保稅區企業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油工程”)獲悉,6月25日,隨着LIJMILIYA號LNG運輸船緩緩離开碼頭,由海油工程牽頭總承包的唐山LNG接收站項目完成首船液化天然氣接卸,標志着我國首個千萬噸級接收站一階段工程投產。

據介紹,唐山LNG項目規劃建設20座20萬立方米儲罐,一座周轉能力1200萬噸/年的接收站碼頭及配套設施,核准時是國內設計儲存能力最大的LNG項目。一階段工程包括4座20萬立方米儲罐、一座500萬噸/年接收站工藝廠及配套設施。

我國首次高壓力純氫管道試驗取得成功

6月25日,我國首次高壓力純氫管道試驗在國家管網集團管道斷裂控制試驗場取得成功,這爲我國今後實現大規模、低成本的遠距離純氫運輸提供技術支撐。在哈密國家管網集團管道斷裂控制試驗場,工作人員完成了6.3兆帕管道充氫測試和9.45兆帕管道爆破測試,各項結果均達到預期。

據介紹,本次試驗是國內首次對輸氫非金屬管道進行的高壓在线測試,也是國內首次對非金屬管道進行高壓純氫爆破試驗。此次試驗依托的國家管網集團管道斷裂控制試驗場,是繼英國、意大利之後全球第三個管道斷裂控制試驗場。

我國最長深水油氣管道鋪設完工

6月22日,在海南島東南的陵水海域,隨着終止封頭入水,“深海一號”超深水大氣田二期關鍵控制性工程——20英寸海底長輸管道鋪設完工,這是我國最長的深水油氣管道,標志着我國深水長輸海底管道建設能力和深水裝備技術實現重要突破。

“深海一號”二期工程距離海南三亞約130千米,位於崖城13-1氣田和“深海一號”能源站之間,區域最大作業水深近1000米,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達500億立方米,投產後可使“深海一號”大氣田高峰年產量由30億立方米提升至45億立方米,成爲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氣源地。

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出塢

6月6日,備受矚目的中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身系“敦煌飛天彩帶”,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2號船塢順利出塢,全面开啓碼頭系泊試驗、出海試航和命名交付的決战周期,距摘取造船業“皇冠上最後一顆明珠”,填補國產大型郵輪空白,實現在大型郵輪建造領域零的突破這一歷史性時刻僅一步之遙。

渤海灣首個千億方大氣田中心平台建造完成

5月26日,中國海油對外宣布,渤海灣首個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凝析氣田中心平台在青島建造完成,該項目年內投產後可爲京津冀及環渤海地區提供穩定可靠的清潔能源和化工產品,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助力實現“雙碳”战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渤中19-6凝析氣田一期項目將新建1座中心處理平台、3座無人井口平台以及1座終端處理廠,同時鋪設8條海底管道和3條海底海纜,共設計76口井。項目投產後,生產出的天然氣通過128公裏的管道從中心平台輸送至新建的濱州終端進行處理;凝析油經中心平台處理後,輸往“海上浮式油氣加工廠”——海洋石油113進行油水分離,通過油輪運往煉油廠進行加工。

澳門天然氣主管網全域貫通

氹仔至澳門半島天然氣過海管道通氣儀式5月19日在澳門舉行。氹仔至澳門半島天然氣過海管道通氣,標志着澳門天然氣主管網全域貫通,實現管網“全域一體化”。通氣意味着形成了“粵澳天然氣管網三通道”互聯互通的供氣格局,有力保障了澳門全區域天然氣長期、安全、穩定供應。

中國石油大慶石化二氧化碳回收項目建成中交

中國石油大慶石化公司5月16日發布消息,該公司重點環保項目40萬噸/年高濃度二氧化碳回收項目全面建成中交。

該項目利舊尿素裝置的二氧化碳壓縮機,在二氧化碳壓縮機二段出口設置幹燥器,幹燥脫水後的二氧化碳經壓縮機三段和四段升壓至14.7MPa,將合成氨裝置的副產氣轉化爲大於99%體積佔比的高純度二氧化碳,實現廢物利用。

國家能源集團在鄂爾多斯投產4台百萬千瓦火電機組

5月22日24時00分,隨着4號機組通過168小時試運,國家能源集團國電電力上海廟公司4台百萬千瓦超超臨界間接空冷火電機組全部投產發電,爲能源保供再添新動能。

該項目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廟鎮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內,是國家“西電東送、西部开發”上海廟至山東臨沂±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重點配套項目。4台機組採用國內技術領先的大容量、高參數、超超臨界、超淨燃煤發電技術,具有“四機一控、主輔一體化”特點,實現了全國產自主可控智能分散控制系統(iDCS)在國內百萬千瓦超超臨界大型燃煤間冷機組上的成功應用。

我國首個純氫長輸管道項目正式啓動

4月10日,中國石化宣布,“西氫東送”輸氫管道示範工程已被納入《石油天然氣“全國一張網”建設實施方案》,標志着我國氫氣長距離輸送管道進入新發展階段。“西氫東送”起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終點位於北京市的燕山石化,管道全長400多公裏,是我國首條跨省區、大規模、長距離的純氫輸送管道。管道建成後,將用於替代京津冀地區現有的化石能源制氫及交通用氫,大力緩解我國綠氫供需錯配的問題,對今後我國跨區域氫氣輸送管網建設具有战略性的示範引領作用,助力我國能源轉型升級。

“西氫東送”管道規劃經過內蒙古、河北、北京等3省(市)9個縣區。管道一期運力10萬噸/年,預留50萬噸/年的遠期提升潛力。同時,將在沿线多地預留端口,便於接入潛在氫源。未來,中國石化可依托“西氫東送”管道建設支线及加氫母站,助力京津冀氫能走廊的高效構建,助力京津冀地區“雙碳”目標的實現。

世界首台套50萬千瓦級大型衝擊式機組項目主體工程开工


6月9日,世界首台套50萬千瓦高水頭衝擊式機組科研攻堅示範項目推進大會在西藏拉薩隆重召开,標志着承載該機組的大唐西藏扎拉水電站主體工程正式开工建設。

扎拉水電站是國資委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示範項目,並入選國家能源局能源領域首台(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中國大唐作爲業主單位,充分發揮央企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的重要作用,主動服務國家發展战略,補齊能源技術裝備短板,積極組織產業鏈上下遊扎實推進項目設計、設備制造、材料工藝、運行維護、高海拔工程施工等方面科研攻關,开展了11項科研專題,着力攻克衝擊式水輪機制造“卡脖子”關鍵技術。

全球規模最大光伏電站开工建設

日前,中國電建所屬成都院EPC建設的西藏自治區昌都芒康昂多18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开工。本項目是國家“十四五”規劃的九大清潔能源基地之一——金沙江上遊清潔能源基地新能源开發的先導工程,是目前爲止全球規模最大的光伏電站,計劃於2024年11月30日實現全部容量並網發電。

昂多1800兆瓦光伏項目作爲目前全球在建規模最大、海拔最高、生態環保措施最完善的清潔能源發電項目,建成後,年發電量約54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省標煤約16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4萬噸,爲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加快建設國家水風光一體化示範基地、推動涉藏地區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最大CCUS全產業鏈基地开建

5月19日,總投資102億元的寧夏300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示範項目在寧東基地全面开工建設。該項目在全球首次實現現代煤化工和大型油氣田开採之間的綠色減碳合作,建成後將成爲中國最大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產業鏈示範基地。

據了解,該項目包括300萬噸/年二氧化碳捕集工程、300萬噸/年二氧化碳長輸管道、250萬噸/年二氧化碳驅強化採油工程和50萬噸/年二氧化碳捕捉和儲存工程。其中,“十四五”期間分兩期建成100萬噸/年CCUS,建成130千米碳源管道。一期項目2023年5月开工,計劃2024年建成投運。“十五五”期間建成300萬噸/年規模,覆蓋地質儲量1.7億噸。項目達產後可累計注入二氧化碳7450萬噸,累計增油1700萬噸以上。

“玲龍一號”全球首堆常規島運轉層澆築完成

5月30日03時30分,海南昌江核電基地“玲龍一號”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範工程常規島運轉層結構混凝土澆築完成,標志着該二級裏程碑節點的順利完成,爲後續7米以上結構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爲主行車軌道交安節點創造了有利條件。

世界最大單罐容量液化天然氣儲罐外罐項目开工

近日,浙江LNG三期項目接收站工程液化天然氣儲罐外罐工程正式开工,據悉,該項目中建設的液化天然氣儲罐是目前世界單罐容量最大的LNG儲罐。

浙江LNG三期項目接收站工程將在寧波市北侖區新建6座27萬立方液化天然氣儲罐混凝土外罐及配套設施,建設規模爲600萬噸/年,其中氣態外輸450萬噸/年,液態外輸150萬噸/年,LNG管道與浙江LNG一、二期項目預留管道接口聯通,同時配套氣化設施、公輔設施等,同步將光明碼頭改造爲LNG專用碼頭。

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开工

5月19日,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簡稱“中海殼牌三期項目”)开工儀式在廣東省惠州市大亞灣舉行。標志着中國海油與殼牌集團以及廣東省的深化合作又邁出了實質性關鍵一步。

中海殼牌三期項目包括16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及下遊等共18套化工生產裝置、公用工程及配套設施。擬建設的乙烯裂解裝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裂解裝置之一,項目還將建設世界級規模的聚烯烴裝置和高端聚醚多元醇裝置,並在亞洲及國內首次引進生產α-烯烴、合成醇和合成潤滑油基礎油的新技術。

中國石化洛陽百萬噸乙烯項目开工

5月27日,中國石化洛陽百萬噸乙烯項目暨綠色石化先進材料產業基地开工。

項目位於洛陽市孟津區先進制造業开發區,總投資278億元,計劃2025年12月建成投產,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新建100萬噸/年乙烯等生產裝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輔助設施。

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幹工程平陸運河全线動工建設

從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獲悉,作爲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標志性工程、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幹工程,平陸運河5月23日全线動工建設。平陸運河連通西江航運幹线與北部灣海域,建成後將在我國西南地區开闢一條由西江幹流向南入海的江海聯運大通道。

平陸運河起點位於廣西南寧橫州市西津庫區平塘江口,經欽州靈山縣陸屋鎮沿欽江進入北部灣,全長134.2公裏,設計年單向通過能力爲8900萬噸。工程主要包括航道、航運樞紐、水利設施改造以及沿线跨河配套工程建設,工程總概算約727億元。

防城港核電站四號機組冷試成功

5月6日,廣西防城港核電站4號機組冷態功能試驗順利完成,機組將全面轉入熱試准備階段。防城港核電站是我國西部首個核電項目,規劃建設6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其中二期工程3、4號機組採用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

4號機組4月28日啓動冷試,標志着由安裝階段全面轉入調試階段。冷態功能試驗是核電廠大型綜合專項調試試驗,主要目的是驗證一回路系統和設備及其輔助管道在高壓下的各項性能,並在各壓力平台下進行主系統和輔助系統的相關試驗,是對整個反應堆性能的一次全面“體檢”。

近150億!中國能建在甘肅重點項目集中开工

4月7日,甘肅省河西地區重點項目舉行开工儀式。其中,總投資約150億元由中國能建西北院、廣東院、建築集團總承包建設的甘肅常樂電廠、甘肅張掖電廠2×100萬千瓦燃煤機組擴建工程雙雙开工。

甘肅常樂電廠2×100萬千瓦燃煤機組擴建工程位於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總投資金額75.2億元。項目由中國能建西北院、建築集團聯合總承包建設,是國家西部大开發重點能源建設項目,也是西北地區首個百萬千瓦級調峰火電工程。項目新建2台百萬千瓦國產高效超超臨界空冷燃煤發電機組,同步建設煙氣脫硫、脫硝、除塵等超低排放環保設施。

甘肅張掖電廠2×100萬千瓦燃煤機組擴建項目總投資金額74.42億元。項目由中國能建廣東院總承包、建築集團承建,將採用高參數、高效率一次再熱技術,通過多級煙氣余熱利用、適應深度調峰的兩台給水泵配置系統優化、水務中心集中節約用地布置等多項技術優化創新,有效降低供電煤耗,提高廠用電率,實現超低排放,機組經濟技術指標將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漳州核電2號機組發電機定子順利吊裝就位

6月19日18時08分,漳州核電2號機組發電機定子順利吊裝就位,共歷時5小時,整個吊裝過程安全平穩,質量可控,發電機定子吊裝完成爲常規島廠房封閉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是繼5月17日主行車載荷試驗完成、5月27日汽輪機安裝开始、6月4日凝汽器首個殼體模塊吊裝就位後,2號機組迎來的又一重要節點,標志着2號機組常規島主线安裝工作將逐漸進入高峰期。

國家電網汨羅抽水蓄能電站开工

繼2月實現湖北通山抽水蓄能電站、3月實現甘肅玉門抽水蓄能電站开工後,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又一個重大工程——湖南汨羅抽水蓄能電站於6月11日开工建設。

汨羅抽蓄電站安裝4台30萬千瓦可逆式發電機組,接入華中電網,總投資81億元。該電站是國家電網在湖南建設運營的第4座抽蓄電站,建成後,國家電網在華中地區抽蓄運行總裝機將突破2000萬千瓦,將有效提升湖南電網頂峰保供能力,對華中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發揮重要的調節和保障作用。

三門核電將建設全國最大核能供汽項目

6月21日,三門核電有限公司與台州市海投集團、臨海市人民政府、三門縣人民政府、榮盛新材料(台州)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台州核能零碳智慧供汽項目合作備忘錄》,全面落實國家綠色低碳發展战略,推動核能綜合利用產業的多元化發展,助力浙江省重大項目建設。

按照備忘錄約定,核能供汽項目將與榮盛台州新材料項目同步推進,三門核電作爲核能蒸汽供汽方,將爲產業園一期工程提供年產千萬噸的高質量工業蒸汽。項目計劃於2026年底建成,供汽規模爲1800噸/小時,投產後將成爲全國最大的核能供汽項目,每年等效減排二氧化碳333萬噸,相當於新增植樹造林面積9058公頃。

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聚乙烯裝置开建

6月19日,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的聚乙烯(PE)裝置开工建設。新裝置年產50萬噸聚乙烯,計劃於2025年投產。

巴斯夫湛江一體化基地項目於2018年7月正式宣布,是其迄今爲止最大的投資項目,由巴斯夫獨立建設運營。到2030年,巴斯夫將投資上達100億歐元建造該基地。首套裝置於2020年打樁开建。2022年7月,巴斯夫歐洲公司作出最終投資決策,宣布全面推進湛江一體化基地建設。該階段將聚焦於建設一體化基地的核心,包含一套蒸汽裂解裝置以及多個下遊裝置,並計劃於2025年底啓動,從而進一步支持巴斯夫在華持續的業務增長。項目後續階段將擴建更多下遊裝置,實現多樣化產品的生產,計劃從2028年开始投入運營。

中沙古雷乙烯項目前期工程开工

4月2日,中沙古雷乙烯項目前期工程开工儀式在福建省漳州古雷开發區舉行。據了解,中沙古雷乙烯項目是福建省迄今一次性投資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由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團、漳州九龍江集團合資投建,建設內容包括150萬噸/年乙烯裝置,以及下遊深加工聯合體裝置等,總投資420.7億元,預計達產後年產值約340億元。

國家能源集團獲批全國首個熔鹽儲能項目

近日,安徽省能源局復函同意國家能源集團安徽公司熔鹽儲能項目爲技術創新項目,並同意可替代電化學儲能功率和容量爲70兆瓦/140兆瓦時。據了解,本項目爲全國首個熔鹽儲能替代電化學儲能項目。

該項目爲國家能源集團安徽公司、新能源院合作开展的科技創新項目,擬在宿州電廠實施,計劃开發熔鹽儲熱系統容量1110兆瓦時。項目採用高低溫雙罐熔鹽儲能系統,儲熱工質爲熔鹽。

中煤集團將在內蒙古打造千億元級現代煤化工產業示範園區

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將在內蒙古鄂爾多斯打造千億元級現代煤化工產業示範園區,這是5月19日在京舉行的中煤圖克綠色低碳產業示範園區規劃評審會上獲得的信息。目前,相關規劃已編制完成,並通過專家評審。

《規劃》提出,中煤圖克綠色低碳產業示範園區未來建設目標分爲近期、中期及遠期。根據《規劃》,至2027年,園區新增投資約1000億元,在園區周邊配套新能源投資約400億元,新增總投資約1400億元(其中中煤集團新增投資約600億元),園區產值達到580億元,實現園區經濟總量翻一番目標;至2030年,世界級現代煤化工產業示範區關鍵核心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在2027年基礎上新增投資約1500億元(其中中煤集團新增投資約800億元),園區產值超過1000億元。

中石化正式入股卡塔爾的全球最大液化天然氣項目

中國石化與卡塔爾能源公司當天在卡塔爾首都多哈籤署了北部氣田東部擴建項目(NFE)參股協議。這是液化天然氣行業史上最大規模的單一項目。根據協議,卡塔爾能源公司將向中國石化轉讓NFE項目1.25%的股份。這是雙方繼去年籤署史上最長購氣協議後的又一重大節點,標志着雙方在該項目上實現了一體化合作。

根據卡塔爾能源公司披露的信息,“按照協議,卡塔爾能源將向中國石化轉讓東部項目相當於一列年產能800萬噸(MTPA)產线5%的權益。本協議不會影響任何其他股東的參與權益。”據此推測,卡塔爾能源公司自身在該項目中的持股比例將因新股東的加入而被稀釋。

桐昆股份、新鳳鳴同時啓動印尼北加煉化一體化項目

滌綸長絲行業龍頭桐昆股份、新鳳鳴6月26日晚間分別發布公告計劃啓動泰昆石化(印尼)有限公司印尼北加煉化一體化項目。該項目選址於印度尼西亞北加裏曼丹省北加裏曼丹工業園區,項目佔地898公頃,其中煉化項目773公頃、光伏發電125公頃,建設年限4年,總投資86.24億美元。項目資金來源由自籌和國內外銀行融資貸款構成,其中投資主體按比例自籌共計26.15億美元,國內外銀行融資貸款60.09億美元。

該項目建設內容包括煉油及芳烴工藝裝置、乙烯及下遊裝置和相關配套設施,規模爲1600萬噸/年煉油、對二甲苯(PX)產能520萬噸/年、乙烯80萬噸/年。

中國能建籤約印尼蘇家武眉LNG發電及接收站項目

5月5日,中國能建中電工程國際公司與印尼皇家瑪哈公司籤署了印尼蘇家武眉LNG發電及接收站項目EPC框架協議,是印尼制氫廠項目之後的又一市場开發成果,標志着公司在印尼市場實現滾動發展。

項目位於印尼爪哇島西部,項目總共分三期,裝機規模共2,400MW的燃氣電站以及再氣化裝置和1,600,000立方米的儲氣設備。本次籤署的協議爲第一期,裝機容量800MW,項目工作範圍包括燃氣電站、再氣化站以及配套的儲氣設施的設計、施工、採購和試運行等工作。項目將爲印尼退煤轉型提供穩定的清潔能源。

中國電建承建的東南亞最大風電項目开工

近日,由中國電建承建的東南亞最大風電項目——老撾孟松風電項目开工,進入建設實施階段。該項目位於老撾南部色貢省及阿速坡省,是老撾首個風電項目,也是中國電建海外承建的最大風電項目,還是亞洲第一個跨境新能源項目。

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600兆瓦風電場、5座升壓站及500千伏送出线路等,建成後,主要向越南輸送電力,屆時將是老撾首次實現新能源電力的跨境輸送緩解越南中部地區用電緊張情況,助力老撾進一步打造“東南亞蓄電池”。項目生命周期內預計可實現碳減排3500萬噸。

《世界能源統計評論》:可再生能源難撼化石燃料主導地位

根據近日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評論》(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報告,去年可再生能源創紀錄的增長並沒有改變化石燃料的主導地位,化石燃料仍佔能源供應的82%。

報告稱,盡管去年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增幅,達266吉瓦,其中太陽能增長超過風電,但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產品在滿足大部分能源需求方面的領先地位得到鞏固。

經合組織預測全球經濟2023年增長2.7%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6月7日發布經濟展望報告,預測全球經濟增速將從2022年的3.3%放緩到2023年的2.7%,2024年回升到2.9%。報告說,全球經濟已經开始改善,但復蘇較弱。較低的能源價格正在緩解家庭預算壓力,企業和消費者情緒正在恢復,中國優化調整防疫政策爲全球經濟活動提供了動力。

報告預測,美國經濟增速2023年將降至1.6%,2024年將放緩至1.0%。歐元區總體通脹率下降將有助於提高實際收入,並使經濟增速從2023年的0.9%回升到2024年的1.5%。

國際能源署:2023年可再生能源裝機量飆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國際能源署(IEA)在一份新報告中表示,歐洲的能源危機、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以及中國綠色能源裝機的持續強勁擴張,預計都將導致今年可再生能源產能的最大增長。

IEA在其報告中表示,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容量預計將激增至440 GW,同比增加107 GW,這是有史以來新增容量的最大增幅。太陽能光伏發電將佔今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增長的三分之二。

該機構指出,由於歐盟對能源危機的反應、美國和印度的新激勵措施,以及中國可再生能源新增量的持續激增,所有主要市場都將出現強勁擴張。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穩定LNG價格需要擴建終端以實現市場一體化

據5月25日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從長遠來看,穩定液化天然氣價格需要建造更多的終端以實現市場一體化,盡管其警告稱,擴大基礎設施的成本構成了“主要障礙”。

這家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組織表示,天然氣的全球市場“部分分散”,因爲它主要依賴管道運輸,“與原油市場不同,原油市場更爲一體化,在大多數地方往往以單一價格交易”。

世界氣象組織:未來五年全球氣溫可能創新高

世界氣象組織5月17日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受溫室氣體排放和厄爾尼諾現象影響,未來五年全球氣溫可能創新高。

報告顯示,2022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850至1900年平均值高約1.15攝氏度。受即將到來的厄爾尼諾現象影響,2024年全球將出現氣溫升高。報告預測,2023至2027年這五年內至少有一年會打破2016年創下的高溫紀錄,這一概率達到98%;未來這五年氣溫平均值高於過去五年的概率也是98%。世界氣象組織數據顯示,2016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國際能源署:CCUS助力全球加快脫碳步伐

近期,國際能源署(IEA)對外發布全球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項目數據庫。根據IEA的數據,2022年,CCUS發展勢頭強勁,140多個項目問世,計劃存儲容量增加80%,捕集能力提高30%。中歐、南歐、中東和東南亞有7個國家宣布發展CCUS項目,使得計劃發展CCUS的國家總數達到45個。疫情過後,隨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攀升至歷史新高,脫碳步伐亟須加快。

歐盟“碳關稅”走完立法程序

當地時間4月25日,理事會投票通過了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簡稱“碳關稅”)。這意味着,繼4月18日獲歐洲議會通過後,“碳關稅”完成立法程序的最後一步,將在歐盟公報刊登後正式生效。歐盟將成爲全球首個徵收“碳關稅”的經濟體。

歐盟理事會稱,當日通過的“碳關稅”、對歐盟碳市場(ETS)指令的修訂、設立社會氣候基金的法規、海運船舶排放規則修訂,以及航空業相關的碳市場規則修訂等5項法案,是“實現2030年氣候目標的關鍵立法”。五項法案將減少歐盟主要經濟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同時確保最脆弱的公民和微型企業,以及面臨碳泄漏的部門在氣候轉型中得到有效支持,是歐盟完成2030年較1990年排放水平至少減少55%、2050年實現碳中和承諾,即“fit for 55”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

歐盟國家將最終確定42.5%的可再生能源目標

據5月16日報道,根據法案的最終版本顯示,歐盟國家將最終確定一個新的可再生能源目標,到2030年使歐盟42.5%的能源來自可再生能源。

歐盟及其成員國正在努力推動經濟脫碳,以應對氣候變化,並通過發展歐洲綠色產業來加強供應安全,以避免對任何一個國家的能源依賴。

歐洲“核聯盟”爲歐洲核能發展擬定“路线圖”

當地時間5月16日,歐洲“核聯盟”成員國在巴黎召开會議,爲歐洲核能發展擬定“路线圖”,預計到2050年歐盟核電裝機容量將從目前的100吉瓦提高至150吉瓦。

在法國能源轉型部的召集下,比利時、保加利亞等14個歐洲“核聯盟”成員國派代表參加了當天會議,具有觀察員地位的意大利和作爲嘉賓國的英國也派代表出席。

據法國能源轉型部當天發布的新聞公報,本次會議主要討論兩個議題:一是如何建立獨立的歐洲核供應鏈;二是歐洲核工業復興的條件。與會方籤署了一份聯合聲明,呼籲制定歐洲行動計劃,以促進核能部門在技術、創新、安全標准等方面的合作。

歐盟9國同意建立地中海綠色能源樞紐

地中海地區的9個歐盟成員國能源部長5月18日在馬耳他首都瓦萊塔舉行會議,同意建立地中海綠色能源樞紐,以加快歐盟實現脫碳、能源獨立的步伐。這9國包括馬耳他、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法國、希臘、意大利、葡萄牙、斯洛文尼亞和西班牙。

他們在當天會議結束後發布的聯合聲明中表示,地中海地區可以成爲可再生能源投資中心,通過推動該地區歐盟與非歐盟國家間海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互聯互通,促進歐洲在綠色能源領域的投資。他們同意優先投資海上可再生能源、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可再生能源制氫等領域。

美國發布首份國家清潔氫战略和建設路线圖

拜登-哈裏斯政府6月6日發布了《美國國家清潔氫战略和路线圖(U.S.National Clean Hydrogen Strategy and Roadmap)》,這是一個全面的框架,旨在加快清潔氫的生產、加工、輸送、儲存和使用。

美國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姆(Jennifer M.Granholm)表示:“加快氫能源的部署是實現拜登總統關於負擔得起、安全的清潔能源未來愿景的關鍵。這就是爲什么能源部與我們的聯邦合作夥伴一起制定了美國國家清潔氫战略和路线圖,這將爲公共和私營部門之間強大而富有成效的夥伴關系奠定基礎,並將指導政府和工業實現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多功能能源的全部潛力。”

日本修訂氫能战略,衆多難題待解

6月6日,日本政府召开部長會議對2017年制定的《氫基本战略》進行修訂。日本政府設定目標,計劃2040年氫用量增長6倍至1200萬噸;同時,公共和私營部門也將在未來15年共同投資15萬億日元推廣氫能應用。此外,包括燃料電池、電解水制氫設備在內的9項技術被列爲“战略領域”,獲重點支持。

法國加快部署重振核電

近日,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加速核能發展法案》,完成了重振核電的重要立法工作。根據這一法案,法國將取消2015年設定的“到2035年法國核電佔比不超過50%的上限”,並簡化行政手續促進新反應堆的建設。

法國積極推動核能發展,日前還召集比利時、保加利亞等14個歐洲國家在巴黎舉行會議,爲歐洲核能發展擬定路线圖,預計到2050年歐盟核電裝機容量將從目前的100吉瓦提高至150吉瓦。法國能源轉型部發布的新聞公報稱,本次會議發出明確信號,即重視核電在歐洲能源战略中的重要性,這既是爲了加強歐洲的能源主權,也是爲了加速去碳化和實現氣候目標。

德國持續加碼LNG項目建設

德國政府已經制定了天然氣“战略儲備計劃”。新建液化天然氣(LNG)接收設施是德國實現天然氣進口多元化、維護本土能源安全的一大重點。

近日,德國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在公开場合表示,爲防止天然氣管道再次受損或天然氣供應再度出現中斷,德國政府已經制定了天然氣“战略儲備計劃”。新建液化天然氣(LNG)接收設施是德國實現天然氣進口多元化、維護本土能源安全的一大重點。然而,德國LNG相關基礎設施在一年內“從無到有”的快速擴張卻引發輿論爭議,高達百億歐元的LNG項目投資很可能在不到十年內出現“產能過剩”,在能源轉型預期下更可能導致當前新建的LNG相關基礎設施最終空置廢棄。

印度計劃投資20億美元啓動氫氣生產

據油價網2023年4月9日新德裏報道,印度提出了一項20億美元的補貼計劃,以推動國內氫燃料的發展,全球氫燃料的未來看起來更加光明。

印度政府預計將頒發大約1300億盧比用於生產綠色氫氣,其余的財政激勵將用於支持電解槽的制造。印度生產綠色氫氣的總成本預計約爲每公斤300盧比(約合3.7美元),他們希望在未來3年內生產360萬噸綠色氫氣。

烏茲別克斯坦每年將購买60億方俄羅斯天然氣

日前,在聖彼得堡,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哈薩克斯坦的天然氣集團公司籤署了一項關於向烏茲別克斯坦消費者輸送俄羅斯天然氣的協議,以及一份路线圖,爲該國的天然氣輸送系統(GTS)的驗收和運輸做准備。計劃交付日期爲2023年第四季度。供應量每年高達60億立方米,即每天約1800萬立方米,交貨量將每年更新。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過境將通過“中亞-中心”(CAC)天然氣管道,途經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境內。

土耳其計劃再建3座核電站

土耳其能源部核能以及國際項目司司長薩利赫·薩拉(Salih Sar?)6月20日表示,在“阿庫尤”核電站之外,土耳其計劃再建3座核電站。

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第9屆核電廠NPPES峰會上薩利赫·薩拉說:“我們將繼續與俄羅斯、韓國就土耳其北部錫諾普核電站建設問題進行磋商。我們正在與中國探討在土耳其西部色雷斯興建第3座核電站的問題。我們正在與美國、英國和法國公司就第4座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核電站的建設問題开展討論。”

三個非洲國家推進天然氣運輸

全球的車用天然氣應用市場正在迅速擴大,非洲的天然氣生產國家通過在汽車行業中利用氣體來最大化其資源。在這方面,有三個國家處於領先地位,尼日利亞、埃及和赤道幾內亞分別推出了一系列計劃,旨在加速在運輸領域中使用氣體。




標題:2023年二季度通用機械行業政策與市場分析

地址:https://www.utechfun.com/post/23776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猜你喜歡